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性

2009-03-24 05:30倪红华
教育艺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文过程数学

倪红华

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数学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那么数学的价值如何体现?怎样的数学教学是人文性的教学?怎样提升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数学,数学价值应该体现在游离具体的数学知识以外的数学灵魂,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探索精神,以及坚定的求真态度等。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个体作为人的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因此,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个性得到自然的表达,即数学教学的人性。

第二、由于数学的主要特性是抽象性、严密性、系统性,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因此,数学教育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具有人文价值,它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得到数学方面的修养,获取科学的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精神和态度,练出敏锐而严谨的思维,即数学教学的人文性。

人是数学的主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同时更是人文化的教育科学。在学习和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深刻地感悟到数学教学中,人文性的渗透必不可少。

一、教学目标中渗透人文性

1、新的教学观要体现数学教育人本主义的目标,进而达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目标的一种综合,所以积极提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分离与综合,这是人文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

2、相同的知识点对不同层次授课班级,应有不同的侧重,采用不同的目标综合。文科班侧重于计算和性质的运用,而理科班则要注重逻辑层次的思维,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

3、相同的知识点在同一课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即“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依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

二、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性

1、建立人文化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标把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实践人文性教学活动的前提。把学生从传统的“我教你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在“你一我”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而非全班统一地用教师规定的“标准”答案作答。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以商量的口吻:“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伸展童真;也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形成—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猜猜数学名词,听听课堂相关的故事或数学趣闻,偶尔幽默一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里感悟数学的奥妙,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理解数学名词的内涵,尤其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学科,会铸成一种人文化的独特的人格气质;探索数学的过程,也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的体现。

2、建立人文化的课堂结构内容

课堂结构内容的安排因班而异,宁可多花些时间,多些变化,也不能千篇一律,要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氛围,达成兴奋。正所谓:“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这是构建人文化数学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来说,同样的数学知识点,在课堂引入方式、方法上,引入先后顺序上可以不同。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了学生的发现、创造提供广阔的天地,就是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相同的数学知识点,在例题和练习题的应用上,不同的班级应分别处理,甚至在同一班级中,也可采用不同的练习,达到相同的知识要求,但能力要求可以不一样。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可尝试多种教学模式。比如,对于新课,可以采用“讲解—传授”式、“引导一发现”式、“自学—辅导”式等多种模式教学,通过横向比较成效,评价该新课的教学模式。

3、建立人文化的交流平台

我们不可能奢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可以提供一种数学文化,使他们留下更多的数学意识和素养,从而终身受益,这也是数学人文价值的体现。

三、课堂评价中渗透人文性

对数学学科来说,人文评价是人文教育的沃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的评价内容首先要全面,不仅包括答案或结果,还有学习的过程、方法、态度等。用放大镜去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闪光点,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尽可能把对学习的评价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最终为他们的成长服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意学生平时表现的积累,可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让学生评学生,学生评老师,老师评学生,让学生在民主评议的气氛中激励自己。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测,我们不能光用一张试卷来考查,还应当适当增加一些面试、口试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得意”的技能表现出来(如多面体的模型制作),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以人文的方向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教育方式和内涵,使数学作为人文科学的有机补充和完善。数学知识是身躯,数学课堂插上人文的翅膀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本栏责任编辑吴言)

猜你喜欢
人文过程数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人文社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