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黎
一个湖北人在船上遇到了一个四川人,因为寂寞,两人攀谈起来,不知不觉就互相赞美起自己的家乡来了。四川人说:“我们四川有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人听了,笑了笑,说:“湖北有个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好楼配英雄
黄鹤楼景观壮丽,素有“天下绝景”之称。
据说,赤壁之战后,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攻陷荆州,几乎兵不血刃就抄了关羽的老巢。刘备随即率领十几万大军讨伐东吴,孙、刘联盟破裂。孙权知道大战难免,于是,一边向曹魏称臣求和,一边集中兵力对付刘备。黄武二年(223 年),孙权在长江南侧的蛇山(又名黄鹤山)上建了夏口城,并在城头的黄鹤矶上建了用来观察瞭望的楼。
蛇山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武昌起义时,起義军首先占领蛇山,凭借蛇山之险,炮轰清兵,为起义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这就是最初的黄鹤楼。一个耸立在水边突出的岩石上的楼,占绝了地势。
今天的黄鹤楼耸立在距旧址约1000 米左右的蛇山之巅,与形如龟状的龟山隔江对峙,长江和汉水在这里交汇,毛泽东的“龟蛇锁大江”说的就是这里。它占据着武汉的制高点,中国自古就有重阳登高的风俗,站在楼顶,武汉古今胜景,一览无余。登高望远,山奔腾,水动荡,心境豁然开朗,极目楚天舒,是英雄的一大快事。
消失一百年
从诞生至今,黄鹤楼历经了1700 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战火兵乱中屡毁屡建,因为光绪十年(1884 年)的那场大火,它消失了整整一百年,直到1985年,才从历史的烟尘中蹒跚而来。
从黄鹤楼的毁建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建筑技艺的绝妙。不同时代,由于技艺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黄鹤楼的形制和风格也不同。
比如,宋代的黄鹤楼雄浑,主楼两层,四周有雕栏围护,顶层是十字脊,周围小亭画廊,主次分明,布局严谨。元代的黄鹤楼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植物配置,原本单纯的建筑空间变成了浓荫掩映的庭院风格。明代的黄鹤楼非常清秀,楼高三层,顶上加了一个小歇山,楼前有个小方厅,入口两侧环绕着粉色的墙。清代的黄鹤楼,高耸入云,神奇而又壮美,建筑形制为三层八面,应和“八卦五行”。
现在的黄鹤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重新设计,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仿木结构,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七十二根大柱子,六十多个翘角层层凌空,金色的琉璃瓦面,仿佛展翅欲飞的鹤翼。远远望去,四边套八边形,号称“四面八方”,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样的,富丽堂皇。外部看楼高五层,实则九层,这些数字,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意蕴。
一楼成就一诗
民间传说,李白曾登上黄鹤楼,远处的青山秀水,近处的繁华街市,滔滔东去的江水,都笼罩在氤氲中,李白见此景象,诗兴大发,打算在石壁上题诗,当他刚要挥动那蘸饱了墨汁的笔时,忽然看到墙上几行工整的小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署名崔颢。
“好诗,真是好诗!”李白不禁夺口而出。赞叹之余,太白又来了惆怅,方才的满腹情感怎么也喷发不出,如何也出不了崔颢的意境,于是,将笔一丢,拂袖而去。元人辛文房说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搁笔的又何止李白一人?状元毕阮曾担任湖广总督11 年,自己游览抑或陪客人游览黄鹤楼很多次,但是并不见他写过关于黄鹤楼的诗、词、文、赋。在他的楹联中,关于其他名胜的很多,就是没有写黄鹤楼的。
很多人不服输。
陆游有“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范成大有“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白居易有“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有“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贾岛有“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但是,不胜枚举的黄鹤楼之作中,无一首出乎崔颢的《黄鹤楼》之右。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