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钟慧
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也是新一轮课改倡导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基础教育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它为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也把探究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努力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部动力。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对探究学习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情境,点燃探究之火,从而变“要我探究”为“我要探究”,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成为探究学习的真正主人。例如,在教学《鹅》这首诗时,当学生看完白鹅浮在绿水的投影后,教师立即问学生:“这情景美不美?”“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接着说:“我们要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想像自鹅浮在绿水上愉快地戏耍那种生动可爱的形象。”这时,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教师播放了轻音乐,随着乐曲声,师生一起先伸出弯曲的右臂,再将右手高高抬起,做出鹅朝天点头示意高歌的动作,并读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句:接着将两手平放两侧探究做“浮”的动作,并读出:“白毛浮绿水”;最后再将两手下垂在身后,做“拨”的动作,并读出:“红掌拨清波”。“请同学们再练几遍。”此时学生探究情绪更加高涨,边表演、边朗读、边想象,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好像一只活生生的白鹅在水面上嬉戏玩耍。这样营造探究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讲究方法,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进行探究学习
课文的题目就是课文的“眼睛”,它具有独特的功能。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课题中的“亲人”是贯穿全篇的中心词,各部分的教学都要以此为着重点和着力点来进行。教学时,可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为什么志愿军把朝鲜人民称为“亲人”?在教学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的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大娘为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小孙孙,小金花为救志愿军侦察员失去了妈妈,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双腿,朝鲜人民为救助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志愿军把朝鲜人民当作“亲人”;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也付出了同样的甚至更大的代价,所以朝鲜人民也把志愿军当作“亲人”,从而得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结论,进而概括出:“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这一中心。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课题中的“再见”一词,学生就能想像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亲人“再见”时难舍难分的感人场面和动人情景,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亲人”的含义和课文的中心。
2、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探究学习
比较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它能强化感性认识,能对事物产生生动、鲜明的形象,从而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判断;比较具有穿透力,它能引导人们透过现象去本质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律;比较是一种扩展性流动型的思维,它能培养人们多角度地、辩证地去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避免思维模式的静止、孤立和僵化。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比较是一种方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探究学习,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课文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都写了—个典型的人物,她们都无比热爱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同中国人民志愿军结下了牢不可破、亲如家人的深情厚谊。然而,她们年龄上有明显的差异,在战斗中支援志愿军和临别时表达依恋之情的方式也大不一样。临别时,大娘连夜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小金花则泪流满面,而大嫂是背着孩子拄着拐杖送了一程又一程。在战斗中,大娘冒着炮火为志愿军送打糕,小金花则利用敌人不注意小孩的心理,钻进敌人的屋子救出侦察员老王,大嫂在志愿军缺菜时,不顾个人安危,主动上山为志愿军挖野菜。为了同一耳的,表达同一感情,各有各的独特表现,而这种独特表现恰好与各人的年龄一致。学生通过比较,不难感悟到: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各自特点,只有这样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引导学生在质疑中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有疑,才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凡卡》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中探究学习。结果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的结尾为什么不用句号而用省略号昵?”这个问题提到了点子上。因此,我再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探究,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最后共同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结尾余意未尽,含意深长。课文以凡卡甜蜜的梦为结尾,告诉人们这只是梦,凡卡仍然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学生通过探究,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同时学生也有所悟:今后在读、写作文时,不能忽视小小的标点符号。
4、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进行探究学习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极为中肯地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和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辩证统一体,二者不能互相脱节。换句话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积累语言文字材料,思维材料,带动写;而写作又能巩固读,促进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为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学《古井》时,课文中:“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乡亲们见两位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是谁,什么时间,如何帮老人挑水、提水呢?他们互相碰面时会说些什么?与老人又说些什么?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插图,积极展开合理想像。同学们把乡亲们帮老人挑水、提水的情景描写得有声有色,好像是自己亲眼见过的、做过的一般。有的写年青的男女在早上为自家挑水前先送一担到老人家;有的写小朋友放学时结伴到老人家,为老人扫地、提水:有的写隔壁邻居,挑回一担水,总要送一桶给老人……这样,乡亲们的品格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起来,使学生受到了更深的启迪教育,在补充情节的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冲破封闭教学模式的禁锢,“放飞”了孩子,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亲自体验,培养良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栏责任编辑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