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漠视文本的“伪”素质教育

2009-03-17 09:14沈俏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素质教育文本

沈俏芳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其主阵地仍然在课堂,核心仍然是课堂上的文本阅读教学。然而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第二课堂的引入,导致部分教师对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漠视文本,或远离文本。这就使得语文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误区。下面就新课改下素质教育倡导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轰轰烈烈的主体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改变过去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要求把课堂切切实实地还给学生。其实,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主体性教学,也出现不少盲点,值得我们关注。

现在,有个别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活动了、参与了,就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素质能力就得到了提高。于是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的“行为参与”,而不问这样的“行为参与”是否需要,是否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更不去深思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例如:有位教师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狂风破屋”、“群童抱茅”、“破屋漏雨”、“诗人感慨”四个情节,都请一些学生来表演,真是人人参与、个个实践,他们滑稽的动作和表情,引起哄堂大笑,课堂呈现一派热闹的景象,甭说学生,观摩者亦心潮难平,简直忘了是在听语文课,课本根本派不上用场。一堂课下来,问学生学到了什么,有说:“顽童抱茅最好玩。”有说:“第三组表演最有趣。”悲哉!语文课就这样被糟踏,变味了。近几年,以主体性为主导的表演法很盛行,不少教师竞相使用,乐此不彼,结果弄巧成拙,华而不实,害了学生。

如今,在新理念之风的吹拂下,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随处可见:表演多、渲染多、齐读多、讨论多,眼花缭乱,让人咋舌;学生举手林立,有答必中,令人诧异。有位教师教学《羚羊木雕》,一堂课提了80多个问题,如:“《羚羊木雕》的作者是谁?”(张之露)“羚羊做的木雕贵重吗?”(贵重)“文中说到的万芳是谁?”(“我”的同学)“和‘我是什么关系?”(好朋友)“你是怎样知道的?”(课文说的)……学生有问必答,表面上看,学生在动口、动脑,但实际上学生的活动是十分肤浅的。这种所谓的“主体性教学”只不过是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等时髦标签,根本没有考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游离文本的教学,学生无法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思考,无法领会解读文本的要领和方法,这难道不是在贻害学生吗?

相信新理念教学的倡导者并不是要我们搞轰动效应,而是要我们紧扣课文特征展开主体性教学,如果离开了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游离在文本的表面上,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二、胡言乱语的个性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是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过于重视多姿多彩的个性解读,完全漠视文本自身的存在及其呈现的意义,任由学生别解甚至曲解,任由学生漫无边际、任意衍生地乱说。

笔者常见到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七嘴八舌、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没有丝毫价值,而教师总是左一个“讲得好”、右一个“掌声鼓励”,任凭学生横生枝节,任由学生争来争去,讨论缺乏广度和深度。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皇帝的新装》,首先请学生说说皇帝、大臣、官员、老百姓、骗子他们说谎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骗子该不该欺骗皇帝。于是学生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皇帝是个昏君,不骗骗他,他哪会知错?一派主张骗子不诚实、道德败坏,要不得!课堂上学生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到下课铃响了,双方还争论不休,这时教师才鸣金收兵,夸奖发言的学生见解有道理,很深刻,大半节课就这样结束了。看起来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实际上,该明确的问题没有明确,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充其量只能说是锻炼了学生的口才罢了。

这些打着张扬个性的旗号,胡言乱语的见解,在时下的课堂上频频亮相,如有学生从《爸爸的花儿落了》里解读出“爸爸用鸡毛掸子打女儿,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指出“鲁迅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学习完《孔乙己》后指责“孔乙己好吃懒做,死有余辜”……这些颇为另类的见解,完全是对课文内容的曲解,意味着对文本的抛弃。如果教师一味迁就学生与文本价值取向不相适应的独特见解,必然导致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停留在“伪对话”状态。

给学生自由民主的空间,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大撒把”,可以漠视、曲解甚至异化文本。高明的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将学生挑逗得“灵魂出窍”、“神思飞扬”,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无中生有的创新

语文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机勃勃、异彩纷呈。但是,有的教师在大胆创新、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也耍一耍花拳绣腿,仅为追求创新的好名声。

网上看到浙江陈爱娟老师的“孔乙己告状”的创新示范课,被评为当地的优质课。笔者在本地的某所高校亦听过这样的课例,执教课文是《石壕吏》,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来了个拓展创新活动,思考“老妪的结局会怎样”。学生的答案无奇不有、标新立异:有“老妪半途逃跑,躲到深山中度过此生”;有“老妪趁官兵不注意,杀死官兵保住全家”;有“老妪像花木兰一样,女扮男装,沙场上英勇杀敌凯旋”……这些离开文本的旁逸斜出,把诗圣杜甫的“同情悲悯之心”抛离得无影无踪。要知道,对这种叽叽喳喳的各抒己见,“外行”也一样会指手画脚,热烈评论。但在评课时,有位领导还对这堂课大加赞赏,张口闭口“有创新意识”。我们不禁要问:语文课这样“创新”下去,还有什么丰厚的文化底蕴可言?还谈什么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否越花哨越能体现创新思想?越奇特越能博得听课者的喝彩?殊不知,这种离题万里、无中生有的创新教学,既脱离了语文教育的专责(惟有语文课才有的教学目标),又流失了语文教学本应该具有的厚实的文化知识,长此以往,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领悟作品、品味语言的能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变成了一句假话、空话。

有的教师不把功夫花在钻研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格上,而是拙劣地赶时髦,做创新的表面文章,不顾文本的内容、意义,追求花里胡哨、无中生有的“伪创新”,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怪现象。语文课上成流行歌曲的演唱课,搜集资料的展示课,港台影视名星绯闻的讲述课……这些不良现象反映了一部分教师错误的价值取向,把文本的意义、语言几乎流失殆尽,使语文教学有可能再次陷入“误尽苍生”的尴尬局面。

游离文本的主体性、曲解文本的个性、脱离文本的创新,恰如于漪老师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如打水漂。”亦像蒋红森老师所言:“文本价值的丧失,等于语文课价值的丧失。”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中最值得警惕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反文本,而且反阅读、反语文、反教学,这种错误的教学倾向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正蔓延开来,是要不得的,我们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

江高镇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素质教育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语文课文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