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方法之我见

2009-03-18 08:59黄明玉
经济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管理实践管理方法

摘 要:现代化企业需要现代化、科学的管理。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从六个方面对企业管理之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 管理方法 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221-02

企业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它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的好与不好,科学与不科学,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员工的进步成长,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建设。探索企业管理方法,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企业的各项能力,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从以下六个方面谈一谈企业管理之法。

一、领导表率法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企业的第一管理者,领导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带头做出表率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

1.要在思想作风建设上做出表率。企业领导要带头讲政治、讲大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与时俱进、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大局,把自己所领导的单位、所负责的工作放在企业的大棋盘上考虑,力戒奢侈,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做对党忠诚的表率。

2.要在学风建设上做出表率。企业领导要带头勤奋学习,学以致用,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刻苦学习,终身学习。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学习实践的表率。

3.要在工作作风建设上做出表率。企业领导要心系群众,干事创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智慧用在“强企富工”上,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好落实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做提高工作质量效益的表率。

4.要在领导作风建设上做出表率。企业领导要带头发扬民主、廉洁奉公,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以光明磊落、以诚相待的为人风格,遵纪守法的处世原则,与同志们在相处共事中加深了解,在团结奋斗中增进友谊,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做到秉公用权,做团结和谐的表率。

5.要在生活作风建设上做出表率。企业领导要带头做到克己慎行、情趣健康。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不能自律,就无法以德服人,如果无法取得他人的信赖和认可,将必败无疑。好的领导人必须懂得,要求下级和员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慎处“交际圈”,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规范“工作圈”,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自觉抵制各种腐化堕落行为。牢记“正人先正已,管事先做人”的处世原则,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维护好自身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二、决策求异法

现代企业普遍具有组织复杂、分工细密、联系广泛的特点,这使得决策在企业发展建设中非常重要。企业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通过科学决策使企业现有的人才、物力、财力、技术、资金和信息等要素实现最佳组合。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发展尤其需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的决策方法比较多,如比较法、多值逻辑判断法、系统模型分析法等。这就要求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和运用。笔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如下决策“求异法”。

所谓决策“求异法”,就是将求异思维运用于决策的一种方法。求异思维是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企业决策作为一个系统决策过程,由于受不同背景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用人等各项具体的决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程序。比如,在经营工作实践中,笔者将“求异法”的运用始终贯穿于企业决策程序的“六个步骤”和“四个阶段”中。“六个步骤”即跟踪目标、确定目标、科学预测、拟制方案、评价选优、确定方案等。第一阶段要求在调查研究和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要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及其对企业的经济价值。在进行全面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主次及时效性和可行性确定目标。第二阶段要求在充分占有信息和可靠资料情况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预先做出估计和推测,根据特定的要求设计经营方案。第三阶段是从多个方案中运用比较鉴别,全面评估、总体平衡的方法,从中选出或综合出一个最佳方案。第四阶段就是保证所选方案准确、周密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经营成果。

在运用“求异法”进行决策时,要注意两个不良倾向:一是鸦雀无声,二是异口同声。这两种现象看似顺当,其实蕴含着危险。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有的与会者对所议问题关心不够,缺乏了解,因而盲目举手通过;也可能是由于对领导盲听盲信,未经独立思考,就口出同意之声;有的甚至有意迎逢领导的意见。因此,在运用“求异法”择优方案时,应坚持“一边倒不决策”的准则。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将决策的问题提前通报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职工代表,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去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决策问题提出有见地的意见;二是在决策班子中,要造成良好的民主气氛。企业的主要领导要善于听取意见,特别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切忌几个人“碰个头”,搞个人说了算。这种决策有的与实际脱节,给企业造成损失,职工意见大。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在领导班子之外设立有重要职工代表参加的高级智囊团,形成“准决策层”,为最高决策服务。这也是“求异法”决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全程监控法

全程监控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的管理方法。通过在线监测、跟踪管理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常态化运行、管控,使各项目标控制进入“策划—实施—检查—纠偏”的良性循环。

1.对施工安全的全程监控。搞好现场监督,是有效制止和纠正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广“事故易发点监控法”,建立安全员值日制度,着力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加强违章考核力度,做到纠建并举从严管理,加大制度落实力度。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制度落实为关键,实现人为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转变。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克服职工麻痹侥幸心理,增强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感,使生产各环节处在严格的监控之中。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及时下发安全检查确认单,落实到部门及责任人,确保整改有措施、有期限、有效果,不反弹。

2.对施工质量的全程监控。施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首先,要建立起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组织,通过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和分解及所需人员和资源的配置,施工质量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工作系统。其次,搞好施工质量的预控。施工质量预控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包括确定施工质量目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以及对各项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预控等。要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在施工前,通过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以及制定与此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第三,工程开工后,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这一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具有量大、面广、交错、互动的特点,必须充分重视和应用长期施工实践所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控制途径和方法进行过程控制。第四,做好施工各环节的检验检查,包括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监督检查等,以及前后工序或施工过程进行交接时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施工质量监控牵涉各方面、各环节工作,只有加强了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的控制,认真把握住每个环节,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创造出令客户满意的优质工程。

四、危机处置法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危机,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对于企业来说,危机管理迫在眉睫,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突发性事件,而注重挖掘企业管理的深层次原因日渐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危机处置也是这样,它的过程是消除企业危机因素的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危机预防、危机化解、危机总结。

1.危机预防。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在于预防危机,而不在于处理危机。出色的危机预防管理不仅能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境,积极采取预控措施,而且能为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好准备,要拟好应对计划,才能自如应付危机。(1)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危机管理的理念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企业经营形势不好的时候,人们容易看到企业存在的危机,但在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居安思危则并非易事,然而危机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所以,企业进行危机管理首先应树立一种“危机”理念,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理解企业有危机,产品有危机。用危机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不断拼搏,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2)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在一些企业,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危机发生时建立一个危机管理小组来处理和控制危机及其产生的影响,但这种临时性组织,因为临时“抱佛脚”,很难达到管理者希望达到的效果。因此,危机管理首先要在企业成立危机管理组织,组成人员一定要是企业中的中坚力量,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而不仅仅是一种摆设,领导要亲自挂帅,专家要多方参与,这样,危机来临时才能临危不惧,决策有方,处事果断。其次是要制定危机处理预案。毛泽东同志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切工作有了预案,就有了取胜的前提。当然,预案设计一定要全面、科学,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成为危机来临时的一剂化解妙药。

2.危机处理。危机预防管理只能使危机发生次数或程度减到最低值,而无法阻止一些危机的到来。那么,企业面临危机时如何应对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处理预案,如果初期反应滞后,将会造成危机的蔓延和扩大。当然也不能照本宣科,由于危机的产生具有突变性和紧迫性,任何防范措施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应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处理对策。(2)要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想取得长远利益,企业从危机爆发到危机化解应更多地关注民众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企业的短期利益,拿出实际行动表明公司解决危机的诚意,尽量为受到危机影响的公众弥补损失,这样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形象。(3)开辟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危机发生后,要尽快调查事情原因,弄清真相,尽可能地把完整情况告诉新闻媒体,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诚心诚意才是企业面对危机最好的策略。企业应掌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使用互联网、电话、传真等形式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对措施等内容,信息应具体、准确;随时接受媒体和有关公众的访问,以低姿态、富有同情心和亲和力的态度来表达歉意、表明立场。

3.危机总结。危机总结是危机管理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制定新一轮的危机预防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应对危机管理进行认真而系统的总结。(1)调查分析。对引发危机的成因、预防和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系统的调查分析。(2)评价。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对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程序、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等各方面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3)修正。对危机涉及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修正措施,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完善危机管理内容,并以此教育员工,警示同行。(4)前瞻。危机并不等同于企业失败,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企业应将危机产生的沉重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动力,驱使自己不断谋求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制度等系列创新,最终实现企业的腾飞与发展。

五、效益最大法

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成本管理。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即工、料、机、运、管费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和分析,重点搞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各企业有各自不同的做法,而且行之有效。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科学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提高企业微观效益与提高社会宏观效益的关系。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要强化预测、决策和计划工作,减少盲目性。进行全程跟踪考核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好成本关。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来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2.正确处理降低产品成本费用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关系。降低产品成本费用是企业完成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工作的关键,这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内在要求,而提高产品质量则是企业工作的生命线。这两项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同等重要,因此,要把降低产品成本费用与提高产品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寻找降低产品成本费用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向社会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达到企业增利的目的。

3.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企业管理者既要从当前企业的实际出发,又要高瞻远瞩,要有前瞻性战略眼光,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降低企业当前产品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不能单纯追求损害企业长远发展效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忽视企业长远的成本费用,如对企业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资产、资本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不考虑市场前景及收益风险,盲目投资、担保、低价中标、垫资或带资承包开发,甚至负债经营)等行为。加强财务监督的职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真正降低产品成本费用。

六、员工激励法

企业要可持续经营、发展,最后靠的还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没有人的和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关键在于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包含着发现、培养、使用、服务等多种功能。而关键点是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爱岗敬业,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1.要尊重员工。企业要始终如一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尊重他们,爱护他们。既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员工身上的闪光点,用人之长,更要善于发现员工中那些与众不同者、才能特殊者、堪当大任者,加以适当的培养,委以重任。用人要任人为贤,用正确的人,正确地用人,是尊重员工、爱护员工、激励员工发挥作用的最佳手段和最好途径。

2.要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一是物质激励。要科学地制定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使用好薪酬的激励功能。要让能干事的、多干事的、干大事的获得满意的个人薪酬,甚至超预期的薪酬。要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对那些为企业发展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创造超值价值的员工,要给予重奖。要注重环境留人,开展好建家活动。一个物质基础丰厚,各种设施功能齐全的项目部或指挥部,对任何员工都是有吸引力的。二是精神激励。首先要给每一个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人尽其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潜能,使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里的价值,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其次是要不惜赞美之声。平时对员工的工作付出要给予肯定,对艰苦岗位的员工要多给予关心。特别是对员工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功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选择时机给以表扬。要多表扬,少批评,其实只要运用恰当,表扬也是批评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第三,要开展各种比学赶帮超的岗位竞赛,通过竞赛,表彰先进,激发员工争先创优的热情。第四,要培养和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及时发现身边的好事好人,对那些爱岗敬业、贡献突出者要及时培养,当做典型树立起来。要运用各种荣誉称号激励他们,同时号召全体员工向他们学习。这样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当先进光荣的良好氛围,达到激励全体员工的目的。

3.要有一个好的用人机制。管理者应该具有战略观念、战略眼光,能够充分把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从而确定企业的选人用人标准。要确保建立一个科学、灵活的用人机制,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一个好的用人机制和企业战略一样是企业发展、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通过科学的考评,对那些合格的人才要及时地提升、重用。海尔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辉煌并成为中国企业的典范,主要是受益于海尔尊重人才、充分开发利用人才的用人机制。张瑞敏在创业之初就曾宣传他的人才观:“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这对人才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当然必须要有充分的企业发展战略作为支撑。

(作者简介:黄明玉,中铁十二局集团云贵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经济师,一级项目经理)(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管理实践管理方法
浅议“看齐”文化的构建
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与路径
管理哲学的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