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009-03-23 10:10戴俊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5期
关键词:古诗文意识生命

戴俊英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古诗文中不乏写景佳作,描绘绚丽多姿缤纷多彩的大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四季的轮转在诗人的笔下洋溢出诗情画意,于平淡平凡中绽放出熠熠的光辉。

在诗人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灵动鲜活,清明透彻,优美可爱。奔腾不息的大河,烟波浩渺的大海,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山泉小溪,无不变幻多姿,生气腾腾,魅力四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水”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水”清新秀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的“水”绚丽如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的“水”绮丽可爱。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愫、审美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提高。

增强学生对生命、人生的严肃意识和强烈责任感

生命意识就是个体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语文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为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了宽广的天地。只有具备了清醒严肃的生命意识,才能正确认识生命,激起对人生的强烈责任感。一首首古诗,进入学生视线的是文字符号的排列,没有可视的画图,没有可赏的舞蹈,没有影视动态形象。然而有的学生却从中听到了落叶的叹息,看到了溪水欢快流淌,闻到了缕缕的野花芳香,甚至感悟到悲欢离合的种种人生际遇。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诗句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古诗文中,环境不但能表意抒情,对培养健康的人格、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说:“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

如,文天祥在威逼利诱面前不改本色,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宁死不屈,爱国精神传承千古。龚自珍辞官归家却依然坚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情操。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李白在坎坷的际遇中,百折不挠,依然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陆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之后,终觅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刘禹锡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依然胸襟豁达,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人们希望就在前头。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在古诗文中,情、景、人融为一体。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天涯孤旅客之情。环境孕育了诗人,诗人又赋予环境以生命。因而,发掘古诗词中的情感价值应该引起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重视。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意识生命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