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瑛 龚慧剑
摘 要: 爱情类型理论是从“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而来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分类。“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后来,它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用来分析人的各种爱情表现行为,即所谓的“爱情类型理论”。这一理论将爱情的类型分为六种形式,分别称为“伴侣式爱情”、“奉献式爱情”、“浪漫式爱情”、“游戏式爱情”、“占有式爱情”和“现实式爱情”。由于各种爱情所建立的基础不同,其过程与结果也不尽相同。《傲慢与偏见》描绘出来的爱情故事则是其多种类型的生动展示,其中,“伴侣式爱情”是最值得追求的,它是一种温馨、长久的爱情。在现代社会中它仍享有很高的地位,对人的自我完善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爱情类型理论;伴侣式爱情;《傲慢与偏见》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1-0136-05
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确立,整个欧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使得文学家更多地把市民家庭生活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叙述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以人为中心,在作品中关注人的性格、意识以及内心世界。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作品展现了英国中产阶级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通过对比和参照将一系列爱情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爱情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被人们不断传诵,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是适合我们并值得去追求?在此,笔者将从爱情类型理论出发,以这部作品为例,将其中诸多的爱情故事分类进行分析,看看何种类型在当今社会仍然是我们最值得借鉴和追求的。
一、《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类型
爱情类型理论是由流传甚广的“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改进而来的。“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后来,它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用来分析人的各种爱情表现行为,即所谓的“爱情类型理论”。这一理论将爱情的类型分为六种形式。由于各种爱情所建立的基础不同,其过程与结果也不尽相同。第一种被称为“伴侣式爱情”,这种爱情是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由友情逐步演变成的爱情,被认为是一种平淡而深厚的感情,温存大于激情,信任大于嫉妒,是以走向婚姻为目的的。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彬格莱和吉英之间的爱情。第二种是“奉献式爱情”。这种爱情被认为是伴随“伴侣式爱情”的体现,牺牲自我,不求回报地为另一方着想。第三种是“浪漫式爱情”。这种爱情脱离了基本需求,其间夹杂天真和幻想的成分,把爱情看成一个脱离现实、风花雪月的故事,只在乎曾经拥有,没有长远的思考。这种青涩的情感充分表现在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亚身上。第四种是“游戏式爱情”。这是种极不负道义责任的情感,追求的是另一个人表层肤浅的东西,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视爱情为一场游戏。品德操守都不合格的韦翰就持有这种爱情观。第五种是“占有式爱情”。这种爱情通常是单方面的,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嫉妒情感强烈,过分依靠直觉和自身感受,一般容易导致偏激的行为。彬格莱小姐对达西的情感就属于这种。最后一种是“现实式爱情”。这种爱情过多的以现实物质为基础,为生存而生活,情感退居其次,这其实是种名存实亡的爱情,夏绿蒂和柯林斯则偏向这类。
从上述分类当中可以看出,爱情类型理论从客观的角度阐释了爱情双方的关系,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爱情中的得与失充分展现,以理性的眼光剖析其中的问题所在。爱情作为男女之间的一种微妙情感,掺杂了许多由于个性差异造成的复杂因素,于是构成了多种爱情关系的呈现。这诸多因素在不知不觉中给美好的爱情附带上许多利益上的得失,让两性之间凭空多出了许多猜疑。这就是这部作品带给读者的一幅幅爱情画面,它让受众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得失,辨别其中的美好或是猜疑,去把握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因此,用爱情类型理论来分析《傲慢与偏见》当中的各个爱情故事,有助于更清楚地看到现实缠绕下爱情的真与假,从而追求美好真挚的爱情。
二、《傲慢与偏见》中表达的爱情倾向及其现实意义
18世纪末,在英国,对民主、自由的张扬,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使得人们不断寻求对情感的自由表达。但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是以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维系他们的只有交易,爱情更是把这种关系表露无疑。“资产阶级思想的胜利应当带来的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世界制度的时代”。[1]因此,将爱情从旧制度下粗野的感官享受中解脱出来并最终走向理想化成为一个目标。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对于爱情的追求自然就成了当时社会交往中的核心话题。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以她强烈的道德关怀,于平凡中揭示了不平凡,通过对众多人物情感生活的生动描绘,给读者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绝对不会幸福的。只追求美貌,满足情欲,不讲道德情操,感情就不能持久。其结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会使家人焦急,受到牵累,还给社会造成负担(如丽迪亚与韦翰的婚姻);只有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彼此坦陈心曲、真心相爱、患难与共、保持高尚的情操,才能获得美满的婚姻(如伊丽莎白和达西)。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爱情对应不同的活动方式,由于“心理和活动的统一,意味着每一个心理过程通常都是在某种活动中进行的,它依从于活动以及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完成形式,[2]”笔者认为,由此能更好地分析这些爱情类型的特征以及其中的本质所在。
首先是“浪漫式爱情”。这种爱情通常是人被对方的某方面强烈吸引住,并高度激发其情感的萌生。很容易把他(她)作为自己的依靠,追随他(她),过多地相信自己理想中的情景而缺乏现实的考虑,致使自己处于迷幻中不能自拔,严重脱离现实基础。这种爱情无疑是一时冲动,缺乏理智制约。在《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家最小的女儿丽迪亚对爱情就十分天真。她一直倍受宠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她盲目地追求民兵团,沉迷在幻想里寻找她的伴侣。她爱上了有着潇洒外形的军官韦翰,无知地认为私奔很有趣,并且相信韦翰会对她负责。然而,品德操守都不及格的韦翰则抱着一种轻佻的,为了娱乐而娱乐的爱情态度与丽迪亚交往。由于丽迪亚缺乏对韦翰的深入了解,她的“浪漫式爱情”遭遇韦翰所抱持的“游戏式爱情”,无疑将演变成一场游戏——只有瞬间的真诚,而没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印记。这种浪漫的、理想的爱情根本就无法实现。正如阿德勒所说“对男性的钦羡,在现代文化中,对男性地位的过分高估最容易造成这种错误。”[3]
其次是“占有式爱情”。它被认为是一种畸形的爱恋。这种爱情是单方面的,具有强烈的永远排他性,对于爱的对象满怀强烈的占有欲望,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情敌,“过高地估计情敌的胜利和由此产生的傲慢,于是受到了最残酷的折磨:处于因抱着一线希望而受害更深的彻底绝望状态。”[4]彬格莱小姐对达西的爱情即是如此。在家庭及上流社会中地位优越的彬格莱小姐千方百计试图亲近达西但却得不到他。当她发现达西的目光都在伊丽莎白的身上时,她的安全感完全丧失。她费尽心机缠着达西,想引起达西对她的兴趣,并且经常毁谤伊丽莎白。正是由于她心理上的安全缺失,对于达西的追求也只是满足自身的安全需要,而不是出于爱。她把伊丽莎白当成她的威胁,把自己与其置于敌对的位置,神经处于紧张状态。这种“占有”其实是把人视作物品,而不是情感的拥有,一旦达到目的,会有失落之感,从而造成精神的空虚。
还有一种是所谓的“现实式爱情”。这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生存是第一准则,选择这种爱情的人其实是选择了面包。作品中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夏绿蒂和柯林斯这一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完全渗透进了夏绿蒂的思想里,她并不怎么喜欢柯林斯,之所以嫁给他,完全是为了让自己将来的生活有保障。她把她和柯林斯的关系归结为金钱的价值,他们的婚姻明显地表现为有所贪图的婚姻,爱情的商品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爱情转化为一种货币语言,爱也就徒有虚名了。在马斯洛看来,这种安全需要的满足最多产生如释重负的感觉,“不能产生像爱的满足所导致的那种高峰体验、极度幸福、令人心醉的爱,或是宁静、理解、高尚等感受”。[5]
其实在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男女的爱情都多多少少含有“现实式爱情”的元素,正如鲁迅在《伤逝》中所说:“爱,是有所附丽的。”关键就在于个人要对经济价值有合理认知,才能更好地把握尺度。“伴侣式爱情”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健康发展。一段美好的爱情应该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而且应该是以友谊为基础并最终走向幸福婚姻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伴随着“奉献式爱情”的奉献和牺牲,彼此寻找生活的本源,最终会从中感受更深刻的幸福、宁静以及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就在艰辛中产生了不可动摇的爱情。伊丽莎白是一位人格独立,善于思考,能理智地对事物做出判断,但又很自负的人。她的这种性格决定了她的“外倾”的态度,“内倾或外倾作为一种典型态度,意味着一种基本的倾向,它制约着整个心理过程,建立起习惯性的反应”[6],于是,第一次见达西,伊丽莎白对于在彬格莱先生绅士举止的衬托下达西所表现出来的傲慢异常反感。在后来的日子中,这种“首因效应”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达西拥有很高的身份地位和不菲财产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潜意识里,伊丽莎白对达西又是有所期待的。然而,达西在自身这种优越感下对别人的态度极端傲慢,这一点伤害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她以排斥对方维护自身的尊严,于是产生“刻板效应”,更加凝固了第一印象。随之,自然就产生“晕轮效应”,对达西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达西由于一开始的傲慢,对伊丽莎白不屑一顾。这两人的缺点融合在一起,便在很长时间里产生冲突。后来,随着交往的深入,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独立性格充满了鉴赏,他不计前“嫌”,在丽迪亚和韦翰私奔后,他帮助他们结婚,为挽回伊丽莎白家的名声,改变着自己的处世原则;其中表现出了“为善不欲人知”的高尚情操。伊丽莎白最终正确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对达西的傲慢产生的偏见逐渐消失,转而也对其充满好感。两人经历了偏见、误会、争执、澄清等一连串的考验后,奠定了他们爱情的稳固基础,发展成一种长久的爱情。也许这种爱情缺乏一种燃烧状态的激情,但却是从一点一滴的友谊升华为男女间真挚的爱情。
“伴侣式爱情”经过了相濡以沫之后,很自然地会步入婚姻的殿堂。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他们的感情会更加坚不可摧,平淡中见真情,最终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这样的圆满是包含信任的,即一辈子的忠贞。而得到幸福后的忠贞,“只有根据一种忠贞才能预言,这就是无视残酷的怀疑、妒忌和荒唐言行,在关系密切前有过的那种坚贞。”[4]
从某种程度上讲,简•奥斯汀所描述的六种爱情故事,是将社会生活当中的各个侧面用笔端描绘出来,形成一面能够为读者进行参照的镜子,使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之后找到一个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参照物。在这些爱情当中,有假借爱情之名阴暗的、丑陋的,也有默默无闻、健康美好的。之所以将所有可能的爱情都在小说中一一记录下来,更多的是以参照物的形式来烘托出自己最为欣赏和向往的“伴侣式”爱情。因为在这一爱情当中,既融合了现实的纷乱,又迎合了内心的理想主义。没有那种游戏而表面的虚假爱情,也没有因为分离而郁郁而终的爱情悲剧。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构筑了自己理想化的爱情模式,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将生活和爱情升华,让爱情与理智恰当融合,让这种关系将两人紧紧的融合成一个整体,达到一种崇高而纯洁的境界。
三、“伴侣式爱情”与当今社会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重点突出“伴侣式爱情”,不仅因为其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无尽的人性关怀,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辨别爱情真假的范例。恋爱结婚不仅要使自己幸福,还要承担家庭责任,对社会有益,这才是令人称道的。人的爱情往往受到一个时代的社会气氛影响,个人对爱情的态度也常反映其对生活目标的追求。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都有着“共同性”,因此这部作品不仅在发表的时候就引起轰动,给当时的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众多的读者。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它依然可以给人很大的启示。
我们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伴侣式爱情”的充分合理性。我们知道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基于基本需要之上的上层需要,“在下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上层需要就被抑制了。只有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能把上层的需要释放出来。”[7]作为基本需要的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如果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对爱、归属的需要就会自然产生。 “伴侣式爱情”恰好是在基本需要之上产生,它昭示人性中一种成熟的、健康的爱情,是最为长久、温馨的。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要消除社会生活的困难,彼此间保持真实、忠诚、可靠、不保留、不自私。爱情不是建立在以别人的幸福为代价基础上的,双方要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不仅接受,也要付出。抱着为对方奉献的心,关心对方更甚于关心自己,在其中体验相濡以沫,发现爱情的美丽所在。因此,爱情双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要达到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感的地位,所有的动作和表现都必须互相协调而结合成一个整体”。[3]
事实上,爱情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它不仅是私人的事情,而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上参与的共同事务。个体是由于彼此吸引的程度越来越深而产生的强烈的感情,心理学上认为这就是对“完整之我”的追求,即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在整个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人与人是从互不相识到开始注意,从表面接触到愿意与对方分享意见和情感,经历了向对方开放自我的心理历程,形成了友谊。再进一步表露情感,彼此相互依赖,就能更深层地发展为健康的爱情了。当在爱情中达到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时,一定程度上,自私就越少。因为“自爱与爱他人是协作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5]
今天,更多的人们崇尚一种较为亚里士多德式的观点,“即爱一个肉体上实实在在的人,同时也作为这么一个人为对方所爱。他们想将他们的爱情三角形奉献给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给予一种单纯的思想。”[8]同时,物质的欲望在人们生活中的膨胀,使得爱情这种人类最本能、最真实的感情在各式各样的“目的”、“占有”和“利益”当中穿行。在此意义上来说,如何矫正人们的爱情观,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态度去营造这种感情,实为必要之举!《傲慢与偏见》中的思想倾向并没有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而是以一种人类共性面表现出来,挖掘了同属于人所体现出来的共同感情,审视了男女之间打着“爱情”旗号的那种关系。提倡在现实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以人性为出发点,构建异性之间真诚和健康的美好关系。
“伴侣式爱情”虽然缺少激情,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却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它意味着焦虑的消失和对必须需要的认同。爱情双方产生的是一种平稳、现实、依恋的感觉,像绵绵细雨长久滋润心田。爱的程度虽不强烈,却在一直保持,持久不衰。这种亲密感会使双方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一旦面临分离,就会感到孤独的痛苦。因此在很多时候,这样的爱情便会让双方在相处的时候更懂得去理解和体量对方,于是在现实的各种繁杂当中默默地显示出长久、安定、美好的一面来。这样的爱情能使人具有满足、快乐、平和、沉静的人格,净化人的心灵。奥斯汀认为,爱情是一种可以用理智的方式来实现的愿望,并把理性、理智作为爱情、婚姻的基础。恰恰是由于现实的不完美,人们才不断地追求完美爱情与婚姻。由于自身的缺点以及认知的差异,获得“伴侣式爱情”和美满婚姻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首先要人格独立,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生活中追求这种健康、长久的爱情,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美的含义所在。
结束语
通过上述讨论,婚姻当中究竟应该把什么放在首位:是美貌、金钱、地位、感恩、还是爱情?答案本是清楚的。但现代社会实用主义、经济价值观念的通行,强化了人对物欲的追求,淡化了对爱情的追求,将人的精神上这一“爱”的需要遮蔽了。爱情是人性的,对爱情的追求能够提高人的品性,确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傲慢与偏见》对于现代青年人,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认知价值。让人看到爱情美和人性美,对摈弃自私和贪婪,在生活中完善自我,突显美好与崇高,矫正现实生活当中的畸形和丑态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傅克斯. 欧洲风化史—资产阶级时代[M].赵永穆,许宏治,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5.
[2] 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5.
[3] 阿德勒.挑战自卑[M].李心明,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1,239,20.
[4] 司汤达. 十九世纪的爱情[M].刘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4,277.
[5]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第三版.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73-74.
[6]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未发现的自我[M].张敦福,赵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57.
[7] 阴国恩,梁福成,白学军.普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340.
[8] 潘晓梅,严育新.情爱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