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文言文

2009-02-25 06:18余想光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口技屠户名句

余想光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文言文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其中许多字、词、句和语法与现代汉语的习惯有所区别。古代的一些文化典故、风俗礼仪,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这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厌学,甚至怕学,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个难点和症结,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文言文。

一、通过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大门的钥匙,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人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备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这种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如在教学《狼》一文时,我先为学生讲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屠户晚间归来,在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紧跟不舍,一心想吃掉屠户。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屠户该怎么办呢?他会被狼吃掉吗?通过设计悬念,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格外用心。

二、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单一的教法必然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久而生厌。所以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所传授课文的特点,恰当运用图片、录像、多媒体等可视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将教学对象由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口技》一课时,我播放一段口技表演的视频短篇来导入课文,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集中到课堂上来了。当他们正沉浸在视频之中,播放突然中止。我进一步激趣:“同学们,刚才的表演精彩吗?其实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比这更精彩……”这样导人,学生恨不得马上进入下一步的探究活动之中。

三、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发展智力的关键。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兴趣,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教学时,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演讲竞赛、课文知识竞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好胜和求成的动机,从而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如我在教《木兰诗》一文时,我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剧组,让小编剧们将本文改写成话剧,然后进行排练。排好之后进行比赛,看那一组编得好,演得好。通过这一活动,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编、演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感悟。

四、通过名句古为今用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也容易对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甚至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达到“用古人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这种共鸣效果,让古人和今人的心灵相通,历史与现实相通,化他人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文言文便不再与我们产生隔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的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文言文中有很多经典的名句和成语:名句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成语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等。我们都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创设语境,让学生“古为今用”。古诗文凝练、典雅的风格一旦融于自己的语言,语言风格就会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这样,这些经典的语言活起来了,文言文教学也活起来了。

五、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激发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反复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文言诵读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领略到诵读的乐趣。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言诵读水平,用心揣摩文本,反复练习。范读应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为学生模仿诵读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乃至背诵中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诵读中分享到诵读的愉悦,才会产生自己诵读的强烈动机,进而去尝试诵读,逐步培养起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猜你喜欢
口技屠户名句
擅长口技的猎人
月夜下的逆袭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中庸》名句节选
《狼》的寄托
90后口技传承人:用一张嘴还原《阿凡达》
张屠户
中华名句
高考英语名句展播及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