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项发
[摘要]结合陕西的实际。建立陕西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这项制度的实施可分为启动阶段、互动阶段、自动阶段依次推进的三种运行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中政府的职能不断改进,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方式和农民的参与方式逐步梯进,逐步提升。最终形成各种资源优化组合。科、工、贸、农和产、供、销相结合、农民身份转变、农业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新局面。
[关键词]陕西;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2-0062-03
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引领我国农村制度变革。而建立适应陕西情况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分阶段运行模式,则是陕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一个紧迫的重要课题。
一、“四大社会转型”呼唤陕西科技特派员制度分阶段运行模式的建立
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使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这就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对“三农”给予特别的关注,政府开始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事实表明,我国社会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转型时期。这一社会转型对农村、农业、农民科技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任务。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粗放经营的经济,我国的农业还主要是高成本低效益的农业,在一些边远地区甚至处在原始农业的状态,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入世”后,我国农民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农产品“卖难”问题加剧。只有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新品种,提高科技含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能卖掉,才能卖个好价。所以,农村迫切需要科技人员下乡,帮农民发展生产。二是,“入世”后,农业的竞争已不是乡与乡之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而是在全球的经济平台上国际间的竞争。解决这两个问题要依靠科技。我国农业经济客观要求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单纯注重产量的数量经济向质量效益经济转变。这种经济转型对科技服务提出了多方面的高要求。
2002年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其目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结合。据此。我国部分科技机构已开始转变为科技型的企业,包括农技推广机构。中央政府明文规定要把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工作分开,其经营技术服务必须以市场机制来运作。过去我国的科技推广全靠政府财政负担。然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已“网破、线断、人散”,农村科技力量十分不足,科技服务缺位,成为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矛盾。只有通过不断改变原有的科技体制和运作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农村科技推广体制,更好地为农民进行各方面的科技服务,是当务之急。
同时,市场也正在转型。如前所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已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发达国家高科技含量农产品的竞争,我国高成本(人力成本)低科技含量、低效益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和质量问题。如何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后监测等环节加强农产品的安全建设。如何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都需要多类科技人员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手段,对农民进行具体指导。
面对以上“四大社会转型”,为解决农村科技服务和农民“两难”问题,南平市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取得了如下经验:双向选择、建立利益共同体、培育“宝塔型”的农村科技体系、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解除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等。为此,科技部于2002年起在中、西部和东北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然而,各地有各地的特点,陕西不可能照搬南平成功的经验。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依据陕西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
我省农业急需科技成果的指导和引领,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程度还相当低,科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亟待改革。农业科学技术和服务必须和农业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必须和农民的需求相结合,必须和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而在现实中,科技机构与农村对接不到位,科技人员、专家和农民对接不到位,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发展对接不到位。由于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制约,农技推广队伍活力不足,科技机构的活力不足,农村科技服务机制活力不足。从而造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推广应用率低,农业技术的贡献率低的局面。所有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科技问题。正是建立陕西科技特派员制度分阶段运行模式的客观要求。
二、陕西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分阶段运行模式的目的与作用
科技特派员制度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利益共同体为动力,是相当有活力、相当有发展前景的制度。建立陕西科技特派员制度分阶段运行模式是振兴陕西农村,提升陕西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其特点在于通过制度和机制改革与创新,把科技(包括种养、能源、环境、制造、生态以及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等)、资金、政策、信息多种优势要素在农业生产体系中进行有效配置,主要目的和作用如下:
1、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技术的贡献率。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根本的原因是农业科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含量不高。而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坐在机关、研究院所,忙于报项目,写论文。评职称,申请奖励。其研究的项目并未与农业、农民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多数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锁在机关保险柜里,并没有转化为农业经济现实的生产力。陕西科技特派员制度分阶段运行模式的建立使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从人浮于事的办公室走出来,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第一线,使科技与农业、农民的生产需要相结合,与农民走向市场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升级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并保证有更大的科技投入去催生更多的科技成果。科技特派员制度分阶段运行模式的实施能够较有效地解决延续多年的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使科研成果迅速走向广袤的农村大地,到农村企业、农村组织、农民手中,使技术创新与扩散形成良性循环,大大地缩短科技成果的生产和应用周期,提升农业技术的贡献率和农副产业的附加值。
2、改变科技体制和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与模式。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研究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呈现农业技术的计划供给模式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户技术需求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冲突。不仅科研导向偏重学术,轻视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且科研成果和技术为处于一种封闭状态的部门和单位所有,这种以政府行为为导向的垂直僵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违背了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使仅有的技术很难向农业生产实际需要方面转移。
而科技特派员制度所采取的“双向选择”、“利益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