冯 皓
摘要: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与我国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存在事实上的错位现象,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调整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研究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高校三大职能的定位和关系问题,将有助于缓解或解决当前我国出现的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局面。
关键词:错位;定位;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的不断完善,高校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很大程度上便体现在人才对社会的作用上,因而社会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性也就越来越明显,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说,专业的划分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又与一定学科基础相对应,因此,专业的设置既要遵循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的特点,又要依据一定的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由此可见,专业、人才和市场三者在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同向运行的协同体。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教育机制和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所以,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现象,导致了当前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因此,给三者准确定位成为当务之急。
一、专业学术定位和社会服务定位的错位
在现实社会中,一方面人才短缺,社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才结构性短缺,已成为专业设置和高校为社会服务链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据《信息时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因志愿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对高校及专业满意度低,在广东7所本科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中,竟然有超过一半的专业不对口。这一现象虽然有诸多的原因可以追究,但是,作为高校在面对市场培养和输送人才时,至少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人才产品不合格,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造成培养体系和需求体系的错位。仔细拷问起来,专业的学术定位和社会服务定位的错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只要学校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原则上都可以设置各种专业。但事实上,专业的设置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过程,它涉及诸多方面复杂的因素,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求高校对所设置的专业准确定位。专业定位至少涉及两个方面的定位:一是专业的学术定位,二是专业的社会服务定位。高等学校的现代职能确定了高校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方面的社会责任,因此,社会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的产品——人才,就与学术和社会需求构架起了一个互动链,同时也就把专业和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定位研究,是高校必须直面的一个严肃的课题。
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广义的专业是指专门职业,尤指需要经过高等专门化教育后方能从事复杂劳动的职业。前者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具有教育行业意味和学术含义的定义,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专业到职业紧密相连的社会化过程。因此,虽然在专业定位的过程中存在着学术和社会服务的双向定位,但二者并不是分离割断的,而是一个有机的、具有极强一致性的认证过程。一般来说,专业的学术定位是在全面考虑学校相应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科专业的角度制定系统的教学体系,以使学生具备学科知识基础,以及从事相应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从事社会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而社会服务定位,则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会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因而从本质上说,当前中国高校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实际上是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等单位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政策以及培养人才时,对专业、人才和市场三者缺乏协调性和可行性论证,从而出现:
1、以专业的学术定位代替人才的市场定位。从学术的角度上讲,学生接受间接性的经验知识是必须的,也是人才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经验的书本知识并不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全部,而应该包括技能、能力、生活态度、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等许多内容,尤其作为终将走向社会的学生,还应该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并根据市场职业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专业应该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培养体系,其变化根据至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的更新;二是专业培养面向的职业要求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在校学习和毕业走上社会的关系割裂。
2、以市场定位否定学术培养。这种情况,在我国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中业已存在。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几乎就是在进行职业训练,片面强调某一或某几个本专业所假想的职业,把技能训练置于第一的位置,把学生工具化,否定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其他素质的养成,把学生当作“产品”在进行加工,从而使学生丧失个性和创造力,使教育丧失创新的基本功能。使学生,甚至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又回归到“职业获得”和“谋生需要”的简单定位上。尤其在当前我国民众认识和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出现假象的市场需求,如果专业定位缺乏与深入的市场研究结合的考证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更大的人才结构性短缺。
专业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科背景,而且要研究学校以外的行业、区域和经济结构变化等社会市场的状况,尤其要考虑专业人才服务的区域范围和区域特征,以及区域和区域外人才流动的趋向。只有这样,才能把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动态结合起来,才不致造成错位的现象重复出现。
二、专业布局规划与区域市场状况的错位
无论是区域内部的专业规划,还是学校内部的专业规划,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都需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研究。其内容既涉及教育内部现有专业、资源的优势与缺陷分析,也涉及教育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既涉及现有专业布局的优化,也涉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专业发展的步骤;既有规范专业内涵的工作,也有保证专业与社会需求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当前,我国出现人才结构性短缺局面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专业设置时缺乏科学可行的规划,对所设置的专业缺少明确的专业取向规划、人才需求程度规划和专业发展重点规划。
1、专业取向规划与区域市场走向的错位。当前,高校有一种倾向,就是都要办成综合性的院校,都希望学科齐全,从而使高校失去特色和学科优势。其实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全面发展,所有学科都很强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专业设置工作中,要强调集中优势办特色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市场需要的思想。当前,专业取向与区域市场走向错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具有盲目性,而且把人才培养视为一个相对静态的、封闭的阶段,对区域内,乃至全国和世界的产业结构发展态势不明了。由于对影响市场尤其是产业结构和需求市场的因素,如宏观政策、专业对产业结构而言的功能定位、
科技水平、劳动力数量、结构、成本等规划不明确,所以在确定专业取向时,其规划根本不是以对市场的现状和纵向发展态势,以及不同区域的市场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别等方面的研究为前提,从而出现错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
2、人才培养与需求状况的错位。专业设置的首要程序就是进行详尽的可行性论证,这一论证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市场需求论证。而事实上,很多的专业市场需求论证都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嫌疑。由于对人才需求市场缺乏可行的预测分析和办学条件论证,所以,要么由于专业办学条件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的需求,从而使学生达不到专业所要求的综合素质;要么由于市场饱和,使学生没出校门就失业。虽然专业不等同于职业,但是行业的人才需求毕竟是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因之一,也是专业发展、布局规划的基础。尽管行业需求预测不是单靠学校就能完成的,但是学校有责任借助其他业界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当前人才与需求错位状况的出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预测不准确,主要表现在:
(1)培养层次错位。由于高校自身定位不准,出现跨层次“抢培”的现象,如专科学校把学生当本科学生培养,短线专业当长线专业培养,一般院校立足于区域外培养等。这样就导致人才培养的层次混乱,没有服务重心,使人才有数量而无质量,出现人才的过剩假象。
(2)市场职业结构的人才需求错位。对于职业而言,其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是具有层次性和不同结构特征的。专业的设置在考察市场时,必须搞清楚一个或几个与专业可能相关的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才能确定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还是研究型的人才,才能确定是否适合本学校或本专业培养,才能在全面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学术定位与社会服务定位相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才能避免行业某一层次人才过剩的现象。
(3)对公众需求的理解错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的功能已从过去的培养社会精英人才转到为大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服务上来,从发展趋势和国外经验看,满足求学者需要将越来越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分析求学者及其家长的意愿有助于科学地规划专业。公众的从众心理左右了专业的冷热,导致一些虚假的需求,要注意加以分析,规划机构或学校应当学会从中去伪存真。
(4)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状况错位。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轻重不分、趋热避冷。规划专业没有重点,很少考虑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是社会急需的、是否是新的经济结构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轻重不分,注重短期效益,当前社会上什么专业好分配,就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一哄而上,这就是趋热避冷。人才培养不仅要明确发展重点和分布原则,而且要依据相应的条件,制定出专业发展的实施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实施。专业发展最忌一哄而上,“热门”需求与“冷门”需求是相对而言、相互转换的。对待“热门”专业,也有一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问题。对于“冷门”专业,则应认真分析其具体情况,不能草率处理,应注意统筹自身专业的基准,搭建好通用专业平台,同时延伸出不同的专业方向,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否则就会出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矛盾的现象。
(5)专业调整速度与市场变化节奏的错位。专业并不是一个永久的固定存在模式,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专业的调整是必需的和必要的。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虽然已经三次大规模的宏观调整,但是,各地各高校在适应市场需求尤其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区域调整、增强微观专业的适应能力上仍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节奏。
一是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的错位。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节奏,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不能真正跟上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会出现因为“静”、“动”不一(“静”指专业调整的相对缓慢;“动”指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变化相对较快)而导致的人才自然老化现象。但是,如果专业一味地跟着市场走,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不断进行专业增减,高等教育就只能是越来越被动,同时,教育的运作规律是不允许的,也是做不到的。所以,由此看来,哪些该动,哪些不该动,哪些动快一点,哪些动慢一些,还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二是在短期市场效益影响下,专业设置争相趋热避冷。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冷与热,基本可视为经济结构的风向标,同时也对人才需求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以就业率论英雄”的背景下,高校专业调整的速度就面临着趋热避冷的微观取向和遵循教育规律、办好必需的“冷门”专业的两难选择。如果全国高校一窝蜂般跟着市场走,那么国家需要的基础学科、冷门专业势必雪上加霜;平时很冷、关键时期又很热的专业必然无人关注。而且,在趋热避冷风潮的影响下,必然出现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使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人才骤然饱和的状况,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结构更加跟不上市场变化速度,而且对于高校来说,更可怕的是由于专业趋同,很可能出现人才规格雷同,使人才丧失特色,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从而使市场适应速度更加降低。
三是专业调整中缺乏应对措施。在当前适应市场、保持大学的相对独立性的探索过程中,学科专业的调整仍未解决好几个基本矛盾,即:发展需求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和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这些基本矛盾的解决,一方面需要社会的通力合作,需要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另一方面,需要高校研究社会需求,全面考虑办学条件和区域特征,减少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尤其需要高校和部门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当前,在专业调整中,要对专业实行“关、停、并、转、建”,进行积极的大调整,才是缓解当前人才结构性短缺的有效办法。“关”和“停”:即要对现有专业中生源严重不足,社会就业率低的专业,痛下决心,坚决予以取缔或暂停招生。“并”:一是并专业,即对于专业口径过细、人才培养适应口径太小,且又具有一定学科相似性的专业进行合并,以达到拓宽专业和改造专业的目的;二是并课程,即对于相似课程和重复开设的课程进行合并,然后可以进行跨专业课程吸纳,以达到通过改造课程而改造专业的目的。“转”:即是打破专业壁垒、学科壁垒,与专业合并结合,努力对一些旧有专业进行资源整合,调整招生和就业方向,向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专业的方向转向。“建”:即是要根据市场需要,建设一批紧贴市场、适应需求的专业,致力于培养两类人才,即少量的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后劲的精英型人才和大量的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术研究与市场论证相结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协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专业设置与调整既是一个高校和教育机制内具有个性的学术和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社会化过程。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