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桂兰
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有关方面阅读,这就是扩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确定好阅读的基点与扩展方向,是扩展阅读的关键,对基点以精读为主,扩展阅读应根据阅读的目的、层次和基础等因素略读为宜。
一、以作品删节稿或修改稿为基点,向原稿扩展,了解作家的写作过程以及发表前后的修改润色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而且能够从中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以某篇作品的引文为基点,向引文的原作扩展,其目的是使学生既深刻理解引文的意义与作用,又能扩充文史知识。
三、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字等扩展。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该作家在历史上、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例如:在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学生已经在他作为诗人、学者阶段的“说和做”中真正了解了他崇高的品格——“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真正了解了他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阅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感受他的一腔豪气与气宇轩昂。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有关诗集《红烛》、《死水》等,以对闻一多先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四、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其目的是使学生们明确同一题材往往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学完《社戏》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和臧克家的《社戏》。
鲁迅的《社戏》,是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作者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余年来三次看社戏的经历。辛亥革命失败后,作者极度悲痛,面对残酷的现实压力,作者巧妙地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抒发自己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的真挚友谊的眷恋,委婉含蓄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情不自禁地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其实质并非是豆无可比拟的好吃,戏无可比拟的好看,只是情真而已。而臧克家的《社戏》与叶君健的《看戏》写于太平盛世,他们热情洋溢地赞美戏曲艺术家,赞美热情的观众,通过文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而是叙事性记叙文。
五、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其目的是领会同体裁文章的各个方面。例如:阅读《核舟记》,可以向初中语文课本涉及“记”这一文体的篇章扩展。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对它们的内容及手法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核舟记》重在记物,通过对一件小工艺美术品的说明,赞扬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艺术;《岳阳楼记》则是借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抒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醉翁亭记》是记游,但又与考证说理相结合,说理部分较多。通过这一系列的扩展比较,学生能够较全面、明确地认识“记”这一文体属于散文范畴,可记物、记事、记人、记游,还可写景、议论、抒情、叙事、考证、说明,作者回旋挥洒的余地宽,而且适用范围甚大。这样阅读一篇,反馈若干篇,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异同,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