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余
摘要: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也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现实要求。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关键作用。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创新人才,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环境是以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72.3文献标识码:A
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国际竞争力,外贸依存度较大,不利于扩大内需,又造成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实现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关键作用。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
增长方式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问题,我国经济建设长期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特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较长的高经济增长期。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看,尽管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高度共识,但经济增长方式没有转变过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带动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投资显著增加。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经济运行的潜在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由于我国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我国必然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加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 又带动了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扩张。发展背后,是对我国形成资源环境的压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新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增长率不应成为衡量经济成就的唯一指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矛盾和新问题,党中央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且包括把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把见物不见人的陈旧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发展的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用“发展”代替“增长”,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代替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也由“又快又好发展”改变为“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报告也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要实行“三个转变”,一是转变过去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三大产业协同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二是转变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稳定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局面。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二、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大量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没有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当前,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虽然我们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不变。自主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自主创新有利于克服资源、环境的制约,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自主创新有利于克服资源、环境的制约,构建“两型”社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它意味着中国要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中国经济保持20多年高速增长,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另外,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巨大。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为此投入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2005年,我国消费石油3亿吨、原煤21.4亿吨、粗钢3.5亿吨、水泥10.5亿吨和氧化铝1 561万吨,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可见,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生态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只有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了,能源资源利用率才能提高,单位GDP对环境的影响才会大幅减少。
(二)自主创新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内需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决定企业及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从资源富饶和廉价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转变为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作为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可以形成长期竞争优势,而劳动力成本和资源廉价只是短期竞争优势。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竞争的主要工具。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2006年公布的全球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拥有30个,欧洲有38个,亚洲也有11个(其中日本8个,韩国3个),而我国却一个也没有。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器等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大都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由此可见,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通过自主创新,为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撑,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国内需求。
(三)自主创新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多年来,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产业结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2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减低到2006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可是,传统的着眼生产能力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很难见效,新的思路和途径就是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通过自主创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此,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对外开放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上尽快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首先,建立内部技术开发机构,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要站在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名牌战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部技术研发机构,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活动,力求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批高科技成果和专利,进而开发更多的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使自身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大力开展协作创新。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作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共同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主动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智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要在加强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同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水平上台阶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储备。要通过共同研究、技术指导、专利和科研器械共用等途径,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采取联合、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踊跃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能量,积极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制,促进科技力量和产业力量相结合,实现双赢共荣。
(二)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制定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构建国家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条件,优化成长环境,促进科技、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和谐发展。其次,确立技术创新投资是战略投资的理念,持续增加国家对基础、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竞争前沿的创新投入,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再次,通过科研政策、经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对自主品牌、本土产品给予有力的支持。第四,调整经济结构,规范竞争秩序,营造和优化有利于自主品牌发育、成长、壮大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机制。第五,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激励创新的法规体系,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培育科技中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和扩散,提高科研投入的效率。第六,建立法规法律加强支持产权保护,推动自主创新政策措施的法律化,切实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第七,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扶持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建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市场运作机制,完善投融资指导、上市融资、产权和股权交易、私募资本市场、中短期借贷市场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途径,这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三)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
新经济增长理论阐述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没有人力资本的提升,没有人才的大量涌现,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是一句空话。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形成能够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外学有所成的创新型人才回国,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为自主创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
文化传承和发展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要大力倡导营造鼓励创新、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创新文化氛围,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营造平等开放、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和文化理念,形成自主创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明确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优化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环境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面向世界开放,是自主创新必需的外部环境,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无论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都要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决不要片面地理解为自我创新、封闭创新。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核心和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一方面,对于比我们先进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能引进的可引进,关键是要在高起点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可能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围绕核心大力开展技术自主研发,缺乏的配套技术可以利用国外配套技术以加快集成创新。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及大学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和组织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借助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多渠道地引进高新技术。鼓励外资与国内相关机构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鼓励和引导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智力资源为我服务,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陈孝兵.改革开放30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J].湖北社会科学,2008(8).
[2]顾海兵.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12).
[3]刘学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2).
[4]程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J].生产力研究,2006(2).
[5]张立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程[J].改革,2005(12).
[6]崔相宝.对创新理论的再认识[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7]吴增基.论自主创新的条件[J].社会科学,2004(10).
[8]张景安.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3).
[9]马凯.以“三个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当代经济,2007(12).
[10] 厉无畏.王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8).
(责任编辑: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