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揭示了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价值取向,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关键词:贵和;传统文化;和谐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09)01—0019—0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源远流长,意蕴丰厚,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的鲜明特质。“贵和”与“尚中”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核心。因此,当我们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时,没有理由不重视古人的“贵和”思想,因为“贵和”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就其特色,试作分析如下。
一、在哲学层面上,“贵和”思想揭示的是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是天地间的大道
“贵和”一词,核心在“和”字。“和”在甲骨文中写作“觫”,原义为一种类似于笙的乐器。《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也就是说,三人吹笙一人吹和才能成乐,由此又引申为和谐。《说文解字》释“和”为“相应也”,意思是鸟儿在树上彼此和鸣。《周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就是最好的注解。母子相和,表现的是喜悦之情,故“和”引申为和悦。从和字的产生可知,和谐和悦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同步诞生的,是古人从自然和人为的现象中领悟出来的思想。但古人并未到此止步,和的概念随同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即天下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相互激荡冲和而产生。阴阳二气又简称为“二”,也就是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这里的“二”就是阴阳之气,“三”就是阴阳交融的和合状态,万物都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淮南子·汜论训》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荀子·天论》也同样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即万物皆因得到天地和气而生长,得到天地滋养而成形。这就把“和”提到了天地大道的高度,具有了哲学本体论的性质,而不是一般的利弊得失的低层次思考了。由此,儒家重要经典《中庸》则明确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中庸之道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合之道是天下共行的准则。中和之道既然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共行的准则,毫无疑问,它就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古人何以有如此认识呢?理由有三:
其一,《中庸》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古人从自然界恒常不变的现象中发现,天下万物胎卵化湿、飞走潜植各自生长繁衍,相互间并不妨害。即使存在着某种弱肉强食的现象,也不是以毁灭对方为目的的,万物相互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状态。也就是《周易·乾卦》中所说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即天道的运行,使万物各自遵循自己生长的规律,生长繁衍,相互间保持着和合的关系。如果不是这种关系,而是你争我斗、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关系,自然界就不可能有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生命存在。可见和合是万物并存的根本大道,斗争只是一种特定的现象。古人看重的是本,而今人看重的则是末。
其二,《中庸》又指出:“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人从社会存在的多样性中发现,各门学问、各种思想都是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畴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不诉诸暴力,学问和思想是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对抗。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如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是并行不悖的。不同的文化形态相互间是协同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相互间也不可取代。例如科学追求真,道德追求善,艺术追求美,三者的功能不同,只能协同作用于社会,而不可能彼此取代。又如不同的宗教信仰,只要不违反人类的基本道德,相互间也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应该是彼此尊重、容纳的关系。
其三,《国语·郑语》中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只有不同事物的相互融合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事物,再怎么相加是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的。“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就如同烹调,光是水,没有菜和调料,怎么能做出美味佳肴?又如音乐,如果只有一个音符,怎么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也如此么?只有一种生物能构成大千世界么?只有一种颜色,能绘出丰富多彩的人生么?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认为人的品德和智慧,皆取法于天地自然。“贵和”思想也不例外。“和”就是从“万物并育”、“道行不悖”与“和实生物”的自然法则中悟出的,是人类取法天地自然的智慧结晶。
有必要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上所说的“和”,是大和、太和。《周易》提的是“保合大和,乃利贞”,《庄子》提的是“太和万物”。所谓大和、太和就是指最高的最大的和,是面向整个世界“协和万邦”(《尚书·尧典》)的和。“太和,和之至也”(王夫之《张子蒙正注·太和》),儒家视“和”为天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万物生长发育,实现并完善了各自本性,它们相互间形成了各种有机联系。世界是一个包括人在内的统一的整体,“天人合一”,由此,天保持了很高的和谐,违反天道就必然招致天灾人祸。长期以来,我们颠倒了作为工具的“斗”和作为目标的“和”的本末关系,导致了许多不该产生的人为的灾祸。如今我们把社会目标定位在建设和谐社会上,反思和借鉴古人的“贵和”思想,对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哲学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二、在精神层面上,“贵和”思想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贵和”思想,体现的是全方位的和,是无处不在的和,是大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纲媪、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张子正蒙·太和》),太和之道,像大气一样渗透于天地万物之中,不同性状的事物、现象,无论是浮沉、升降、动静、胜负、屈伸、消长等,均因太和而存在。《周易》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其所称乾道变化,就是乾卦的卦象:元、亨、利、贞,认为自然成物的运行都在天道所赋予的元(起始)、亨(生长)、利(成熟)、贞(完成)的法则中进行。《周易》把这处法则总称为“太和”。没有太和,自然万物就无法运行。故王夫之认为宇宙本来就是“和同而不相悖,浑沦无间”(《张子正蒙注·太和》),它体现的是自然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最大的和谐。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其重要特色之一。无论从本体论角度还是从方法论角度,古人总是把人与天、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认为人来自大自然,是
大自然的一部分。“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论衡·自然》),认为“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故欲知人,必先知天地。”(清·石寿裳《医原》),显然这是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看作是生存的根本所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十分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把“生生”看作是天地的大德,把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的价值,爱护一切动物、植物和自然产物看作是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对天地万物都应怀抱感激感恩之情,因为没有天地万物供养生命,人类便无法生存。故孟子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从亲爱亲人,发展到仁爱他人,进而推及到泛爱万物。只有怀抱这样的仁爱思想,才会主动地自觉地关爱自然万物,呵护自然万物。
第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认为社会的规范,以和谐最重要。和谐是天之道。人应该遵从天道,把天道,也就是大道,贯彻到人类社会当中。这个社会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儒家称之为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是这样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义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和谐的社会,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处于理想状态,但它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提供了做人的基本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儒家把道德修养定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自己的身心和谐了,家庭、国家才能和谐,世界才能太平。这一思想也反映了古人以德为本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是人与人的和谐。儒家认为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非是君臣(可视为今时领导与下属的上下级关系)、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也可泛指亲属以外的相关人),此天下人伦,古今所同。《孟子·滕文公上》指出:“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又日:“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大学》要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又说:“孝者,所以侍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所谓仁、义、孝、慈、悌、友、序、别、敬、信等,都是人与人具体沟通、交往的行为准则,其目的都在于使人与人达到和谐和悦的状态。
第五是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人的道德和学问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即孔子所说的“我欲仁则仁至”。孟子认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能够保持善心,培养善性,就是在行使天道;不管生命寿天始终坚持如一,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安身立命的要点在于保持自己的身心和谐、内外和谐。《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人的各种情感在未发生时是处于没有偏向的中的状态,情感发生之后能保持恰如其分,不赴极端,这就是和。中医养生认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陶弘景《养生延寿录》)情与欲如果不加以节制,不能保持平和状态,是很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长寿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心态的平和。所以庄子提倡“游心乎德之和”,要求取法于水:“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庄子·德充符》),在这里,理想的精神形态,有如平静的水。而精神的这种安宁、平静,同时也体现了“和”的品德。
由此可知,古代“贵和”思想全方位地体现了人生智慧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身与心的大和谐,不但提供了行为的准则,而且还提供了精神的源动力,使我们能够用“心”来感受“和”的无上价值。
三、在实践层面上,“贵和”思想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支撑,是处理现实矛盾、冲突的精神武器
古代“贵和”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重要的是,它与实践保持着紧密的结合。
和的思想首先体现在治理国家上。《中庸》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天在保持中和就能发挥天地生养万物的功能,万物间保持中和,万物就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中和的核心价值就是天地万物各就其位、各尽其性,对于人类社会来讲就是各司其位,各尽其责。为此,儒家提出治国以德的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认为只有从道德人手来治理国家,教化人民。人民才能像众星围绕北斗一样,真心地服从。老子则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五十一章》)这一根本原则人手,主张治国应尊道而贵德。由于人性具有趋利的本能,如水之趋下,与生俱来,不待教而自备,因此君子治国,不重诱之以利而重育之以德。天之所以为天者,以其能化物以生;君子所以为君子者,以其能化人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充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认为采取行政和法律的强制手段,仅可以使人被动地免于犯罪,却不能使人耻于犯罪;而采取道德和礼义的教化手段,则可以使人对坏事感到羞耻,从而能自觉地加以制约和防范。人的欲望是天生的,没有满足的尽头,所谓“欲壑难填”也。如果单纯地以有限的利来满足人无限的欲,而不以道德来约束人的欲望和行为则社会你争我夺、弱肉强食,永无安宁之日,和谐只能是空谈。
为此,古人治国特别注重道德与教化。德与德治的内容极其丰富,而且与人性、人伦紧密相连。后人称华夏为礼仪之邦,其源盖出于此。我们平日所知的四德: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五仁:恭、宽、信、敏,惠等等,均已融入社会,深入人心。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与道德实施同步的,不讲道德,哪有和谐。今人多讥笑古人只重道德不重法律,其实,儒家讲的是治国之本,并非不重视法。孟子说过:“从善不足以为政,从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篓》),认为只讲道德难以有效治理,只听法制则难以实现自我约束。“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主张德与法兼济。儒家始终坚持以德治为本,以法制为辅。
对于社会,儒家是以正名的思想来促进社会的有序化的。所谓正名,就是我们常常批判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只是社会人际关系基本方面的概括,其他的人际关系还有很多,例如君臣关系,就可以延伸到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主人与佣人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等等。父子关系也可以延伸到长辈与晚辈的关系、长者与幼者
的关系、养者与被养者的关系、师父与徒弟的关系等等。正名的思想就是明确各人在家庭社会、国家,甚至是文化、历史上所担任的角色,明确各色人等在承担不同角色时应当遵循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朋友诚信等,体现的都是道德秩序。俗话说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老师要像老师,学生要像学生,各人要尽到自己的本份的责任。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朋不诚、友不义,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秩序,还成什么社会呢?正名只是对社会结构的客观表述和规范。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在本质上古今并没有变化,正名思想维护的是社会秩序,保持的是社会人际关系的融洽,是社会的安定和谐。任何社会要想安定和谐,就必须保持有序化,秩序是安定和谐的前提。认为正名思想只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御用之具,这是对古人善良愿望的亵渎,是对“贵和”思想的歪曲,是对天地大道的贬低。
“贵和”思想不仅体现在治国与治人上,而且还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上。孔子就提出“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的思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认为有修养的人与人相处讲究协和而不主张盲目附和,一般人则相反。何晏《论语·集解》解释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嗜好者相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心地平和不争,但见解思想可以彼此保留的,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的君子风度。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也应当保持这种“和而不同”的宗旨,相互间彼此尊重、彼此宽容、和平共处,但文化、思想、信仰、风俗习惯可以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必强求一致。即使出现矛盾冲突亦可以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这是符合当代多元文化的精神。我们可以把“和而不同”看作是推动文化健康交流、促进文化合理发展的一条原则。要真诚地放弃过去那种“同而不和”的文化极左思潮。如果我们对自己祖先——中华民族的始祖们没有起码的恭敬心,如果我们对待自己国家五千年的文明没有珍爱之心,如果对“万物并育”的“贵和”思想没有起码的认识,要使别人相信你尊重其他民族,相信你珍惜其他文明,相信你真心追求世界和平,可能吗?由此可见孔子所提“和而不同”思想的伟大了。
另外,孔子在个人修养上也提过“君子和而不流”(《中庸》),认为君子虽然讲究以和待人,但也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别人,随波逐流。孔子很欣赏这样的人格:“强哉矫!”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如何是“和而不流”呢?那就是和要符合礼义,不能违反道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在儒家看来,“和”与“流”是有原则差别的,绝不因为要讲“和”而媚俗。这一点还可以从孔子对“乡愿”的谴责上得到照应。所谓“乡愿”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分是非,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孔子讲“乡愿,德之贼也”,认为乡愿是败坏道德的人。这里也显示了孔子思想的严肃性和原则性。“和而不流”的思想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处理社会矛盾乃至处理国际事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虽然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大大地超越了古人、前人,但绝不可以就此认为今人在人文精神和社会道德上也超越了古人、前人。而种种迹象显示的正好与之相反,人文精神的危机和社会道德的滑坡正在日益加剧。人类正在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间的五大冲突,而传统“贵和”思想的五大中心价值正是回应这些矛盾与冲突的最佳最优的文化选择,它将为我们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当为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文化资源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