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雄教育现状看西部贫困山区教育的发展

2009-03-06 05:18邱光洪
消费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投入贫困山区教育

邱光洪

[摘 要]以镇雄县为例,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贫困山区 教育 投入

西部贫困山区 “普九”困难重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办学规模和水平呈滑坡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必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瓶颈。镇雄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西部贫困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以镇雄县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浅析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中小学校舍严重紧缺。镇雄县要实现“普九”目标,小学尚缺53.71万平方米,初中尚缺55.87万平方米,小学校舍缺口资金53711万元,初中校舍缺口资金55871万元,中小学校舍缺口资金109582万元。全县中小学有D级危房156982平方米。

2.学校附属设施严重缺乏。全县28所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没有厕所、食堂、实验室等配套设施。

3.全县学校课桌椅、图书、教学仪器等设施设备紧缺。缺课桌椅17508双人套,需资金526万元;缺图书141.5万册,需资金991万元;缺学生住宿双人床50522张,需资金1516万元,缺教学仪器配备资金1909万元。

4.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校受损严重。

(二)教师队伍缺员依然严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制定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云政办〔2002〕52号)规定,按师生比最高限(小学1:23、初中1:18)计算,实现“普九”时,全县在校学生将达:小学24.5万人、初中9.17万人,到时“普九”教师缺员将达6892人(不含每年170人左右的教师自然减员因素),其中小学5011人、初中1881人。虽然上级对我县教师招聘指标给予政策倾斜,尽管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缓解了我县教师缺员的状况,但远远达不到 “普九”验收标准,教师队伍缺员形势依然严峻。

(三)初中普及程度差距较大

镇雄县现阶段的初中毛入学率仅为88.3%,形势严峻。

(四)超大班级成隐患

由于教师、教室紧缺,许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大班额和复式班教学,全县66人以上大班有1934个,人数达100人以上的班级有92个,复式班156个。严重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加重教师负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

(五)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镇雄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实也代表了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共性,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低是阻碍教育发展的基础原因。

其二,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原因。

其三,教育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本质原因。

二、发展与建议

(一)广泛、持久、深入地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将教育真正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及中央有关教育改革发展决定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科教兴国”、“科教兴县”的认识,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将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纳入工作中心和重点,上下齐心,共同努力,逐步形成教育发展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经济,巩固和加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外部条件。 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产品竞争力弱,这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也削弱了农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现行教育并不能对农业生产施以直接影响,因此,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产量和竞争力,是发展贫困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加农民的教育需求,主动送子女入学的关键。同时,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自觉追求教育。 (三)科学地进行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盘活现有资源,减少资源结构性浪费,提高资源效率。 从贫困山区地理环境、生源分布、人口出生率等因素分析,应逐步形成以初中为龙头,乡(镇)中心校为主体,带动辐射村小的办学格局。首先要办好完小、初中和高中,扩大单位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成本效益。此外,高二半山农民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居住分散,一师一校教学点偏多,要以寄宿制为主要形式,逐步实现集中办学、规模办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新的战略取向。 随着中国教育整体上已从以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战略取向“转向”在教育事业发展基础上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战略取向,贫困山区农村教育也必须以此为战略定向,在战略思想上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首先是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搞好当地的教师培训工作,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贫困山区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请不来“洋专家”,就要千方百计培养适合自身教育实际的“土专家”。特别要重视教师自我提高的指导和管理。还要创新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建立以县城和片区学校为龙头的教育科研基地,带动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教育科研,促进质量提高,通过提高质量,换回教育尊严,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五)切实加大对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教育发展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需要国家和省在政策倾向上更加优惠,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投资比例上重点倾斜,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国家应为贫困山区教育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二是加大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三是在各种教育项目上重点支持和支援,增加投入,彻底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寄宿制规模,巩固“两基”成果,完成“普九”任务,确保贫困地区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教育发展要与移民扶贫和计划生育统筹考虑,同步进行。 对那些散居在缺少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生存条件太差的高寒山区农民,迁移至生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异地安置,让他们的子女集中上学,以降低教育成本,减少教育投入。同时,对他们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往往是越穷的地方生育率越高,而生育率越高就越穷,生育越多,子女受教育的水平就越低。因此,对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要与移民扶贫和计划生育统筹考虑,同步进行。 (七)确立具体明确的目标导向,找准定位,发展符合经济发展、人民需要的多元化教育。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必须调整原有的目标导向和定位,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的方向。要广开思路,大胆尝试,探索适合贫困山区具体实际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之路。要面向农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普通中小学逐步开设实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推广农业新科技,让学生学会1-2门实用技术,并在初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从而加快实现贫困山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镇雄县教育局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猜你喜欢
投入贫困山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西部地区幼儿园健康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西部地区省属本科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优化路径研究
东营市创新投入机制 发展现代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