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才
我省自实行“3+综合”的高考模式已经进入了第9个年头,就如何做好理综的物理科全面复习,仍然是高三物理老师应该把握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理综的考试范围自去年以来有所变化,作为教师必须就考试说明作一些研究,有备无患。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考试目标
1、从考试范围的把握,明确考试的重点、热点,到把握知识点的了解、理解、应用等几个层次,教师要做好必须的准备。“说明”是教学大纲的细化,它界定了高考的范围,将高考知识点具体化,同时给出了试题结构和题型示例,在能力考查方面也有具体要求。另外,删减的内容有“力矩和力矩的平衡”、“气体实验定律和状态方程”、“静电场中的导体”这些繁难的内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从这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来说,基本上没有出现化学物理或物理生物的综合试题。因此,高三的复习仍以单科复习为主,第一轮复习必须抓好“双基”,不能好高骛远,盲目地朝“难、偏”发展。从考试的权重来看,物理仍以力学、电磁学为主。以2008年的理综物理知识点分值分布来看,力学分值为62分,电磁学为40分,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各18分。不在考试说明以外的部分花时间和精力,集中精力突破基础的掌握,指导学生考到哪学到哪,考多深学多深,集中精力提高复习效率。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特点,虽然在高考中强调了对能力的考查,但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考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强调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考查,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自然科学的某些专业名词、术语,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目标有以下三个:①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谓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就是不但要知道它们的含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包括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以及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③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这几年高考的物理实验所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的把握。2001年的物理实验的考查是电阻的测量,要求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选择正确的仪器和实验原理图,写出正确的表达式。2003年的实验是关于游标卡尺的读数,看似一道简单的题目,但得分率很低,反映了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以及实验原理的把握不够。2004年自主选择器材,运用分压式电路,采取电流表的内接或外接法,连接实物图,并写出电阻的表达式,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后物理实验考查形成了一小一大两个实验的模式。小的是常规实验,大的是设计性试验。那么,常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深学生对仪器的使用、读数等基本方法的掌握,对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及实验能力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自然科学的重要知识常伴有实验是现行高中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本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得到正确的表达式,进一步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3、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的。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常被各类科研文章采用,要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学生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学生在阅读物理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能将其中的信息转变成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或者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同时还要能读懂图示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正确把握题中的信息,抓住关键句,不在无关的字句间徘徊。
4、密切联系实际,拓展物理空间。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够的,还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必须懂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新课程中对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内容很多,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宇宙航天、超声波及其应用、激光技术、光导纤维、超导和磁悬浮列车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把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讲解与学生的现实结合起来,把涉及生活实践的知识编入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现实中人与自然、社会发生的联系都是综合性问题,创新综合的思路非常重要。从近几年高考综合试题的难度来看,“综合”卷包含的知识点难度不会比以往的“3+2”的要求高,相反比“3+2”的模式的难度低,题目不深挖、不铺开,但要全面地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思维、信息处理及表达能力。因此教师的选题应从难度上降下来,将精力放在对知识点的落实和方法的整理上。我觉得,中学物理教育也要换换思路,重视知识的梳理和融合,鼓励课堂讨论,增加实践机会。具体来讲,要求教师:第一,要遵循现行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其教学目的要突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物理教学活动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物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第三,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主动学习精神。
三、归纳总结复习方法
1、整体规划教学,打高考总体仗。第一轮复习用绝大部分时间复习好本学科的知识,物理学科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复习。抓好第一轮复习,打好基础。具体来说,物理的概念多,公式纷繁复杂,教学要求高。物理复习仍以概念理解为主,记忆公式,把握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公式的适用范围等,作到心中有数。另外,对物理解题方法要作好归纳总结。第二轮复习要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第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所体现。第三轮进行总复习,除了复习以上内容,解决上二轮复习遗留的问题之外,还要对力学、电磁学、实验等进行专题复习。
2、讲练并重,精练精讲。要坚持练习和讲解有机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二。
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章节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
养,培育应变能力。在分析试卷时,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在试卷上存在的问题,只讲有问题的地方,做到大问题详讲,小问题略讲,没问题不讲。
练:以章节作业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抓好运用知识能力的单元综合训练,题目的难度、梯度应靠拢当年的《高考说明》及《说明的说明》的要求,考试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同时注意检查学生命题、解题、科学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第二轮复习时还要附以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套题练习中熟悉题型的分布,能迅速沉浸于各科的思维方式中。思维的切换要快,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时间分配也作到心中有数。
评:教师讲评练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是重复、重演,不能以题论题。在讲课中,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加大覆盖面的教材组织,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
提醒:综合试题的试卷长度这几年均为31题左右,在第一轮复习中,物理、化学、生物为单独命卷,虽然总分仍为300分,但试卷的总长度约为90题。因此,在综合试卷中题量减少,但分值增加了,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做题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
3、组织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读教材。读考试说明。第一轮复习是跟着书本,步步为营;第二轮复习是专题训练,走出教材;第三轮复习是整体规划,回归书本,学会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归类。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掌握检索、迁移、演绎、推理等学习方法,形成能力。
4、认真审题,规范解题。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解题的规范、审题的严谨,而导致失分,属于会做而没做好,失分很可惜。审题是关键,要慢,要谨慎,提取题中的隐含条件、解题过程要注意每步所用到的定理定律。过程的简单分析。公式的运用,不能急于求成。不应丢掉必要的程序和步骤,文字表述要规范,逻辑推理要严谨,计算结果要准确,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
四、为学生做好心理调试
在综合复习中,有一部分同学会因为物理习题的多变,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等原因而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以至于看到物理题就发慌,对解答题更是束手无策。那么作为教师一定要为这部分同学的心理做好调试。对他们的问题必须重视,对试卷上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属于知识性的错误、方法性的错误还是心理上的问题?如果是心理上的问题,得进行心理疏导:1、相信自己,既然不是知识性的问题,就说明在知识的把握上没有问题,而是一种心理作用,只要克服自卑心理就成功了一半:2、细致读题,敢于下笔,确信自己的阅读能力,既然读懂了,就把自己知道的、分析推理出的过程和结论用文字和公式表达出来,作到逐步推移,环环相扣,争取写出完整的过程:3、进行个别指导,详细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4、采取激励机制多提问,多表扬,多关心。让学生与老师作到心心相应。一个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就可以消除他(她)的紧张。
新一轮高考改革又要开始了。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