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小龙
[摘 要] 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方面优势明显,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外部诸多限制条件,其信息化建设也受到较大的制约。本文从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滞后、需求差异明显、内部支撑不足、标准化相对滞后、政府与行业协会支持力度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3种可选模式,并对其实现途径加以探讨。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2-0067-03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业界的共识。2007年7月31日,IDC一项调研报告指出,未来3~5年内中国将出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高潮。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外部诸多限制条件,如在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和管理规范程度等方面资源占有相对匮乏,其信息化建设也受到较大的制约。
一、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滞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按照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大型企业目前一般处于成熟阶段,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信息化已经从内部管理向供应链拓展。而中小企业则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一般重在以单项业务或者部分业务电算化为主的初级应用,如会计电算化、网站展示等,而对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控制、计划决策、市场开拓等的实际作用往往认识不多,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形成,综合性、集成性不强。
(2)信息化需求旺盛但差异显著。信息化将成为中小型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核心竞争力。据IDC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有57.7%的中小企业实施了信息化,但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财务系统、公司网站、企业邮箱、办公自动化等初级阶段。IDC预计,在未来3~5年里将迎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潮,但这一市场的竞争也将异常激烈,许多大型企业或中大型企业的软件服务商,如微软、甲骨文、用友、金算盘等,已经开始向中小企业市场渗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企业性质、企业文化、企业规模、运营模式、管理者背景、地域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差异明显。
(3)对外的信息化需求远大于内部的需求。中小企业数量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但其平均寿命不过两三年,这种现实决定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点不同,其第一位的需求是解决生存问题。有关调查显示,52.7%的企业首先关注信息化能不能解决市场与营销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当前最为关心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因此,企业十分关注企业产品、业务的对外宣传、推销以及与客户的沟通和关系保持。至于内部的流程是否合理、有效,还不是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
(4)信息化内部支撑不足。一是企业管理者缺乏长远的发展观念。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因为企业生存竞争激烈,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观念,对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成效了解不够深刻,这从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把OA建设作为未来信息化建设重点就可看出。二是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由于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不足,造成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自身信息需求分析、项目规划实施到信息系统的管理使用和维护都难以开展,限制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三是资金短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及业务范围限制,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更何况信息化建设在短期内难以见到实效。四是管理规范化程度难以满足信息化改造的要求。中小企业大多处在市场的缝隙,相机而动的行为特征比较明显,在内部管理、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很不规范。
(5)标准化滞后。信息化就是要建立面向企业全面管理的信息系统,要将资源管理范围扩展到价值链的整体,实现价值链上的资金、物流、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等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优化配置,否则就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抗衡。从这一点来说,信息化就意味着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为例,由于物流系统在中小企业全面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其设计质量和是否能够成功应用对中小企业意义重大。而物流信息化标准在产品编码、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
(6)政府、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的支持力度不足,影响了整个信息化进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各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都明确提出要设立相关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但截至目前国家只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其他支持资金则分散在不同领域或者没有设立,没有充分形成合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管理。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
中小企业需要一套“够用、能用、适用”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升竞争力,核心要放在“怎么用”方面。从这一点来说,中小企业信息化首先需要一套适合的信息化系统;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希望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能帮助其运营好这套信息化系统,从运营中获取价值和竞争力,而不是让系统成为摆设。但目前很多服务商只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庞大和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而没有帮助企业去运营信息化系统。
在信息化模式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诺兰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后认为,任何组织在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涉及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的变化以及用户的状况等4个方面,并将发展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初装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这种认识曾经一度成为指导美国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在同一时期,也有其他很多学者、组织和研究机构也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即WB模式(见图1)和MIT模式(见图2)。
WB模式将企业信息化过程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而MIT模式则将这个过程从业务的IT替代到企业战略规划和BPR的最终实现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虽然划分方式不同,但无论是WB模式还是MIT模式都说明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不可能一步到位。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合理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效益的企业信息化只有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同步推进,把信息化的每一分投入都有效利用,实现企业信息化与管理最大程度的融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否则就会陷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泥潭”而无力自拔。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实现的途径
(1)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的需求,构建应用系统运行平台,并以租赁的方式,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应用软件或者相关服务。ASP模式下,由信息化服务商提供一整套软硬件设备和专业服务,企业客户只需支付少量租金,将企业的计算机通过Internet接入ASP运行平台,就可享受到网上办公管理等一整套信息化便利。如浙江于2005年推出了一种名为“宽带商务e动力”的基于ASP的一系列应用服务。
(2)SOA。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指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能够对动态变化的市场快速响应,并充分利用 IT 资源的最优化的解决方案。SOA 不受行业领域的限制,为追求RTE (Real-time Enterprise, 实时企业) 的组织机构所需,并且由于基于SOA 的系统满足灵活扩展性、可重用性、整合性和可管理性等要求,也为中小企业更迅速应对业务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可能。
(3)信息联盟。“信息联盟”由若干个企业组建,对外为一个网站。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大企业,它不需要功能面面俱到,不需要功能多么强大,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方案就是最好的。例如中国电信推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项目。
(4)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储备。虽然中小企业并不一定需要自己的信息人才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但在之后的系统使用过程中,还是由他们承担主要的管理和维护任务,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并且可以与开发系统的专业软件公司开展定期的咨询与培训,保证自身信息化队伍的先进性。同时,面对市场竞争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趋势,这些信息化人才除了从事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外,还需要具备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为以后开发更加完善更加先进的信息系统做好准备。
(5)积极开展信息标准化工作。信息化总体发展的基本思路,应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来实现。用友集团总裁王文京认为:“不管是从整个产业还是从最终企业用户来说,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意义重大。在主导厂商的积极参与引导下,加上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厂商共同努力,促进标准尽快出台,同时最大程度地与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吻合。”
(6)在中小企业推广ITSM方法与理念。与普通技术管理不同的是,ITSM不只告诉企业有这样一套好的方法可以参考,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企业的环境、组织结构、IT资源和管理流程的特点,从流程、人员和技术等3方面来重新规划企业的IT结构,并通过提供咨询和相应的设备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加以实现。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已经与相关公司合作,在金融、证券、制造业等各大行业中推广ITSM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7)信息化运营。信息化运营,就是企业利用IT技术,通过构建IT系统来开展经营和管理相关业务,使得企业可随时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变化而选择当下最适合的信息化工具,保障企业每一刻发展速度的最大化。对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而言,就是始终站在客户立场,通过分析对象企业的实际需要,根据企业的属性及信息化发展现状,分辨和整合当前最先进的信息化产品和工具,及时、专业地向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最适合其发展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产品,并帮助企业客户实施使用,进而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以低成本、高效率手段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