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姣
迅速发展的科学知识需要我们追赶时代的车轮,学习化社会的形成迫使我们融入潮流,新课程的整合促使我们学为人先。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在这样一个既有挑战又充满希望与实战的学科里,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语文教师,才不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字眼和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那么,如何做一名学习型的语文教师呢?
一、语文教师应是会读书的学习者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太重要了。而一个语文教师要领悟专业知识的内涵,感悟其学科的教育方法,必须是一个会读书的学习者。只有会读书才能树立自己的形象,只有会读书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功底变得扎实,只有会读书才能驾驭课堂,只有会读书才能完善人格,只有会读书才能充实自己。
(1)博读群书,以读促读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学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可见语文教师的阅读面要广,要博读群书,不能仅限于专业学科一类的书,阅读对象是天文地理,三教九流,能登大雅之堂,凡能获取知识营养的内容都要读。特别要读知识“杂交”的公用部分。这样,教学上知识链接的问题。学生突发性提出的问题等对一个有着丰富课外知识的教师来说,去应对就是小菜一碟了。
而教师的读书精神会传染、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功体验与快乐,成功欲又会不断地促使他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我们语文教师挖掘出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进行语文学习将不再限于语文课堂,他们会博览群书,课内外衔接,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为将来走人社会奠定基础。这既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也是新的教育形势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学会学习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要博读群书,学会以读促读。
(2)精读专业书,读以致用。
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是最起码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涵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况且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支撑者,引导者。给人一杯水尚且需要一桶水,更何况是支撑全班几十个人思维的大平台呢?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更深厚的专业知识势必不能担此重任。由此,语文教师要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精读任教专业领域的知识,不断吸收专业实战技能,积累大量的专业文本知识。学孔子的“循循善诱”,学孟子的“言近旨远”,学荀子的“谨顺其身”,学韩愈的“教学相长”,学朱熹的“春风化雨”,学许衡的“可为也用”……学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学于漪、钱梦龙、余映潮……在能动地、灵活地阅读过程中,把读书所得运用于教学,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在不经意间,学生得到了启发,受到了教育,领悟了知识,感受了人生。这便是老师最大的收获。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洗脑”、“充电”,把精读专业书,并读以致用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3)细读佳作,浸润书香
只读圣贤之书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展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经典书籍以外,语文教师还应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感染学生,使其热爱读书,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一员。
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直接的、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呻吟,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为使师生共同学好语文,教师应努力拓宽加深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层,做到博闻强识、胸储万卷而且融会贯通,做一个会读书的学习者。
二、语文教师应是勤动笔的实践者
读书生智慧,实践出真知。处处积累皆学问,集思广益开眼界。语文老师不仅要善于学习,学会读书。还要勤动笔,多写读书笔记并实践写作,拿起笔记录思想的轨迹。
(1)勤动笔,作读书笔记
书读多了,时间一长印象就不深了,模糊了,甚至遗忘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脑力的不足,有助于对读物的深入理解。读书笔记,不是照抄读物的原文,必须以对所读的书、文内容的理解作为前提,书、文读过之后,总要想一想,究竟哪些内容是值得记下来的。这样在读书、文时就格外认真仔细。同时,没读懂的地方应反复领会、琢磨明白,然后把其中新颖、独到的地方记下来,在边读边记的过程中。大脑进行积极思考,这样就自然加深了对读物内容的理解。读书笔记也有助于积累资料。读书积累多了,写成笔记,经过分门别类的整理,组成系统,使用时十分方便,一查就可以找到,比到书架上“大海捞针”省时省力,所以又称读书笔记是资料的仓库。同时,读书笔记还有助于产生新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总之,作读书笔记不仅可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应是勤动笔,会归类整理,善作读书笔记的实践者。
(2)勤动笔,写美文佳作
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捷径,教师只有文必躬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自己教学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从教学的目的来说,语文教师读写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会写作,是语文教师必备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养。很难想象一个自己不能写作的语文教师却能指导学生写作。同时,语文教师不仅能写出自己的专业论文,还要能写出各种文体的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体,教师必须都能写。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蹊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如果能写作,还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文章如能发表,学生读了很受熏陶,这可促使他们萌发创作的欲望,初试自己的笔锋,如此几番努力,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由质的变化而飞跃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
作品一旦发表,便可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感,而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会呈螺旋式上升,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
因此,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
(3)勤动笔,记思想轨迹
“学而不思则罔”,教师不思则停滞不前,在这里“思”指的是反思。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与他是否经常记录思想轨迹,写反思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阅读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后。我们可写下自己的思考:在我的教学中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作者他这样处理巧妙在哪里?在上完一节课后,我们可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与闪光点写下来,反思自己的不足,思索改进的方法措施,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听完老师们的课后,写下这节课老师在设计课上贯穿了哪些理念,有哪些可取之处,又有哪些不足,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或教育机智来处理。多思多写会促使我们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评价学生的标准,看问题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因而,更受学生欢迎了,更叫学生理解了,更能与学生亲近了。一句话,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大了。可见,勤于动笔,深刻反思,记下教学过程的思想轨迹,有利于语文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三、语文教师应是坚持学习的示范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卡西尼重力公式的江河。”阅读和写作对人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是必要的,它是滋养心灵,提升心智,丰富生命,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师的成长尤其离不开阅读和写作。可见,坚持学习,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的来源很多,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道是。“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一名教师的知识如果储备不足,教学中必定捉襟见肘;反之。如果教师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撷众人之智慧,成自家之特色”,那么课堂将是学生有效充电的场所。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立志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
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应该坚持学习,不断摸索教学方法,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并尽己所能帮助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发现并培养学生潜在的才能,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为以后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有很多与自己专业有关联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增加容量更新储备,唯一的途径就一个——坚持学习,不断积累。尤其是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努力掌握信息工具的运用,学会网上读书,获取资料和信息,已经迫在眉睫。
大师们的理念,精髓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名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学者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值得我们学习。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只有坚持多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师交流,以学者为友,并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才能做素质教育一面鲜艳的旗帜。
“打铁需先自身硬”。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引领者和启发者的语文教师就更要深知“为人师者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的道理,懂得教师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而且要成为教育文化的研究者。只有具备执着追求的动力,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时间是常数,精力也有限,追求却永无止境。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社会的探索者,会读书的学习者,勤动笔的实践者,坚持学习的示范者,不断地完善自我,永葆教学工作的活力,从而让我们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长足发展,让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