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法容 杨建国
摘 要:加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了经济——生态——社会诸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在其生产流程、资源利用、环境治理、价值目标、发展理念等方面,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为实现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必须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支撑体系,提供循环经济发展各环节的道德规约,倡导以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重的共存共生、互利共赢的企业义利观。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产;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1—0120—0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然而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方式下的生产伦理,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以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对象,探讨其对生产领域的伦理诉求,在理论上提供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伦理支持体系。
生产活动的价值理念
传统线型经济增长模式遵循“经济第一主义”的价值理念,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则要求生产必须恪守可持续发展观,旨在摆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所造成的人类生态危机,实现经济、资源、生态与社会的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这已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共识。
生产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循环经济在生产体系中的实现途径分为三个层面,即企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园区和全社会层面发展的“静脉产业”。对工业生产体系来说,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循环经济中生产伦理理念的价值引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循环经济生产的基本伦理理念,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公正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公正是一个古老的范畴,实现公正也是人们一种永恒的价值诉求。反映在生产领域,公正原则首先要求经济主体应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保护自然资源的义务统一在经济活动中,体现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的原则。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侵害,并对因生产造成的污染和侵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自觉给予受害者有效地补偿。同时,社会的再分配应当使不同阶层的人对自然资本的占有尽可能地公平。其次,公正原则要求“代内公正”。即要求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利益的过程中,也应该公正地享有地球资源,把大自然看成是当代人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最后,公正原则要求“代际公正”。即要求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既要保证当代人满足或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还要保证后代人也能够有机会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不发达地区和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利用和发展空间。显然,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理念的生产伦理,要求的是生产企业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兼顾、相协调,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持续性原则。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趋势日益严峻,自然资本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正如弗·卡普拉所说:“现代经济学说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资本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都着迷增长。经济和工业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增长,被一切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认为是必需的,即使完全清楚,在有限环境中的无限膨胀只能导致灾难。”①倡导持续性原则作为生产伦理的价值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经济决策必须兼顾环境价值。我国在发展中,就曾忽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有的地区以发展为由,置生态与环境于不顾。这种发展方式的思想根基于人类可以主宰、改变和控制自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就等于发展,这种增长战略的实质就是“先污染后治理”。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各类经济主体应把生态环境作为提高效率的投入要素来考量。不仅要对环境给予道德关怀,而且要将环境价值价格化,以此来激励全社会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满足人们除物质与文化需要以外的生态需要。其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持续性的经济方式,它在关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效率的提高。在循环经济体系中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必须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一定区域内将这些企业或部门联结起来,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废物的输入、输出关系,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形成一种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关系。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理念是,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即使出现短缺,也可利用价格机制进行调节。现在人们已深刻认识到,靠资源的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已无出路。其思想根源正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戴利所指出:“经济学家只是对稀缺性感兴趣。不稀缺的事物被省去。相对于经济需求,环境的资源供给和接收废物的能力被认为是无限的,在经济理论形成的年代里,这或多或少是一个事实。”②
共同性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产的又一伦理要求,它是促进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价值导向。首先,在西方的传统价值观中,普遍认为自然本身没有价值,只有在被人类利用的时候才有工具价值,自然是单纯地为人类而存在的。在这种生态观的引导下,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威胁下,现代西方国家开始反省过去,重新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途径。人类在反思对自然造成危害,从而也对人类形成负价值的同时,认识到经济只是人与自然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而不是全部,他们之间具有共同性与一体性的联系。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的良性循环。其次,共同性原则也要求全人类联结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从区域的、民族的狭隘性、封闭性状态走向更为开放的、普遍交往的状态。其原因是人类的共同利益问题,具有世界性的范围,只有诉诸于人类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得到解决。诸如跨国环境污染事件、气候变暖等众多生态和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可以说,在生态危机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因此,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生产伦理要求及其实现,必须重视问题与利益的共同性原则,必须树立相互关联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生产行为的道德准则
循环经济“是以基于3R原理(Reduce,Reuse,Recycle)的物质循环为表现形式、以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手段、以实现减物质化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经济模式”。③以基于3R原则的物质流的全生命周期循环,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中物质流动的线性特征,同时也对生产活动提出了相应的道德准则。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生产伦理主要体现在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上,以期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首先,生产环节的“减量化”道德准则。传统经济观中的生产最为关注的就是利润最大化,也即经济第一主义。《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如此概括:工业社会遵循的是“一味追求增长的逻辑”,即更多的生产、更多的消费、更多的就业。整个工业文明都被这种“更多”的逻辑所支配着。但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减量化”道德准则倡导对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最小化、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化。建立循环型企业,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能源使用量,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以减少进入生产领域的资源投入量,减少所排放的有毒物质和污染物。可见,“减量化”道德准则要求企业生产应承担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
其次,企业“洁净生产”的道德准则,要求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产生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服务强度。例如,下游工序可回收利用的废物,返回上游工序,作为原料重新利用。在企业内部,要优先考虑“减量化”原则。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使所有的资源、能源都得到有效高效的利用,最终达到污染无害排放或零排放目标的经济运行模式。洁净生产的道德规范主要是为企业指明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价值取向,为企业的生产行为提供了道德的规约,从而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不仅满足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而且也满足了人们对生态的需求。
再次,生产环节的“再利用”、“再循环”道德准则。循环经济的要求以3R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再利用”原则的目的是延长物品在消费和生产中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原则要求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遵循“再利用”、“再循环”道德准则,可以为企业的生产行为提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再利用”道德准则,还要求生产企业对自然资源以及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反复使用,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如我国小学课本的重复使用,饮料瓶的回收与利用等。当今一次性生产用品泛滥,生产者应该用新的设计理念来改良,使产品可以被多次使用,并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此外,“再循环”道德要求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他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对于单个企业来讲,清洁生产是其应履行的首要道德准则,但无论进行怎样的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副产品及一些垃圾在所难免。因此,要实现循环经济,就必须把生产活动相关联的众多企业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一定区域内将这些企业或部门联结起来,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废物的输入、输出关系,形成一种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链,建立以企业集群为主的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企业集群模式。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在整个工业园,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将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充分利用到下游企业中去,使所有的物质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最终实现“废物的再循环利用”。因此,要想使这一生态系统真正循环起来,保证其工业生态链环环相扣,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循环利用物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就需要生态工业园区内的所有企业严格遵守以3R原则的生产道德准则,确定自己在整个工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从而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整个生态系统紧密统一起来。
最后,生产环节的“生态化”道德要求。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生态型企业不仅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自身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优化原理,综合利用生态工程手段和一切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设计和改造企业工艺流程,组织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合理循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最终产生的污染物最少,效益最好。它体现了: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运动的生态型循环经济模式。”④企业的生态化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把“生态化”作为生产的道德准则,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兼顾。第一,“生态化”道德准则,要求企业把对利润的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运用生态学思想设立企业远景目标,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和有毒物的排放,将清洁生产作为生产的中心环节。第二,“生态化”道德准则,要求企业的资源生态化、产品生态化、工艺生态化和管理生态化。资源生态化,是企业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要求企业开展绿色采购,选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料,淘汰有毒原料,从生产源头切断污染,降低生产对环境的负担。产品生态化,要求企业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促进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简化产品包装,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在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回收处理,又重新变为可利用资源,参与生产的再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工艺生态化,要求企业引进新的生产经营技术,淘汰技术工艺落后、资金消耗高、污染严重、产品低劣的落后生产工艺,把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生态工艺。管理生态化,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认证,将环境管理纳入到生产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
生产企业的义利观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企业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树立以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为重,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兼顾,确立共存共生的价值认同,以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利共荣。当前一些人把追求和满足个人利益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最高目的,将个人的、局部的、眼前的利益放在绝对优先地位,以至不顾牺牲社会整体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尤其是不顾子孙后代的利益,这种义利观最终会使当代经济社会陷入发展困境,因此必须摒弃。
首先,确立整体利益的观念。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清洁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生态化、绿色化的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模式,它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企业员工树立节约资源为第一准则的观念,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员工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员工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实现尽可能接近零排放闭路循环式生产。可见,对企业来说,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对产品、服务的要求,都离不开员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确立社会整体利益为重的道德观念。
其次,关注利益相关者。在循环经济体系中,企业互为利益相关者,由此形成新的经济关系、生态关系与伦理关系链条。每个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所以,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投资者利益与相关者利益、企业发展整体利益的互利共赢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企业真正从整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出发,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股东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重视维护长远利益。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多有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所致。一些生产企业为实现赢利,对社会和企业资源、资产进行透支式利用,不惜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在发展模式上重短期产出轻长期投入。这种短期行为往往导致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要特别关注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不搞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而且在任何时候眼前利益都必须服从、服务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最后,遵守互利共荣准则。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主要是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循环流动,其宏观体系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小循环、生产之间的中循环、社会整体的大循环三个层次。在循环经济的中循环中,各区域单元要根据本身的自然、经济特点,建立个性化的生态工业园区。对园区企业来说,生态工业园区提供了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进行违法行为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机会,可见,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产,要求建立相互认同的价值观和互利共荣的道德准则为支撑,以实现园区的资源共享、使园区企业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鉴于循环经济的特点,生态园区的企业应更为开放,与外界进行原材料、能源、信息、技术、人员或资本的交换,要求企业之间通过内部的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通过“原料链”把“非产品输出”转化为原料输入,从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因而,互惠、互利、共荣的道德准则,真实再现了企业间的经济关系,反映了企业的道德要求。当然,同一生态园区的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应该从互惠互利、共存共赢的角度出发,寻求建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新型“竞合关系”。
总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其生产流程、资源利用、环境治理、价值目标、发展理念等方面,与传统线型经济增长方式相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为实现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支撑体系,提供循环经济发展各环节的道德规约,倡导共存共生、互利共赢的企业义利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①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9页。
②[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③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④戴备军:《循环经济实用案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责任编辑:思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