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本科物流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2009-03-06 05:18王东生
消费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摘 要]本文从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特征出发,结合文献综述,分析了管理类本科物流教学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系统化的思想,围绕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和通过学生调查发现的问题,就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管理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物流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本課题受陕西理工学院重点课程《物流管理》建设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东生(1978-),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陕西理工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物流管理。

一、现代物流及其教学要求综述

现代物流源自于实践,经历了由隶属于市场流通的角色向事关整个国民经济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其理论和实践的极大丰富。从理论上看,现代物流是多学科的集成,这种集成形成了崭新的现代物流的概念、理论、技术和模式。从实践上看,现代物流除了强调各功能要素运作的效率,更强调各功能要素运作的系统化、物流服务的一体化和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增值性,以及物流在形成和维持供应链中的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特点对其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代物流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向就业;现代物流教学应适应“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要求;现代物流教学应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等[1]。

二、管理类本科物流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教学实践和学生调查发现,管理类本科物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模糊,教学模式不明确。[2]从社会需求看,物流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设计与运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研究和教育能力。[3]与这种需求相对应,目前专科(高职)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并基本建立了以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岗位群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但目前许多高校的物流教学在本科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上比较模糊,进而导致了教学模式的混乱。

(二)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3]。从目前的研究看,虽然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管理教学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日益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在教学中的地位,但对于这些环节缺乏系统性设计,容易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过分简化,降低了其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

(三)现有的教材对相关内容的阐述缺乏深度。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诸如“物流是什么,是否是一项具体活动”、“物流与运输、仓储等活动的区别是什么”、“学习物流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而目前很多教材往往注重相关内容的广泛涉猎,以构建模块化的知识,但对于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深入探讨,使得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得到上述问题的解答思路。

三、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管理教学设计

(一)本科物流教学目标

布鲁纳认为,教学目标有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类。结合物流及物流教学的特点,本文认为本科物流教学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本科物流教学的认知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内涵和本质,把握物流的服务本质和系统特性,认清物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构建系统化的物流知识体系。本科物流教学的情感目标则是强调物流教学在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中的意义,使学生形成对物流领域的认同,保证其能形成积极学习的动力,并主动构建现代物流的知识体系。本科物流教学的动作技能目标并不一定要使学生会某种具体操作。

(二)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对物流相关课程及物流教学的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对物流教学有重要影响。

1.学生对物流及物流教学的态度分析

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认知是指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情感指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喜好程度;行为倾向值得是学生的外在表现。

根据物流和物流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物流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物流的认知水平;其次,通过学生较为关心的就业等问题,深化学生对物流行业就业前景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再次,就教学内容、就业相关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入讲解,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作者发现,上述问题的解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学生的态度,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往往会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物流的相关认证和培训。

2.分析学生的起始能力和知识背景

管理类本科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起始能力和专业背景。在进行物流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这种能力和背景。以财会类专业为例,学生对物流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与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环节相关的资金的使用、记录、监督、效果评价等方面,即侧重于资金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资金流的相关知识出发,加强学生对物流、信息流、工作流等的认识,体现出其相通之处,起到强化和扩展学生的知识背景的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避免出现学生重建其知识体系,或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否定和动摇的现象。

(三)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分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类。

物流的陈述性知识主要阐明了“物流是什么”的问题,即阐明了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概念部分,学生应在掌握美国、日本、我国等对物流的定义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现代物流的服务本质和系统属性,并进一步理解物流与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具体活动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应明确企业的 “三流”及其关系、黑大陆说、物流冰山说、效益背反、商物分离等基本理论,形成完整的关于现代物流的概念地图。

物流的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物流知识,包括概念和理论的应用、知识结构的完善、知识的迁移。在概念和理论的应用上,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知识结构的完善上,学生应明确物流作为“三流”之一与其他两流的关系,并掌握物流的具体活动要素、物流系统及其设计的相关知识。在知识的迁移上,学生应将物流知识和其他管理类知识,如财会知识、生产管理知识、市场营销、信息化等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的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物流知识的问题。在物流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念、逻辑演化的观念理解物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更好地理解物流的本质,明确物流与运输、仓储、配送等的区别,并运用统计学、经济学、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理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第三方物流等先进模式产生的原因。

在进行上述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中,除了上述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系统设计和系统评价的观念。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Logistics(物流)一词的本义就是“逻辑的、算术的”,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系统的筹算和设计规划,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的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系统形成的目的在于产生其内部要素单独作用所不具有的“整体功能”,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而要实现整体功能和目标,必须设计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选择教学形式、方法和策略

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1.物流教学的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一般分为讲解、提问、小组、讨论四种。在物流教学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对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具体活动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往往对其本质没有明确和全面的认识。上面四种教学形式的结合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可以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设计特定的教学环节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物流的本质及特征,并运用思考和理解的结果分析我国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而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并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逻辑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物流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物流”、“如何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应用及评价”等问题。

2.物流教学中的归纳和演绎教学法[4]

在物流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中,常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这两类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物流的本质以及学习物流的目的等问题。

在关于物流的本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归纳的方法是学生了解物流的服务本质。首先,明确生产和服务的区别,然后让学生分别列举运输、储存、信息处理、包装、配送等物流作业要素的作用和目的,最后归纳形成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的结论[5]。同时,还可以运用演绎的方法,推导物流中的流通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供服务,其在物流中居于从属地位,具有极强的变动性,很容易从物流中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生产部门。

而在讲授学习物流的目的时,教师可以运用演绎的方法。在明确物流的服务本质的基础上,结合第三利润源、效益背反等理论,说明物流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谋划各功能要素,使之相互结合形成物流系统,达到系统最优服务水平,并進一步运用举例等手段,引导学生明确物流系统设计中各要素设计的重点,以及如何实现系统化等问题。

3.物流教学中的指导学习和发现学习策略[4]

指导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系统讲解和直接指导下形成知识体系;而发现学习则强调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形成知识体系。在物流教学中,针对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和物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使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该策略强调一方面教师通过指导和讲解,使学生明确物流的本质和学习物流的目的,辨清物流及其与具体活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思路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物流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所观察的现象的实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五)运用教学媒体

由于企业和学校投入等原因,许多高校的本科物流实践教学环节较少且容易与理论教学相脱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应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就相关知识,如物流各功能要素的运作、物流技术设备等进行演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在实践教学中,由于企业分工和个人兴趣所在,学生往往只会关注物流的某一方面,缺乏系统的认知,这就使实践教学容易与理论教学相分离。沙盘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模拟实践和深化理论理解的方法。通过沙盘模拟可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物流系统的构成,以及物流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并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联系,深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白世贞,陈化飞,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研究[J]物流科技,2004,(3):58-60

[2]关善勇,论物流管理课程本科与专科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7,9(4):17-18

[3]阳明明,也论“应用型”物流人才[J]管理科学文摘,2007,(8):82-84

[4]王知非,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5]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