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逻辑下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重建

2009-02-25 09:59丁香桃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本体论马克思主义

丁香桃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以“人”为基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其理论的终极价值指向,“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在市场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的逻辑及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初期的缺陷,以物为本的价值观遮蔽了人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在一定程度被消解,社会亦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为此,必须从人文关怀、制度建设和发展战略入手,在社会实践中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市场逻辑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9)01-0044-04

本体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传统本体论,把世界二分化为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本体论局限在思辨之中,哲学家们不是从现实的人的本质和视野去看世界,现实生活中的人在其视野之外,本体论仅仅是在现实世界之上的一个思想构造物。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7),必须从社会实践入手,针对资本主义给人的发展带来的诸种弊端,将人的问题纳入本体论视野。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本体论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什么?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有的认为是物质本体论[2],也有的认为是人学本体论[3]。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更接近于马克思本人的真实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但他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以“人”为基础,其中有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为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和理论视角。唯物史观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而“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P67)。马克思注意到了“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这就与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了界限。人不同于动物被动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其有能力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人的物质需求是人们主动地从事物质实践的动力。人有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动力,于是实践便在真实的意义上发生了,实践是人的实践。另外,在实践的过程中,个体必然与其他的个人发生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就构成了社会。马克思以犀利的眼光观察到了“人”在社会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其理论研究不像费尔巴哈孤立地去研究客观对象,而始终从“人”的角度观察。马克思认为,从社会关系角度看,不存在抽象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价值论论述中,马克思也是将人置于中心的地位,客体价值的有无及大小以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及满足程度为评价标准。在认识论和价值论中,马克思始终以“人”作为基础。“人”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观察和思考的视角,是马克思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基。

(二)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的历史观表明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现实的“人”应予以尊重。“人”是历史发展的“剧中人”,同时是历史发展的“剧作者”。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什么也没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一切都是“人为”的。整个社会历史都是“人”创造的,“人”创造了、还正在创造并且即将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的理论表明了他对“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认可,他赋予“人”以主体的地位,这是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也为每个个体公平地分享社会财富提供合法性依据。

(三)人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继承了康德的“人是目的”的思想,“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并能自觉地采取一定的行为手段予以满足的“此在”,个体或群体都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自觉地活动。人们创造历史的动力因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个体或群体以个人或群体的需求的满足作为行动的出发点,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进行历史的创造活动,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这样两个发展阶段后,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从而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自由自在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在前两个发展阶段中,人失去了类本质,人是异化的人。只有到了第三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人才成其为人。每个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样才能实现“自由自在的活动”,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记。马克思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尺,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马克思的理论中蕴涵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其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表征人类自身存在的矛盾性的理论,它的实质是一种寻求人自身统一性、世界统一性的现实追求,是指向无限性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其目标是人类解放为终极价值的完整人理想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人学本体论。”[5]

二、市场逻辑下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消解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思想武器,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行动为人的发展服务。在新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的逻辑及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初期的缺陷,社会实践中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被“以物为本”的思想遮蔽了,以物为本的价值观遮蔽了人自身的价值,社会亦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一)物质追求及其满足成为个人人生的主要奋斗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主体的自我独立性增强,个人拥有的财富状况直接决定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及生活的状况,人们凭生活经验感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谁支配的财富多,谁就能体面地生活;谁能安逸地生活,谁就是幸福的人。这些激起了人们对物质占有的欲望,商品或金钱拜物教盛行,人成了商品或金钱的奴隶。人们为了金钱可能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财富可能铤而走险。市场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恶性竞争、商业欺诈等现象突出,传统社会的道德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强大物质洪流中显得不堪一击。传统的价值观念被瓦解,而新的价值体系没有确立,人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真空,失去了信仰,唯有金钱和财富才能对人们产生诱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多,人们也日益贪图个人享乐,追求一些时尚的虚假消费,通过虚假消费来建构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同时,这种粗俗的显富行为也容易引起下层社会的仇富心态。物质追求和消费遮蔽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人被碎片化了,人成了“单面的人”。在人生的追求中,突出了物的本体地位,人被物化。

人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动物,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外,人还有精神的需求。一个完整的人是由灵魂和肉体共同构成,在内与外、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之间必须达到适当的平衡。任何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是对“人”自身的否定,单面的人是残疾不全的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主体还没有真正认识人的本质和生存的意义,颠倒了人与物的关系,物支配了个体的存在。这为一些诸如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埋下种子,精神空虚,内心焦虑成为市场经济下普遍的“文明病”。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人文关怀缺失。市场经济注重效率,它以市场为手段,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这种经济体系中,最大化的利润和利益就是行动的动力和目的,人失去了中心地位,变成了自己或他人利益的工具。市场经济遵循竞争规则,每个个体都受到竞争的挑战。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物质利益为中心,遵循所谓“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行为准则和生活信条[6]。处于同一竞争水平下的市场主体之间,由于存在潜在的竞争威胁,相互封闭信息和情感,彼此缺乏关心,市场主体原子化。在残酷的竞争中,个体感到孤独和无助,心理发生了异化,厌世悲观,人与人之间缺乏关怀。在市场逻辑下,个人不断追求物质及其满足而忽视精神方面的需求,使“人”发生了异化,个体心理发生扭曲。人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市场中拼搏,不择手段地将他者作为自己的工具,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存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因此,个人无法独自完成自己的利益追求,必须与他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成全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彼此变成了对方的工具。根据康德的理论,人是目的,也是工具,是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也是实现别人的目的的部分工具[7]。因此,主体具有交互性。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工具,也要把自己当作别人的工具。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的社会资源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一部分人纯粹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工具,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

(三)物质增长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两极分化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资本和技术。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初,国家宏观发展策略是通过招商引资去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难题,这虽然增加了地方的GDP总量,但往往以牺牲人的生存环境和影响人的发展为代价。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严重影响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我们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并排放污染物,利用自然而不维护自然,自然最终会“报复”人自身。因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其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使发展偏离了本位目标。国家的发展策略是借用市场经济这一手段解决贫穷问题,但结果是虽然物质增长,但却从另一个方面损害了人的生存和发展。

市场竞争会产生输赢,并天然形成马太效应——贫者愈穷,富者愈富,造成两极分化。如果缺乏相应的调节机制,崇尚绝对的效率优先,将会导致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得到保证,而另一部分人却处于社会边缘,其生存和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由竞争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扩大了人的发展差距[8],社会发展出现了以少数精英阶层为“本”,以少数的强势阶层为“本”。这种发展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本体论相背离,而且与罗尔斯等现代哲学家的公平正义思想相去甚远[9]

三、在社会实践中重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重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这不仅是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在具体路径上,我们不仅在理论上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重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纠正市场经济的过度“物本”偏向。

(一)加快人文精神的构建,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工具理性不断扩张和膨胀,它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平衡被打破,人的物化现象就凸显出来。个人注重物质的追求和满足,贪图个人的物质享乐,导致个体对生存意义的迷失,心灵空虚、恐惧、孤独等。“‘理智文化把人完整的生活割裂开了,人成了碎片,人的一切都被合理化和科学化吞没了,而只有‘审美文化才能给人生以意义”[10]。我们必须加快人文精神的构建,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寻找新的制衡点,找回失落的人生意义。同时,发展市场经济不仅需要科学精神,还需要人文精神,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精神维度。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之初,首先进行了文艺复兴运动,为理性的普遍化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后又进行了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伦理。新教伦理最终孕育出伟大的资本主义精神,这两者之间具有因果的相关性[11]。资本主义精神强调辛勤的劳动、节俭是人的天职[12],这为西方社会的崛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应和谐共生,价值理性提供目的,工具理性提供手段。

从现实的层面考察,构建人文精神,只是抽象地进行道德说教,要求个体为了理想的目标而出让现实的部分物质利益,这只能是一相情愿的空谈,应该考虑现实的主体对文化内容的可接受性和文化建构实践的可操作性。实际上,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社会文化,就是一种经济伦理,“市场制度的非正式约束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经济伦理关系和道德体系,它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社会变迁的进程”[13]。在不同文明之间横向比较后发现,日本社会的相互负责的人文精神是日本社会重要的资源,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种文化伦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主体有责任意识。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不仅对自己及家人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好。与抽象和软弱的道德教育相比,市场主体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这种社会要求。在文化建构的实践中,可以利用一些建制化手段,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承担责任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人文精神须从确立责任意识和责任机制开始。

(二)加快制度建设,纠正市场缺陷。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存在很多失范行为,市场竞争导致两极分化明显。因此,要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必须要完善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调节机制。市场经济是一种规则经济,其中包括价值规则、资本运动规则和竞争规则。这些规则从另一个层面体现市场的公正和公平,但规则的有效运行却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市场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计算成本和利润,选择最合适的手段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经济人”是理性人,但不一定是道德人,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的诱惑下,道德的束缚显得软弱乏力。因此,必须借助法制的力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遵守规范成为竞争主体的最优选择。

目前,我们的法制建设还比较落后,一些人凭借自己手中的资源,将别人作为自己目的的工具,无视别人的生存和发展。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首先必须完善法制建设,使人们迫于法制的威慑力而尊重人和发展人,完善法制是确立“以人为本”的必要手段之一。另外,市场经济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使贫富差距拉大,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保证,而另一部分人则处在社会边缘。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部分人,而是每个人,人类社会不能遵循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虽然崇尚竞争,但对竞争的结果要进行人道主义的调节,以保证每个个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同时还要兼顾公平,必须建立适当的社会保障机制,使每个个人都能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后来人的发展空间。在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吸引资金和技术,增加GDP总量,我们的发展曾偏离了人的本位。发展虽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但却恶化了人的生存环境,生态失衡,空气、水等的污染给人们的物质财富和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从另一个层面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我国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资源消耗量大,但利用率却很低,结果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资源短缺成了后代人发展的瓶颈障碍。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要把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理念贯穿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观之中,调整片面的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不能将这种“人本”理念只停留在决策者的意识中,仅仅表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书面文字中,还要自觉地将之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此,要完善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只单纯强调GDP总量增加的做法,在制定具体政策时自觉地保护自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丁 钊,李栋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3,(5)

[3]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2004,(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5]周惠杰乌托邦精神:马克思人学本体论的核心[J]北方论丛,2004,(6)

[6]许卓云市场经济与以人为本[J]南方经济,2005,(3)

[7]张俊芳,冯文华康德人生价值观的当代视野[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

[8]庄江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5)

[9][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65

[10]张西平工业文明中人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1998,(1)

[11]廉如鉴探寻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间关系的原意[J]晋阳学刊,2006,(6)

[1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124

[13]何 静论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道德[J]特区经济,2006,(9)

责任编辑:张新颜

猜你喜欢
本体论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物质本体论视角下对“信息”本体论的研究
庄子美学思想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审美关照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