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辉
【摘要】目的 探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硝普钠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冠心病所至心力衰竭占45.6%,居各种病因之首[ 1 ]。我院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纳入标准:冠心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诊断按Framingham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NYHA分级标准):IV级(心力衰竭Ⅲ度)65例,Ⅲ级(心力衰竭Ⅱ度)32例。排除标准:伴有全身各系统严重病变如: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7例,其中男61例,女36例,年龄45~86岁,平均62.5岁;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做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根据患者病史,体查,结合心电图、胸片、心脏B超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采用去除病因和诱因,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抗心室重构,改善心肌代谢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应用硝普钠治疗:硝普钠50 mg加5%葡萄糖液100 ml使用微量泵避光24 h持续泵入,根据血压及临床表现情况从10~20 µg/min开始,每1O min调整剂量1次,逐步增加到血流动力学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后,以收缩压维持在100 mm Hg左右,舒张压不低于60 mm Hg为宜,持续以该剂量维持5~7 d。常规最大耐受剂量为100~200 µg/min,病情稳定后缓慢减量至起始剂量,疗程均为15 d。治疗前后均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流变,临床观察症状、体征、评定心功能改善程度,用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指数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心功能改善2级或恢复至1级;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 ± 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
2 结果
2.1 二组临床治疗结果:见表1。
2.2 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 观察组治疗前31.15±7.42,治疗后44.23±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33.21±4.18,治疗后35.35±5.58,差异无显著性。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头晕、头痛5例,恶心和(或)呕吐、纳差2例。经减量使用硝普钠及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硝普钠是一种强效、短时、快速的动、静脉血管扩张剂,其药理活性成分为亚硝基。它可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使左室射血分数(EF)及心排血量增加,改善外周血管灌流,同时左室舒张末压及相应肺血管压力下降,肺淤血改善;还可因射血阻抗、血压及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而使左室舒张末期压降低,增大舒张期冠脉灌流压的梯度,冠脉血流量增加。故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结果表明: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显效率85.71%。总有效率97.95%,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比较,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硝普钠由红细胞代谢为氰化物,在肝脏内氰化物代谢为氰酸盐,给药后立即起作用,停止用药后维持2~15 min [ 2 ]。有研究表明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硝普钠,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出现硫氰化物毒性反应,但短期应用不致发生不良反应[ 3 ]。本文观察组中有5例出现头晕、头痛;2例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经减量使用及对症处理后缓解。微量泵可以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71.
[3] 杨 晶,杨松林.静脉泵注射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应用.哈尔滨医药,2004,24(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