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洲走书的源流与兴衰

2009-03-19 01:59
艺术评论 2009年2期
关键词:唱腔艺人形式

费 凡

舟山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素以“盐渔之利,舟楫之便”而闻名。舟山群岛历史悠久,古称“海中洲”。据史书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江浙闽沿海的行政区划分调整中,将舟山群岛设翁山县,故称为翁洲。翁洲走书作为舟山古老的海洋民间曲艺代表之一,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在舟山曲艺音乐史上留下宝贵的一页。

一.翁洲走书的起源与表演形式的演变

翁洲走书,是舟山普陀的一个比较古老的曲艺品种,原名“莲花文书”,俗称“六横走书”,翁洲走书产生的确切年代虽无从考证,但从一些有关资料得知,走书说唱艺术与唐代的“变文”、“俗讲”及宋代的“说经”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圣地普陀山和浙东其他寺庙中的调查表明,海岛的说唱艺术源于僧侣们用来讲唱经卷时的一种形式,称为“宣卷”。边讲边唱以吸引信徒,敲击醒木以助声势,唱腔有领有和,所有讲唱的文字通俗易懂,大多由散文和韵文交织而成,内容均为宣扬佛教教义、因果报应和劝人为善的佛教故事。曲目有:《观音金钗》、《观音济度本愿真经》等。这一切,都与翁洲走书的前身——莲花文书的说唱形式极为相似。元、明时期,此说唱形式逐渐流行于民间,所说唱的内容除讲唱佛教教义故事以外,还讲唱一些戏曲、传奇和民间故事,据《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舟山分卷》中记载的翁洲走书的具体曲目有:《六月雪宝卷》、《黄金引宝卷》、《合同记宝卷》等等。至明末清初,宝卷讲唱活动在民间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专业的民间说唱艺人。由于艺人的加入,在表演和唱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群众所喜爱的曲种。当时这种说唱形式活动十分活跃,艺人众多。根据老艺人虞宝玉的排辈推算,舟山最早演唱翁洲走书的是清嘉庆年间—定海马岙乡民间艺人安阿小,当时他因为家境贫苦沿途卖唱到六横岛,看见那里生活富裕,演唱条件好,就在六横安家落户,并招收弟子,在几十年的演唱生涯中,带出了不少弟子。从翁洲走书的历史沿革来看,六横岛曾相继产生过六代传人:

早期的翁洲走书属单口说唱形式。据老艺人虞宝玉的介绍,安阿小的得意弟子阿福,继承师父的演唱形式,即右手敲击竹制的竹扁鼓(后称“笃鼓”)、左手手持两块光滑的竹板(称尺板),自敲自唱,这种既生动又简便的说唱形式很受当时群众的欢迎。至1908年第三代的传人沃阿来拜阿福门下学艺,因他具有一定的文化和事业心,首次针对师父所传授的说唱艺术进行了改革:

1、 对演唱的书目、内容做了增减修正;

2、 唱词、语句、吐词文字化

3、 演唱形式由单档坐唱改为双档走唱,即一人主唱,一人敲击鼓板伴奏兼帮腔。

4、 吸取、运用戏剧表演中的手法、身段、台步于说唱中,把说唱艺术改为有说唱、有形体表演的走书艺术。

这一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翁洲走书的基本格局,真正的“六横走书”从此时正式形成。由于内容的丰富和演唱艺术的生动活泼,使得当时翁洲走书的艺人们不再是沿门卖唱,而是由听众邀至庭院、晒场中演唱。大户人家做寿、婚丧喜庆活动中常用以助兴,成为渔农村中娱乐、庙会、游艺的主要内容之一。

1911年翁洲走书的第四代传人沃阿定跟从伯父沃阿来学习三年后,在其几十年的演唱中系统的整理出了《金龙鞭》等二十多部大型的翁洲走书书目,同时编创了反映农村生活题材为主的现代曲目,特别是在1958年创作的《六横暴动》,是根据自己在1929年六横农民为反抗政府苛捐杂税而暴发的农民起义经历编写的。

60年代,第五代艺人虞宝玉师从沃阿定,对翁洲走书的基本曲调作了大量的丰富和改进并加入了二胡为翁洲走书的伴奏乐器,使得翁洲走书又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翁洲走书的唱腔艺术以及伴奏形式

翁洲走书二人演唱,常用的基本唱腔有[慢调]、[急赋]、 [起板]、 [流水]、[乱弹]、 [四平]等等,可分为主、支两原线脉:主线脉为北滩翁洲走调中的[慢调]、[急赋]两个基本板腔;支线脉有[二簧] 、[高调] 、[乱弹] 、[四平] 、[流水]、[秋白]等多种。

其中主线脉中的[慢调]是翁洲走书中最基本的唱腔,常用于开场,多用散板开唱,为五声羽调式。

[秋白]、 [高调] 、[乱弹]均是紧打慢唱的数板。

翁洲走书唱法有两种,多数是主唱一句,帮腔一句,一唱一和,其中帮腔的曲调要比主唱腔长。也有时翁洲走书的主唱腔用羽腔帮唱落调,这与渔工号的领众演唱形式类似。

唱腔音乐以舟山地方方言为基础,三种板式节奏,即紧板、一板一眼、散板,在实际使用中多数是由散板开始,接着一种板式到底的传统单一板式,很少有变化,传统程式性很强。

翁洲走书的曲体属单曲体与联套体的混合体。曲调均为传统的五声音阶,以徵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为多,少数也用宫调式。

早期的翁洲走书属单口说唱形式,演奏中所使用的乐器为:

鼓——用毛竹根节制成的圆形中空的竹鼓,敲击时发出“的”“的”声音,后用戏剧中的板皮鼓取代。演奏的技法有单击、双击、滚击及轻和重击等。

鼓签——用细竹制成,一般长度为30公分左右。

板——用两块光滑的毛竹片制成的长方形板,演唱时用左手敲击,发出“各…各…”的声音,后改用戏曲乐队中的尺板。

二胡——1967年,由艺人虞定玉第一次用二胡进行伴奏。

后来在演唱部分新编曲目时,曾增加笛子、琵琶、扬琴、中胡、大胡等乐器,伴奏者兼帮腔。

在表演中,艺人分别以毛竹根制成的“竹扁鼓”(后称“笃鼓”)和用两块毛竹片制成的“竹板”作伴奏,即为一人主唱,边走动边表演说唱,时而手击堂木以增加剧情中的声势;一人伴唱,坐在桌旁,手击竹制的笃鼓和尺板进行伴奏和伴唱。

如图

②唱腔旋律进行时,下面用似越剧“小板”、绍剧“流水”的板鼓节奏伴奏

一般短击以击2个四板为主:各的各的︱各的各的︱各的各的‖

长击则视需要而定。

三.翁洲走书的唱与说

翁洲走书是一种叙事性的说唱艺术,演唱艺术与文学艺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服从文词内容的前提条件下,唱和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着各自的艺术表现力,共同担负描述故事情节的发展、刻划人物形象等功能。

翁洲走书的唱词以七言句为主,曲调多为五声羽调试。在唱腔中,每当唱上几句告一段落或结尾时,必有帮腔者接唱“四工合,和四上工尺,四工合”等,因此有人也称它为“四工合”。后传唱至镇海,为当地艺人吸收,发展,演化为蛟川走书。据我国著名音乐家周大风考证、研究,清代太平天国时期,由于当时浙江沿海地区常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四工合”艺人便逃到嵊县、新昌一带卖唱为生,并和当地的民间艺人逐步的融合发展出“嵊书”。光绪末年,嵊县艺人又吸收唱“令哦帮腔”的 “湖州三跳”,逐渐发展为“令哦南北调”,到1915年演变成正调及后来的四工调,直至1942年出现尺调,成为今日的越剧。因此,翁洲走书还可以说是越剧的先祖。

翁洲走书中的说则有两种表现形式:散白和韵白。散白是舟山地区日常生活语言的散文体的白,常用于三种场合:一是代言式的说白,即艺人以故事中的人物身份出现时用以模拟人物性格、情感、声韵及语态等;二是说表时的表白,即艺人以第三人称的身份表白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等;三是旁白,是艺人模仿戏曲中从旁念白,用以揭示故事人物内心活动。

韵白,是一种有韵律的白,常用于诵诗式的韵白(开场时所诵的定场诗)和诵式的韵白。

猜你喜欢
唱腔艺人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朝三暮四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艺人指数Top10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花灯艺人
猴子杀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