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碧伟
师:(神秘地)老师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字”,想给同学们认认,不知哪位聪明的同学认识?(边说边投影出甲骨文的“雨”字。)
生:异口同声“雨”!
师:(惊讶)这么厉害?(板书“雨”字并追问)怎么知道的?
生:很形象,像天下雨了一样,猜到的。
师:是的,很形象,这就是我们汉字的奇妙之处。很多汉字一看外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没这么古老的汉字——繁体字,(板书“聴”)谁能认得是什么字?
生(部分):“听”字。
师:恭喜你们,答对了。(生笑,师板书“听”)那谁能说说,从字形上看,古人赋予“聴”字什么内涵呢?可以推测一下吗?
生:要用“耳朵”听。(其他生笑)
师:这是肯定的,所以左边是个大耳朵,对吧?还有吗?
生:我想还应该与“心”有关吧?
师:是吗?怎么说?
生:它的下面有一个“心”字,可见,在古人看来,听什么,还要用“心”。
师:你真聪明,我们平时听什么都用心了吗?我们上课可要用心哦。用上“心”也就是要……?
生:要“想”。
师:对,想(板书“想”),除了想,听还需要……?
生:还需要带上眼睛吧?
师:这怎么说?
生:“聴”的右上是个横的“目”字,表示听还要“看”。
师:同学们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板书“看”)我也觉得,古人认为要听好,应该是,除了注意用上耳朵外,还要注意用眼睛看和用心去想。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根据同学们的预习,文中除了写“听雨”之外,是否也写了“看”和“想”呢?
(稍作停顿,等生反应。有部分学生自觉打开书本,有部分学生答“是”。)
若是这样,那么,哪几段主要是写“听雨”的?哪一段主要是写“看雨”呢?“想”字又体现在哪里?(投影)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搜索关键词,思考投影上的问题。
(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拿笔画出关键词,前后约三分钟。)
哪位同学来说说,哪几段主要是写听雨?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生:第5-7段。从“听听那冷雨”、“韵律都清脆可听”、“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可以看出是写听雨的。
师:讲得有理有据。除了这几段,还有别的语段也是写听雨的吗?
生:9-11段,写“在日式的古屋听雨”。
生:第8段过渡,其实也是写听雨。
师:那侧重写“看雨”的是哪段?
生:第3段。
师:是吗?
生:不是,这里主要是写“嗅雨”。
师:真有眼力!有什么根据?
生:“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还有“腥气”。
师:看来文章除了通过视觉、听觉写冷雨外,还用上了嗅觉。(板书“嗅”)
师:由“嗅雨”到“听雨”再到“看雨”,作者在结构上是有过渡语的。
生:“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添添吧,那冷雨。”
生:(迫不及待地)还有“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师:都找到了吗?在哪里?
生:第3段开头和第5段开头。
师:对,其实要理清文章的思路,要注意一下像这样典型的过渡语,这其实是作者给自己也是给读者安排的指路灯,可以指明文章的方向。但是老师有个问题,这样归纳,是否还有几段没有着落?
生:开头两段和最后一段。
师:是的,那么它们是由什么词连接的呢?
生:“想”字。
师:书上哪些信息明确告诉我们作者是在“想”?
生:“想这样的台北”、“想整个中国”。
师:请画出来。还有吗?
生:“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师:很好,同学们预习得比较到位。都画出来了吗?
师:那文章结尾段与“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相呼应的话语有吗?
生:“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与它遥相呼应。
师:讲得很好。这里有一对都表示想的词是——
生:“想入非非”和“苦思冥想”。
师:我这里还有个疑问,这个“想”字仅仅是连接文章的1、2段和最后1段吗?
(学生陷入思考。)
生:好像中间几段都有作者的联想。
师:请具体说说。
生:王禹偁的竹楼和米芾父子的画好像都是作者的联想。
生:中间几段听雨都是作者的回忆,也都是联想。
生:我觉得看雨和嗅雨也都是回忆,是作者联想。
师:是这样吗?
生:是的,文章开头,作者告诉我们走在台北细雨霏霏的街上,然后就进入了回忆,一直到文章最后,作者告诉我们他坐在“雨窗子里”、“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所以文章中间部分其实都体现了一个“想”字。
(掌声响起)
师:太精彩了,这么复杂的结构也逃不出同学们的火眼金睛。确实,本文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我们通过“看”、“听”、“嗅”以及“想”四个字,将复杂的头绪梳理出来了。老师这里按照这个思路,拟了一个文章的结构提纲,供同学们参考。
投影出示课文结构提纲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