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梳理及评价反思

2009-03-18 10:42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课题组课题作文

一、基本成果

1,初步形成了作文教学的校本课程

课题组全体老师经过反复研讨、构思、实践、验证,以语文新课程单元教学为基础,构建了新的写作课程体系,建立了六册三十六个单元的写作分层目标和写作训练点,同时,把优化的教学过程用课堂实录形式整理成文。目前已经合编课堂实录36篇,写作范例七十二篇左右,优秀学生习作七十二篇以上。

2007年,课题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年初,在本区域进行了课程培训,课题组组长、宁波市名师沈丽萍老师对课题作了专题介绍,老师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企盼这一写作课程能尽快向他们推广。区教研员贺飞君老师说:“新课程改革趋于理性的思考期,很多问题开始出现,这一课题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它能解决很多写作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区名师赵霞老师说:“我们学校语文组老师对新课程的写作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你们的课题让我们感觉豁然开朗,无论是课程目标体系,还是具体课堂实录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007年1月,在宁波市召开的中语会上,我校教研组长王剑平老师以一堂活动写作课向与会代表展现了我们课题的重要思想,同时还在随后的发言中介绍了课题内容,在更大的范围内受到了关注,产生了影响。宁波市教研室主任储树荣这样肯定我们这一课题:“像你们这样踏踏实实地研究写作课程,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很不简单。”这样的评价让全体老师备受鼓舞。

随后,受舟山市教研室邀请,沈丽萍老师把课题带到了舟山,课题组的王炯老师以七上第一单元《这就是我》活动写作课展现的课程理念,在舟山语文老师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当时,除了我们课题组的写作报告和验证课,另外两堂是省内两位有影响的教师带去的阅读课,相比之下,老师们对课题报告与写作课的兴趣显然远远超过这两堂阅读课。有一位老师说道:“课改以来,平时最畏难的就是写作教学了,不知该如何进行,沈老师的课题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2,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①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课程把写作与综合性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动是写作的前奏,写作是活动的延续,这样的形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看电影、找店名、动手小制作、上街找别字,与写作内容相对应的多样活动不仅为学生写作积累了素材,而且唤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活动以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整理、提取有效信息,变无意识地摄材为有意识地选材。2007年毕业生顾潇昕原来最讨厌写作文,每次老师要求写作文就眉头紧锁。自从该班进行课题实验后,他十分喜欢上活动课,慢慢地也不觉得写作有多恐怖,再加上相应范文铺台阶,他竟然也能写出一些好文章。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是在玩中学,当然有趣了。”2008年初三毕业生郑冰洁说,“我们的作文系列训练挺有效果的,我学得了很多实用文体的写法。我的调查报告还得了一等奖呢。”

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经过训练后,其作文思维的活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得以加强,作文兴趣和水平提高迅速。学生的写作态度有了一些改变。课题组对2007届实验班的初三下学期写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汇总如下:有30%的同学表示喜欢写作,63.1%的同学偶尔喜欢写作;66%的同学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留意,而且能经常用到写作中;83%的同学认为现在已经学会了一些写作技巧。这与课题研究初期相比。学生的写作状况(兴趣、激情与能力)有了明显变化。

实验班学生在校级以上统—命题考试、作文竞赛中表现突出;在校文学社等学生社团中成为骨干力量;在各类报刊杂志上踊跃投稿,崭露头角。2005.9~2007.9参加实验的两个年级274名学生中,两年内有79人次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习作,有39人次在市、区级以上现场作文竞赛中获奖。

②启迪智慧思考,培植理想人格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写作技能,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如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取得结论、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通过活动,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学会了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并共享资源与成果;学会了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求得成果的获得,并懂得尊重前人、他人的成果。

同时学生们还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最后,学生们慢慢形成对社会生活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意识,逐步形成了愿意为保护和建设祖国及全人类美好生存环境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如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写作连接着健康的生命。”

3,锻炼了一批教师

实验教师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课改理念;以学情调研为出发点,以解决教学难题为突破口,努力探求、大胆创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模式。同时,他们还积极撰写课题论文,开设课题公开课。语文组的教科研气氛空前浓郁。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也为今后我校语文组承担新课题研究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在区内外开展关于写作的讲座、演讲有6人次;参加市、区、全国示范课、展示课、比赛课、录像课以及评课共计12人次,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作为课题研究的论文与案例也频频在省、市、区级获奖与交流,另有多篇相应的研究文章发表在《作文成功之路》《语文学习报》《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等报刊上。

青年教师徐静丹说:“原先我总是对于科研望而生畏。觉得它高深莫测。我们的写作课题研究让我觉得教学研究真正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这几年我能发表一些研究论文,获得市新生代写作竞赛课一等奖,不能不归功于课题的研究和引领。”

二、评价反思

1,实验施行后,教师们对阅读教材中的相当—部分文章,在教学的处理中更为科学:如有的课文作为写作范文,有的则作为文学鉴赏对象来处理,有的作为了解知识、激发探究兴趣的载体来处理。这样就更能发挥其本身魅力与作用,也使读、写融合得更为紧密。

2,实验时所补充的经典写作范文让学生的阅读量迅速增加。因为选文很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很自然地吸收,也使学生在写作时有章可依,又避免了老教材中仅以知识短文来指导写作的形式化与格式化局限。

3,实验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对初中作文体系的整体把握,避免了某些写作知识点的交叉重复,也避免了有些知识点形成“真空”现象。同时该实验对写作知识点的系统性把握填补了人教版新课程教材的不足。

4,实验成果中学生优秀作文的入选和展示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

5,实验过程中构建的写作素材库、作文“博物馆”,使得后来的实验老师从每次的写作前期准备到加工,都有原始资料供参考。不仅大大地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且很大程度上为新教师的迅速成长,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了方向。

6,这样的课题实验需要全组同仁精诚团结,全身心地投入。因为H"共同的目标,全组人员团队意识得以加强,对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推动作用。

为了使这个实验能够尽快地“出炉”,使广大一线教师能尽快地享受这一成果,从中受益,我们前后只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短暂的时间,加之我们团队教师水平的限制,因而在结题报告的撰写,写作知识点的确立,以及部分指导课上必定有不少的“瑕疵”。但“抛砖”的目的在于“引玉”,我们下一步准备组织“精锐部队”,再次对该课题进行反思、修改、验证,以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同时也与区域内初中学校进行联系,准备扩大实验对象,得到更多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同高中学校进行合作,有意进行初高中写作教学大系列研究,把中学生六年写作教学作一个系统的规划。

猜你喜欢
课题组课题作文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课题组成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