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伟
[关键词]情景,材料,思维,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9—0018—03
美国《时代》周刊在1979年第1期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改革开放30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精彩、最辉煌的华章。但是,要把这段历史的轨迹在40分钟内展现出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拜读了天津三位老师撰写的初中八年级下第9课《改革开放》的教学设计,深为其精细的分析、严谨的设计、开阔的思路所感叹。这个设计值得同仁学习借鉴。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感悟历史、关注现实,让历史鲜活起来
历史是过去人类社会生活的纪录,但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历史是用生活写成的,历史并非艰涩难懂。天津三位老师创作的教学设计,契合了“让历史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这一理念。他们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立足于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视野从身边扩展到全方位;用直观的图片和易懂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历史课堂充满了活力。
设计者选用的第一批图片都有学生熟知的场景:校园、市中心、超市;与之对应的旧貌场景又是学生不熟悉的。新旧之间、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有力地冲击着学生的眼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满生活气息的导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下探求新知,思索问题。教学在鲜活、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的图文信息中展开,增强了学生的感性体验,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改革开放的步骤,领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在充分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最后解决理论与概念问题。这样的思路非常适合初中教学。
在初中教学中,情景设计至关重要。关注生活、感悟历史,让历史鲜活起来,应该是初中教学追求的效果。因为,初中教学应该以感性认识为主。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真实,进入历史场景,他们才会产生了解历史的欲望。反之,理论的堆砌和知识点的罗列,就会使历史变得枯燥无味。
二、突出思维主线,渗透情感教育
如果仅仅是优化情景设计,很多初中教师都能够做到。本课设计的另一大特点是目标明确,其引导的思维主线是:比较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将这一主线渗透在基本史实之中。这个思维定位比较恰当。很多优秀的初中教师往往能够展现情景,但不善于引导思维,其关键在于思维定位的把握有问题,要么没有思维,要么太多、太深。思维定位是一节课的灵魂,没有思维的历史课,看似热热闹闹,实际缺乏历史学的味道。改革开放这节课让学生思考什么问题?用什么问题串联这节课的史实?的确值得探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生耳熟能详,但他们不知道基本区别。这节课让他们理解这个基本点是可行的,而且为下节课的邓小平理论作了很恰当的铺垫。
教学设计围绕思维主线展开,创设情景,运用资料,提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整节课的逻辑性就很强。一节课下来,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逐渐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原来的社会主义体制,这对初中学生深浅适当。设计者在介绍农村改革阻力时,联系了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仅注意了知识的迁移,说明了改革的阻力,更突出了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包括体制问题。农民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时候,要冒风险,教师指出:农民实际是与体制对抗。这是点睛之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这个设计为学生展现了改革的足迹,教师如抽丝剥茧、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历史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感悟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勃勃生机,领略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增强了对历史的感性体验。我想,如果按照这个设计上课,下节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水到渠成,学生不难领悟“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决策”,不难理解邓小平的理论及其伟大贡献。尽管设计者没有刻意描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但是,按照这个设计去操作,效果不言而喻。
三、史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独具匠心
正如选料对于成就美味相当关键一样,选材对于成就一堂好课非常关键。唐纳德·汤普森等学者认为:“教师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筛选和精简资料,对资料进行相当专业的评判,以便适用于学生,使他们能对资料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提出他们的想法时有效地运用资料。”历史学博大精深,在趣味性、思维性、复杂性、现实性和人文性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却不被学生喜欢,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历史细节的材料有关。选择的材料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即使很典型,但学生理解有困难,效果就一定很差。所选材料不典型,无法展现当时历史的特征,那学生根本就无法运用。如果教师仅仅是对一些概述性史实进行要点化的梳理,不能用细节材料说明问题,或是用固定模式对教材知识进行一些纲要式的分析,那学生就只能是死记硬背,不可能消化课堂教学展示的史实和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
本课设计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还在于所选用的图片和材料独具匠心。在这个设计中共有17组合计46张图片,文字资料8段。这些图片和材料都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如文字材料中的顺口溜,既短又说明问题。课堂教学选用的材料一定要“精”,很长的材料就不适合课堂上使用。汤普森的“对资料进行相当专业的评判,以便适用于学生”应当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所谓“专业的评判”就是从教学的角度进行选择。这是教师的专业职责和专业性的体现。这个教学设计所选材料应该说“很专业”。
本课设计还注意了材料与问题的结合,注重了思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历史,知道了“是什么”,仅仅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引导他们学会分析,理解“为什么”,才是一节完满的历史课。所有制的变化是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改革对初中学生本来是很难理解的问题,但这个设计把问题变得通俗易懂。“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特色食品,教师用一个包子铺没有必要实行国有化,诠释了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基本道理。这就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了,学生便容易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从知识层面自然升华到理论层面,这是设计者的独到之处。
四、修改建议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充满着思辨性,让历史和生活密切相连,让历史“活”了起来。在赞赏这份设计的同时,笔者认为还有值得斟酌或完美的地方,以突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凸显历史课
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1)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探究互动和能力培养。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个教学设计的导入环节学生主要还是被动地接受。如果课前安排学生做一些调查,让他们搜集资料,如用对家庭成员访谈的形式了解家庭生活的变迁,或许比全部由教师包办更能使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到处都是例子,课前让学生采访家里的父母、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像自己这么大时的衣、食、住、行、用和思想,再与现在做比较,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因为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家过去的欲望。通过课堂展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从而引出改革开放的主题,岂不更佳?
以教师为主导的问题设计,其实在具体实践中,有的问题学生也会自发地提出来。如关于“皮尔·卡丹”那张图片,教师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问题所在,何不留点空间给学生质疑呢?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互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学天地更广阔。
(2)课堂应教学有度,选材还可以有所取舍。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本节课中材料、图片、设问较多,可能在教学中会造成学生应接不暇,来不及深入思考,跟着老师在匆匆“赶路”。例如在讲述“国有企业改革”,连续出示三个材料,运用过于密集,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针对性更强一点。在材料六、七的选择及分析上似乎给人一种公有制有问题之嫌,其实关键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我们要建立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并不是放弃公有制。要让企业活起来,有经营的自主权,有生产的积极性,企业的生产与工人的利益相关,这是改革的方向所在。笔者认为材料六和七不具代表性,可以省略,材料八一个就可以说明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体制问题再深入对初二学生就有一定难度了。
另外,《改革开放》应该是改革与开放并重,本课设计者虽然大胆地调整了教学顺序,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但未能合理地分配改革与开放两块内容的比重,“开放”的内容显得有些浮光掠影,“匆匆忙忙”,造成虎头蛇尾的感觉。
(3)追求升华课堂教学的结尾。
课堂教学的结尾应当追求“回味无穷”“绕梁三日”的效果。本课教学如在结尾设计这样一个大的讨论题: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也经历了许多次大的改革,历史上无数次的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许多改革却都酿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剧。唯有3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当代就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改革,是什么力量促成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现在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改革开放?留下问题,学生会有更深层次的历史感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关注国情,关注现实,从而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和高度,结尾功效可能会更好。
瑕不掩瑜,《改革开放》的设计者精辟地解读了文本,并超越了文本。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设计者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了教学资源,通过创设情境打开了学生的生活库藏,激活了他们原有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历史与学生、与生活息息相通。历史只有与生活贴近,才能具有活力,而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真谛。教学艺术永无止境,教育是“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我们应当向设计者学习,探索、追求历史教学的最佳境界,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