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方辨治反流性食管炎34例

2009-02-19 10:04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3期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章 玲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自拟方;辨治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胃食管功能疾病,主要是因为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不能阻止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临床症状以胸骨后或心窝部不适、泛酸、嗳气、或吞咽时疼痛为特征。2005-2007年笔者用自拟方辨治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2例为本院门诊患者。临床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脘痞,胸闷等为主症。均经胃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0~62岁。病程3个月~5年;西药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0岁。病程4个月~6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诊断标准: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胃镜诊断与分级符合文献关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方为主辨证加减,基本方:黄连5 g,吴茱萸2 g,乌贼骨30 g(先煎),白芍15 g,法半夏10 g,厚朴10 g,苏梗10 g,枳壳10 g,莪术10 g,炙甘草6 g。脾胃虚弱型:加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合胃降逆。脾胃虚寒型:轻者加干姜,重者加制附片温胃散寒降逆。肝胃不和型:加郁金,佛手疏肝理气,合胃降逆。脾胃湿热型:加苍术,茯苓,薏苡仁清热利湿,合胃降逆。胃阴不足型:加麦冬,玄参等滋阴清热凉血降逆。气滞血瘀型:加丹参, 赤芍活血理气,合胃降逆。对照组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1次/d; 多潘立酮10 mg,3次/d,均饭前0.5 h。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停药后4周后复查胃镜。半年随访1次。两组服药期间均忌烟酒油腻食物,调畅情绪。

2.2 统计学方法 率以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分级积分0分;有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胃镜检查分级积分1~2分;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所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胃镜检查分级积分无变化或增加1分。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治愈20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36例,治愈15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可归属于中医反胃,胃痛,吐酸,噎膈等范围。食管为胃气所主,其气以降为顺。由于湿热入侵,或饮食不节,湿热内阻;或情志所伤,气郁痰阻,痰热互结;或久病久郁而气结血瘀,瘀久化热均可使胃失和降,腐熟之物携热随上逆之胃气灼伤食管。又或体质素虚病久不愈而致气血亏虚,气阴不足,食管失于濡养,故发生此病。笔者用黄连,吴茱萸,白芍疏肝理脾,清热和胃;法半夏、厚朴、苏梗化痰行气,散结降逆;乌贼骨制酸止痛,现代研究其具有抗溃疡作用,并且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枳壳能行气开胸,宽中除胀,现代药理研究亦有抗溃疡作用;莪术能行气止痛,消肿祛瘀,其药理研究显示可抑制局部水肿、炎症,并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行气止痛,和胃降逆之功效。

猜你喜欢
反流性食管炎
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观察
四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率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