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

2009-03-14 06:59肖丽梅
新媒体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教学观念创新精神

[摘要]职业教育是特殊环境的群体的教育,职教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调整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个性发展 教学观念 创新精神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140-01

一、职教教师教学观念

1.职教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基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

(1)在传授知识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也有权对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

(2)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2.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教学脱离实际,课堂上采用灌注、填鸭式教学;过分重视课堂知识传授,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环境教学的培养,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练,重视统一,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过于强调“循规蹈矩”,忽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创新的现代意识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对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画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个性心,个性是一个整体。健康的个性就是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和美的表现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的人。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即是自我实现、自我创造。

3.职教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认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职教老师,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创造活动中,个人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需要、性格、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在探索新事物、发现新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素质的超越,从而逐步实现个性的完善。

二、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

1.体现为缺乏积极的主体进取性,逃避问题,削弱了成就需要、持久需要等积极的人格倾向,强化了谦卑需要、攻击性需要等消极人格特征,造成个性和人格的缺陷,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的学生自责倾向,有的学生有恐怖倾向,有的学生有冲动倾向;还有的学生有三者都有。浙江省对上千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测查结果表明,16.7%的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3.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自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三、职教教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的方法

1.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提高素质。学生健康成长应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替代。进入校门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现象的诱惑面前,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发生逃学等不良现象。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动能,鼓励学生。

2.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来丰富教学的多样性。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可以从开设活动课、选修课、劳技课等课程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教育方式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采取,开展性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精神、独特的求异思维、非常规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除此,还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3.保证是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文素质前提是大学生个性发展。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职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克服浮躁、疑惑、颓然等心态。

四、做名副其实的实践指导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职教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担当起实践指导教师的重任的。职教培养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复合型人才。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和赖以生存的自我本钱;也是职教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具有各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职教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要肩负起重任,就要按正确教育方向, 发展学生个性能力,为职教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169.

[2]王公安、袁桂萍,论21世纪职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J].技能开发,2000(6).

[3]赵太平,浅谈素质教育中职教教师观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10).

作者简介:

肖丽梅,女,吉林辽源人,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教学观念创新精神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