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承模
中国许多老师,喜欢自称“教书匠”。这个说法由来已久。教师以教书为己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教师所教的圣贤书究竟是什么呢?在中国的学校里,教师教的是课本,学生学的也是课本。不管文史地还是数理化,都有现成的教材。教师的任务,无非就是按照大纲要求,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进度。一省一市往往使用一套统编教材,或以少量补充教材辅之。总之,教书不妨说就是教课本。
纽约市的中小学,在过去的五六年里,彻底告别了课本,这使得许多习惯于传统教法的老教师一下子失去了依傍。取而代之的,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各种图书和公开出版物。教育局每年给各年级学生一张读书单,列出当年必须选读的25本与本年级程度相当的图书。
废除课本,带来了教育观念的深刻改变。学校从以传统的教书为重朝以教人为重的方向转变,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朝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教师走出为人师表的权威角色,成为向学生、家长提供教育服务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性质从教书转向育人。
这里请注意,我说的是“育人”,不是“育才”。一说育才,容易使人联想起“集天下之英才而育之,不亦快哉”的感叹。育才确实有精英教育的含义。育人的含义在于有教无类。这个有教无类不仅要求在社会层次、阶级地位、经济状况、种族性别等方面要做到无类;更进一步,要求在智商、情商、学习能力、兴趣专长、品行操守等方面的差别面前使学生获得公平教育的待遇。公平不是均等,均等是每个人得到一样多。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因此均等并不公平。公平教育的准则应该是每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教育。
废除课本,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DI)带来了新的诠释。因人施教必须从了解学生入手。以下3个方面,是教师必须了解的:一是学生的学业程度,二是兴趣取向,三是学习方式。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业程度是因人施教的第一个前提。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业程度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平时测验的成绩、课堂表现、家庭作业、读书报告、小组合作课题,都要考虑在内,不能只看正式考试的成绩。
评估的目的是找到学生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立胜任的当前学业程度。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包含潜力程度在内的近期学习目标。潜力程度指的是学生在得到教师指导和同学帮助的情况之下,可以达标的程度,在当前程度与潜力程度之间形成一个理想的学习空间,这就是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著名的“最近发展区域”(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理论。教师在这个最近发展区域内,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容易成功的环境,让学生在别人的扶助下完成本来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渐抽回扶助,在适当的时机将责任完全移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操作。这好比建造高楼大厦时搭脚手架,脚手架是辅助性的临时结构,具有机动性和合作性的特点。随着脚手架节节上升,实质性、永久性的建筑才得以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帮助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兴趣是因人施教的第二个前提。以教书为中心,学生的兴趣取向常常被忽视。以育人为中心,学生兴趣取向的重要性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中国历史中流传下来许多苦读中状元的故事,多少年来被许多人引为刻苦学习的典范,更别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诲。用金钱、美女激发学习积极性,实在是对学生极大的误导。今天新一代的学生可聪明了,那遥不可及的金钱、美女对他们起不了多大的刺激作用。那么,如果不谈中状元的宏伟目标,不谈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还有什么是学习的动力呢?
我现在回想自己在学骑自行车、学跳交际舞、学驾驶汽车、学唱卡拉OK的时候,都经历过一个“入迷”的阶段。没有接触之前没有体会,一旦学了一点,似懂非懂的时候,突然就上了瘾。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不知道疼痛;车开得歪歪斜斜,置生死于度外,不学下去还难受。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兴趣的魔力。“入迷”是学习的最佳境界。
我在美国读过4个大学。许多中国留学生读书都很刻苦,考试拿高分。我大概也算一个,在3个大学里拿到全额奖学金。但是,学位到手了,好像就完事了,跟同专业走上顶尖水平的美国同学比,我们就是差一口气。这欠缺的一口气,就是兴趣。我们这一代留学生,由于生存的压力、经济状况的限制,学习大多是奔奖学金来的。所以是专业挑我们,而不是我们挑专业。我的学位中,其中一个是特殊教育。我的许多美国同学、同事挑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家庭中有残疾成员、智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等。他们学习这个专业,希望能更好地帮助他的亲人,以及和他亲人境况相同的人。他们没有像我那样苦读拿高分,但是他们对这个专业的热心、执著,到了入迷的程度,我是学不来的。因为我缺乏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我的女儿鲍馥萝在史蒂文森高中读书时修了一门绘图课,老师看她学得有点模样,就介绍她去曼哈顿的几家建筑设计公司参观。没想到她一看就看入眼了,就此决定只学建筑不学其他,申请大学填7个志愿,她从头到尾填的全是建筑。她们那一届,卡内基梅隆收了75个新生,毕业时还剩下35人。许多人中途转专业或转学校,有的去学艺术,有的去学商、学工程等等。大学生转学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学生对别的专业产生了兴趣,有的因为读不下来或不喜欢读一些主课,有的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尽管有种种原因,选择建筑设计专业,科目多、功课重是一个事实。一般专业本科读4年,建筑要读5年。不但要学好数学、物理、力学、工程、铁工、木工,还要学好美术设计。这么多跨行业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智力是一个挑战。有的课程似乎不怎么伤脑筋,像铁工、木工课、玻璃制作课,但要求手准眼准,集中注意力。否则一个新手操作刀具、机具,难免险象环生。鲍馥萝出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工伤,被送进医院急诊室。还有同学把自己的手指头锯断的。有的课程活动似乎挺有趣的,像美术、制图和服装表演。但是不管是在纸上还是在电脑上画图,毕竟是需要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快不来。设计服装以后,她得自己裁剪缝纫,急不来,她和她的同学经常熬夜赶工。照理说这样读书蛮辛苦的,但她乐此不疲,根本不需要父母督促。
大学毕业后,鲍馥萝如愿进入KPF工作。KPF是一家国际性的建筑设计公司,专门做大型项目,比如纽约联储银行、IBM总部、ABC华盛顿总部、五角大楼地下室、世界银行总部、德国斯图拉斯银行总部、伦敦泰晤士广场、巴黎罗丹艺术博物馆、日本梅里林奇投资公司总部、日本名古屋中央铁路大厦、塞浦路斯国会大厦等。KPF在世界很多地方开设事务所,比如伦敦、新加坡、上海等地。鲍馥萝在纽约上班时,还参与设计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饭店。
与鲍馥萝同龄的朋友,有读金融、商学和医学的。他们一毕业拿的薪水比她高很多。鲍馥萝开始好像有点眼红,后来想想还是对自己的专业最满意。她说今后看看自己设计的建筑一幢幢摆在那里,会非常有成就感。鲍馥萝目前在KPF的上海事务所工作。她的语言优势(英、中、西班牙语)在上海得到充分发挥,成为KPF上海事务所只说英语的老总不可多得的助理。对她自己来说,从曼哈顿的象牙塔里走了出来。上海是一个真实的商业市场。在上海,她有机会就近接触到亚洲的投资者、中国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国大学同行,获得许多行政经验。她说这些东西在曼哈顿总部是学不到的。
鲍馥萝的朋友中,有一位绝顶聪明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在纽约和香港的金融机构做事,赚的是大钱。可是,他对这个行业越做越不喜欢。他说一天到晚就是把钱从这里搬到那里,从那里移到这里,没意思透了。他说做到30岁就退休,再不干这一行了。可见大量金钱回报可以拖住一时,没有兴趣还是不能长久。学习的兴趣不是只停留在学校里,它会延伸到将来的工作职业。还有什么比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更快乐的事呢?所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兴趣,是为了今天教学的成功,更是为了今后学生一辈子享受工作的乐趣。现在回过头来说史蒂文森高中的绘图课老师,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将他的学生引入一个她本不熟悉的领域,但一见倾心。我也想不到,开发学生的兴趣,竟然这么容易。
了解学生学习方式是因人施教的第三个前提。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智商超群的天才还是弱智,就他本人而言,总能找到他的长处和弱点。比如,我是右撇子,习惯用右手,做事情用右手比较有效。如果有人要求我多用左手,我想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在学习方式方面,我知道自己的视力比听力强。听过一个人名或地名,我是记不住的。读过一个人名或地名,就比较能够记住。因为看过的字,在我脑子里留下了一个图像,好像看过照片一样留下了印象,比较容易记住。听过的东西则一闪而过,留不下印象。听觉能力强的朋友告诉我,他听到字词句的声音时候,好像听过一支歌一样,在他脑子里留下清晰的印象,不容易忘记。因此,老师教学生的时候,应当找到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使用学生习惯的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开展“因材施教”的工作了。因材施教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三是教学成果。
教学内容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不管教什么,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业程度,兴趣取向和学习方式进行,反正不能再一刀切了。布鲁姆(Bloom)把教学目标从易到难归结为6个阶段:知道(1),理解(2),运用(3),分析(4),评估(5),综合(6)。比如,同样教一堂民间故事(语文)或光合作用(生物)的课,学生甲的当前现有学业程度在“理解(2)”这个阶段,今天对学生甲的教学标的应该是达到“运用(3)”这个阶段。学生乙的当前现有学业程度在“分析(4)”这个阶段,今天对学生乙的教学标的应该是达到“评估(5)”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定得过低浪费时间,过高则欲速不达。再比如同样教一堂乘除法,喜欢钱的学生可以做关于买卖盈亏的题目,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做和里程有关的题目,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做和比赛速度及计算记分有关的题目。
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从不会进步到会,从不能发展到能的过程。我有一位校长朋友,今年春天随一个校长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回来后他告诉我在上海的一次听课经验。他们到了一所位于市中心的重点中学,校方安排他们听的是一堂英语课。起初美国校长们很兴奋,因为这堂课他们听得懂,他们期望可以从这堂课中学一手,但是结果使他们很失望。
他描绘学校硬件的先进,教学楼、教室、电化教育设备,甚至老师的午餐,统统让他眼红。他说听课的教室特别大,大概是专门用来做演示的。教室里绝对的安静,学生座位面对黑板整齐有序,学生像士兵一样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教师讲课字正腔圆,学生回答尽善尽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美国校长们全听懂了。可是对教学过程,非常纳闷,没有看懂。这位校长问我:“如果教师教的东西学生全都会了,为什么还要教呢?”我明白中方的苦心,他们希望把自己最完满的一面展示给美国客人。可是教育交流活动不是作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掌握新知识,教学活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背离了这一点,就不是教学过程。光在上课的形式上下工夫,难免本末倒置。
如果你走进美国学校的教室,是有点乱的。你看学生随便走来走去,随便讲话。教师只用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大班授课。大部分时间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分别指导。小学教室里可以看到好几个科目角和兴趣站。比如,一个角落为语文,一个角落为数学,一个角落为科学,一个角落为史地。兴趣站因本班学生的需求而设。有几个学生在电脑上寻找资讯,另几个在使用影视器材,有的在修改个人学习计划,有一群在他们的兴趣站补充资料库,交流各自的发现。做的事情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的工作是介绍新知识,安排时间表,制定评估方式;学生是中心,教师在一旁辅助。老师不少时间花在帮助学生选择和精简阅读物上。市场上有大量的阅读物,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识别的本领,归纳总结的技能。
教学成果是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业总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教育政策历来是宽容的。教育制度多元化、多层次,教育评估是多方位的。布什总统2002年签暑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该法授予联邦政府全面干预各州教育事务的权力。其中要点之一就是用统考成绩衡量学生、教师、校长和学校。统考成绩不上线的学校必须在限期内改进,没有显著成效的校长将被解职,学校将会进行重组。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教育系统面临巨大考试压力。统考成绩一锤定音,使得全国上下卷入应试教育的旋涡。在布什的老家得克萨斯,统考日前,学校组织学生在操场游行以提高士气。学生头带纸糊的帽子,上面写着“得州统考”,还高呼口号,好像中国过去搞政治运动似的。就在中国极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时候,美国却一头栽了进去,实在是可笑可悲。
在言论自由的保障之下,统考政策受到美国朝野的猛烈抨击。2007年8月9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会上,众候选人纷纷批评统考政策。他们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必须修改。他们指出,教育评估应当重视教学质量(Quality),而不是考试分数(Quantity)。统考成绩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但质量是全方位的。
教学成果体现在学生一学期内完成的所有的课内外作品中,可以是随堂测验家庭作业,也可以是独立完成的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还可以是全班合作完成的专题杂志。作品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影视展览。学生在完成这些多种多样的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和发挥多方面的智能才华。教师必须把所有这些作业和作业过程中的表现都考虑进去,才能对学生做出完整中肯的评价。
以上所谈的因人施教3点和因材施教3点都属于智育范畴。那么,美国的中小学在德育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我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玛丽老师的班上来了一个新生泰勒。他成绩不佳,沉默消沉不合群,常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玛丽老师了解到小泰勒的妈妈患癌症去世了,爸爸丢掉了工作,家里的房子卖掉了,搬来这里。爸爸老酗酒,也不太管小泰勒。小泰勒非常想念妈妈。玛丽老师非常同情小泰勒的遭遇,鼓励他好好学习,长大了当医生,帮助像妈妈一样的病人。20年后,玛丽老师收到一张婚礼请柬。上面写道:亲爱的玛丽老师,我非常地感谢你。20年前你帮我拾回自信,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诚请你代替妈妈的位置出席我的婚礼。落款是泰勒医生。玛丽老师回信说:亲爱的泰勒,得到你的邀请我很感荣耀。不过,亲爱的孩子,你讲错了。我教了一辈子书,是你教我懂得教人远比教书重要,你才是我的启蒙老师。
美国的中小学没有班主任制度。品行操守方面的问题,小事由任课老师解决,大问题由心理辅导员负责。在大学里,心理辅导专业的必修课和教师的是不同的。毕业出来,执照也不同。那么,心理辅导员是如何处理解决学生行为问题呢?首先和中国不同的是品行问题和政治思想不发生联系。你要说写检查,深刻检讨思想,那算你把美国人考住了,没人懂。在纠正行为偏差方面,“正面行为干预和帮助”(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s, PBIS),是目前美国流行的一套教学方法。这套教学方法把全体学生分成3个层次。80%的学生没有不端行为,15%有行为不端的问题,5%有长久严重的行为偏差。为了帮助这20%的学生,学校必须制定特别的教学措施。教学措施的制定要有科学依据。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观察学生,记录数据。比如,是单一行为问题还是多种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出现的时间长度和密度等。根据收集得到的数据来作分析,作一个“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FBA)。然后,由心理辅导员负责,与家长和其他老师一起,量体裁衣替学生制订个人“行为干预计划”(Behavior Intervention Plan,BIP)。
心理辅导员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分析心理情绪,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心理辅导员一般先让学生双方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接着作心理分析:“为什么动手?”“我太愤怒了。”“因什么愤怒?”“他骂人。”“这我理解。”美国人注重相互尊重,大人尊重小孩。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照样尊重学生。在学生讲话的时候注意听,学生讲得合理的地方表示理解,然后开始辅导:“打人违反校规,你得接受惩罚停学三天。明白吗?”“生气的时候,除了动拳头以外,还可以选择什么别的方式宣泄愤怒的情绪?能不能和好朋友谈一谈?能不能报告老师?”“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一时冲动?”心理辅导员的辅导诀窍之一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永远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让学生用他自己愿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突发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心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和问题儿童保持经常的接触,帮助他们舒解紧张,稳定情绪,用正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心理辅导员还常常和家长合作,替学生制定奖惩制度,克服常发的行为问题。有一本书近年来非常流行,每个校长、心理辅导员人手一册。它是斯蒂芬•麦卡纳(Stephen McCarney)主编的《早期干预手册》(Pre Referral Intervention Manual,PRIM)。该手册的副标题是:“最常见学习和行为问题解决办法”。手册从A到M列出学习和行为中13个类别共219个问题,手册并提供针对每个问题的若干个解决办法。比如类别L“纪律和期望”中问题第192号是:“偷老师、同学或学校的东西”。第473-476页中有48个办法供老师参考、选择、使用。比如办法第12条:采取和学生个别谈话的方式,避免公开处理;办法第18条: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表示自己不愉快、愤怒或者失望情绪。
作者从1987年起在美国纽约市教育系统工作。目前在纽约市教育局教学部门负责教师培训,兼任人事部助理,负责教师资格的评估审核和颁发教师执照。
本文选自王定华主编的《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学博士的体验与思考》,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