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天
摘要:全球化对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教育制度的创新。新世纪我国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加强教育制度的创新,其中尤其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全球化人才培养制度创新
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与追求。何谓创新人才?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围绕这一问题教育界一直在进行认识与讨论,这种认识与讨论业已形成颇多新颖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共识。然而,面对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殷殷期待,对如何认识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讨论还需要继续深化。本文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谈一些思考。
一、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化有种种不同的认识,一般说来,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激进的全球化主张。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它指全球经济的崛起、全球治理结构的出现以及文化在全球的扩散和交融,这一切都被视为出现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的证明;二是温和的全球化主张。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当代模式,它意味着全球的国家和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一方面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又在展现出一种非常不确定的世界;三是怀疑论的全球化主张。认为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神话,它掩盖了国际经济不断分裂为几个主要的地区集团。国家政府依然强大的现实。尽管学术界对全球化有不同的主张,但全球化是人类共同经历的一种历史过程及共同面临的_种历史趋向已确定无疑。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它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乃至教育等都已产生并会继续产生广泛且深刻的影响。
深入思考全球化,我们应该更清晰地认识到导致及推动全球化的最根本的因素其实是人的因素。在世界舞台上所显现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的活动实际上只不过是人的活动,或者均可归结为人的活动。20世纪下半叶国际经济呈现的蓬勃发展与繁荣凝聚着人的智慧与创造。而今,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然是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结果。世界范围内因全球化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也是教育的竞争。由此,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正是立足于全球化视野,我们不能不更深刻地认识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不断展开的全球化,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也是多年来教育界一直思考和讨论着的话题。普遍的观点是,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挑战,教育要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何谓创新型人才?教育界围绕这一问题一直在讨论与探索,这种讨论与探索无疑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这里,笔者也试图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提出一种关于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此应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三种品格,即适应性、进取性和反思性。所谓适应性。是指教育培养的人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学会生存”。这是关乎教育世界今天和明天的理念。学会生存寓含着适应性,即“适者生存”。所谓进取性,是指教育培养的人能够不懈追求,努力开拓,努力进取,不断超越。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紧紧地奠基于人类不断的进取上。培养人的进取性或张扬人的进取性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所谓反思性,是指教育培养的人能够审慎地对待世界发生的变化,真正具有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或科学精神。敢于存疑、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全球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泥沙俱下的过程,是一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同时存在的过程。人类的发展需要不断去伪存真,沿着否定之否定的轨迹前行。由此,现代教育需要为培养人的反思性服务。
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创新:已有的进展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今日的教育需要直接面对并需要不懈求索的问题。在现行的种种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已形成共识,这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制度的创新。正如制度经济学家所指出的经济制度对于经济绩效的运行至关重要、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理论界也普遍认为教育制度对于教育的运行具有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比拟的作用。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的关键。笔者深深赞同这样的认识。为了强调教育制度创新对于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这里先结合制度创新的已有进展予以说明。
1.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看,制度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与作用,制度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已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或显现。1978年至今的30年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一般将30年发生巨变的原因归于改革开放,倘若进一步分析什么是改革开放,则可以发现,改革实质上是制度变革,开放也表现为通过制度改革而达到开放。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今天的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从企业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概言之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正是30年中国经历的经济制度改革之路,由此也反映出经济制度变革的特点。30年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也鲜明地体现出制度创新。也正是这种制度变革与创新为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制度环境,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如果对经济制度变革与创新作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又会清晰地认识到,制度创新的更深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解放生产力,解放人,在于赋予人对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0年的制度创新还表现在我国的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其他生活领域,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变化已从多方面得到显现。
2.从教育发展的层面看,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教育创新的根本要求,也成为教育创新的最重要的体现。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对于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培养现代人、培养创新型人才已在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其一、在国际范围内,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已紧紧地依赖于教育制度的创新。国际教育制度创新主要有三大表现:一是义务教育制度的普遍确立。时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教育作为基本人权有了制度保障,这为广泛培养现代人奠定了制度基础。二是终身教育制度的设置。20世纪下半叶之后,随着终身教育制度的兴起,全球化范围内的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和谐共存。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为人类的教育和人的发展延长了时间拓宽了空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三是国际化教育制度的构建。教育的国际化通过远距离教育、国外留学、跨国办学或合作办学以及作为教育的自然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