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成
无序也无跋,开篇直奔主题,正是王树理先生的一贯行文风格,山东回族小说家王树理先生的长篇小说《黄河咒》,读罢扶卷回顾,最吸引我得是:
草蛇灰线、伏笔深远。这是王树理《黄河咒》的一个构思特点,在小说13页,写金家庄村民们出河工到了油房张,村子里的老老少少正在为一个叫张艾氏的老妇人立贞洁牌坊。这件事触动了金家庄村民的精神领袖金六爷的想法,让他想起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他要为金家庄从年轻守寡到老年的和祥奶奶申请一个贞洁牌坊。其间经过了许多人世沧桑,情节一直发展到36页才感动了本县县令熊天玺,为和祥奶奶颁发了贞洁牌坊,而德高望重的金家庄女界领袖和祥奶奶,在荣誉到来、功德圆满时的一系列出乎人们包括她儿子意料的行为一直没有任何解释或暗示来说明,两个公差当众宣读了垦利县县令熊天玺给和祥奶奶颁奖的公文,和祥奶奶先是一头的慌汗,突然身子向后一仰昏厥了过去。等被人们抢救过来,“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着哭着挣脱人们的搀扶,披头散发地朝村外的野地里跑去,拍打着和祥坟头大哭。自从和祥奶奶家的门楣挂上了“冰清玉洁”的牌匾以后,开始深居简出,每天数铜钱打发日子。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老了,直到小说的情节大半过去,到了200页,二顺死了,金东旭夫妇在独生子二顺暴死之后,为了使自己老来有靠,金家老两口上门央请和祥奶奶去劝劝自己的儿媳妇小俊为二顺守节,将来也如和祥奶奶一样博取个“冰清玉洁”的名声,说不定也能立个贞洁牌坊,好为他们金家也为金家庄增光。和祥奶奶答应了。但是当和祥奶奶独自对着小俊,她对小俊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使我们恍然大悟:
“孩子,千万别学我的样子,那块贞节烈女的牌子,是个鼠养儿子替猫挣的东西,实在没什么可以贪恋的。当一辈子烈女就把自己全毁了,该往前走就走吧。”
一直以来,金六爷苦心孤诣为和祥奶奶申请贞洁牌坊,一心为金家庄争添光辉的这种功利性行为的背后,原来隐藏着巨大的苦难和人性的哀伤。金六爷年纪轻轻妻子早亡,而和祥奶奶年轻轻就被暴死的和祥抛在这世上,单门独户守寡,这两个互相倾慕又互相躲避的男女,就这么住在一个村子里近在咫尺,克制隐忍地从青年活过中年,又从中年捱到老年,什么也不为,就为了给和祥奶奶立一个贞洁牌坊,为金家庄争个脸面,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抹去了一个年轻女人违悖人性的节欲的苦难,眼跟前有自己心仪的男人而又不能示爱,最后又被自己暗恋的男人摆到伦理纲常的祭坛上去了。
一个正常男人,从青年鳏居到老年,如:金六爷,26岁死了妻子是怎样克制身体中的那种原始欲望的呢?王树理没有交待,他只隐约地透露,当和祥奶奶用尽千方百计、忍受不了欲望的折磨摸黑到黄河岸边去只求一死,这时金六爷一把抱住了她,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夜,守寡这几十年共有多少个年年月月,啥时候都有可能想不开,哪一天半夜三更不能到黄河边上去求死。而恰在此时被金六爷及时相救,这,绝非偶然。我们可以想象这个男人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在和祥奶奶家的门前徘徊,他是怎样艰难地与自我做着残忍的搏斗……这条线索隐藏在十几万文字之后,经过了多少兴衰巨变,人世沧桑之后仍没有交待,只通过与他倾慕暗恋着的一个女人,从青年寡居熬煎到老年的苦难的心灵史,让你去体会这个鳏居男人的灾难。金六爷是如何与胸中的欲火搏斗,每次村子里唱安澜戏喝酒他都喝醉,金家庄的每一件大事小情,他都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与孙大麻子为治河筹划操劳等等都排解不了他胸中的欲火,甚至,为了从根本上断绝自己对和祥奶奶的想头,他从油坊张张艾氏的贞节牌坊得到了启发,他也费尽心机为和祥奶奶申请了一个贞节牌坊,用伦理纲常来管住自己,断绝自己的想头,可是,他不知道,他把他心仪的女人永远献祭出去了。也许,在整个金家庄,除了和祥奶奶,也只有弗洛伊德才能够猜测出这个男人的尴尬处境。
树理先生的行文,该隐而不露处惜墨如金,在他简洁的叙事中,金六爷把他长期被压抑的性欲升华为一个庄子的庄魂。他把自己逼成了为每个人解决疑难排忧解难的老师、村民们的精神领袖。在一次次的求雨灭蝗,黄河决堤洪水泛滥,筑堤建坝的苦难历程中,他成了金家庄每一次走出灾难的引领者。王树理在记录金六爷功绩时隐隐地抹去他头上的光环,微言大义地向我们揭示了他们心灵中所受的折磨,承受的人性的苦难。就如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那种突出主要的群雕艺术,在这一点上王树理用得极好。他用磅礴汪洋的笔墨描写了金家庄两代人的生老病死,与黄河争土地,求生存的历史长卷,也写了他们赖以承继发展的精神基石,也就是封建传统观念,没有这个封建观念支撑,金家庄在七灾八难之后难以团结一致、奋斗崛起。没有这个幽灵作祟,金六爷和祥奶奶不至于苦到心底里,苦熬了一辈子,还差点儿搭进年轻单纯的小俊。
真正的苦难不在于吃不上喝不上,而在于将人抛进人生的荒漠里,让你在人们的白眼和唾弃中死去。这种灾难,这种群体对个人的戕害、虐杀,鲁迅在《祝福》中描写祥林嫂时就早已写过,让一对健壮男女吃饱喝足了跟身心中的性欲搏斗,这才是最残忍的。王树理就是这样,给我们展示三纲五常忠、孝节义在一群目不识丁的农夫农妇们中间制造的人间悲剧,现世的地狱。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人物的悲剧感。
轰轰烈烈的奋斗史背后,是人性的暗流。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酒楼上》中的魏连殳、《白光》中的张士诚都说明,真正的压迫不是让你干多重的活,让吃多粗劣的饭食,真正的摧残是在精神上的虐杀,人格上的蔑视及至荒漠般的冷漠。祝福中的祥林嫂不是干活苦死的、也没有被饿死、而是在以鲁四老爷为首的鲁镇人及柳妈等人的白眼中孤寂而死的。
在那种不正常的历史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当你还有戏谑价值的时候,他把你当做恶作剧的笑料,茶余饭后戏耍的谈资,当你连戏谑的价值都没有了,人们把你像一口浓痰一样随地唾掉。
存天理,灭人欲,在近十万字过去之后,王树理才给读者揭开了谜底,从一开篇在油房张见了县太爷为张艾氏立贞洁牌坊动了心思,苦心孤诣上下活动开始为和祥奶奶申请贞洁牌坊,已经到了36页,这期间经历了多少人世沧桑,兴衰巨变。
而表面上一心为金家庄争光添彩的金六爷的人性的哀伤,是在200页,二顺暴死之后才初漏端倪的。金东旭夫妇为了留住儿媳小俊,请和祥奶奶劝小俊为儿子守节的一席话才揭穿了自己这段苦难的谜底。心中互相倾慕互相痛慈的一对青年男女,就是这样近在咫尺,克制着自己,成全了和祥奶奶在全村人心目中冰清玉洁的光辉形象,也毁了她的一生。其间只写了一个女人节欲的违反人性的苦难,其余的尽在不言之中,读者只能如鲁迅读史那样从字里行间,甚至从文字的背后去看。
伦理纲常并不只给金家庄制造灾难,它也是金家庄赖以在七灾八难中生存繁衍的核心,是金家庄男女老少团结一致的凝聚力。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只刻画那挣扎在河滩上艰难拉船的的一群纤夫,只刻画那勒进肩胛的纤绳对人骨肉的折磨,而把那个沉重的逆行船隐在背后的波浪里让它忽隐忽现,隐去其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苦难中的那个群体的苦难现状。
同样,王树理的《黄河咒》,以波澜壮阔的黄河冲击平原和黄河入海口为背景,刻画了以金六爷为首的金家庄的一群农民,在与黄河相依相斗的苦难一生中,维系他们群体生存的还是封建士大夫制订下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这条绳索既是造成金六爷和祥奶奶等人无边苦难的祸首,也是团结凝聚黄河入海口这群赶黄河的离乡人从一盘散沙团结成一个人一般的精神核心。这个群体不论在灾荒年,还是干旱年,把从口中省下的半块饼、一口水先敬奉到和祥奶奶这类鳏寡孤独口中。而且以海纳百川的大度,接纳了为了爱情答应坐山招夫进了金家庄的老宋、包容了孙大麻子、董三娘母女这类可怜的异乡人,也收容了姜大户这样因热爱土地抱着发财梦想而投奔来的外乡人。
这一切都是在封建伦理纲常指导下的行事准则,金家庄的人们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基础上团结一致,繁衍生息,不断壮大起来的。这就是作者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