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学在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2009-02-18 09:11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欠发达地区新课程改革

何 剑 何 蕾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 2004 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试点以来,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普宁市实验中学,位 于广东省东部的“欠发达地区”。笔者以该学校为例,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欠发达地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遇到的相关问 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根据提出解决方案:将群体动力学运用于教学及教研。

【关键词】群体动力学;信息技术课;欠发达地区;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080—04

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 2004 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试点

以来,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由于各实验区相对来说 属于国内发达或比较发达地区,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实验 效果也比较好,然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后,各地条件参差 不齐,新课改在各地实施的情况难免差强人意。如何改变这 一现状,将新课改的实验成果顺利运用到其他地区,这是我 们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内容。

普宁市实验中学,位于广东省东部——经济和教育都较 为落后的揭阳市,属于文中称之为的“欠发达地区”;该学 校又是一所由中师改制而成的县属实验中学,硬件条件在全 县的中学来说还算“可以”,但现有教师普遍缺乏中学教学 经验,属于“欠发达学校”。由于有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改革在我们学校似乎成了一种理想的却又 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本文拟以该学校为例,根据笔者多年 的工作经验,对欠发达地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遇到的相关 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根据提出解决方案。

一 “欠发达地区”教学现状:制约因素分析

总结起来,制约欠发达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因 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条件

受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约束,欠发达地区高中一般能够组建自己的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然而受地理位置及自身经济 条件的影响,设备比发达地区要落后很多。笔者所在学校在 原来中师时就已经组建了三个电脑室,在当地中学的硬件条件也算是一流,然而这三个电脑室中最新的设备是 2001 年配置的 C1.4、128M 内存的 60 台联想电脑,Win98 操作系统, 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潮流。打印机、扫描仪也只有学校办公 室才有,手写板、电子白板之类的设备更是见所未见。

2学生素质

欠发达地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欠缺,学习方式陈旧。笔者所在学校自 2001 年开始招收高中生,生源主要来自周边乡 镇的初级中学。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各镇初中义务阶段 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存在很大差异:城郊学校开展信息技术 课的时间比较早,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周 边乡镇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限制,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普遍落 后于城郊,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受基础学科 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学生 则习惯于服从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没有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 的意识,因此一般这类地区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目前的教学 方式仍然停留在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思想层面 上,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整 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 能力,任重而道远。

3师资力量

除了以上两方面因素外,欠发达地区还存在信息技术师资参差不齐、很难适应新课改要求的状况。笔者所在学校总 共四位信息技术教师,其中一位中级、三位初级。中级教师 工作时间在十五年以上,原物理专业本科毕业,曾担任多年 中师计算机专业班的计算机教学,具有丰富的中师教学经验;三位初级教师则均是刚本科毕业,参加工作时间最长的也不 过两三年,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其中一位物理专业, 一位计算机专业,一位教育技术。看似可以优势互补的四位 教师,在高中新课改中却都属于新手:老教师虽然在以教师 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方面属于专家型教师,却不愿轻易尝试相 对比较陌生的、新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在接受新理念方面虽 然比较容易,但在教学组织及临场应变方面却仍属于新手。

欠发达地区学校一般地处偏远,教师能够参加新课程培 训的机会也不多,新课改的理念很难顺利推行。在笔者工作 的三年时间里,学校总共组织过两次教师培训,其中一次新 教师培训,主要是关于新教师的基本素养方面的内容,基本 没有涉及新课程改革;另外一次专门的新课程培训,笔者却 由于资力浅,无缘参加(这也是很多欠发达地区学校普遍存 在的问题:论资排辈,不重实效)。基于类似的原因,当教师 现有知识体系无法正常满足教学需求时,大多只能从网上各 家以及平日学校组织的其他学科的公开课吸取养分,其中难 免断章取义,所得的经验要运用到实际教学则更是显得捉襟 见肘。

4科研水平

欠发达地区科研能力一般都很薄弱。普宁市教育局信息技术教研室只有一位老师负责,并且还兼任物理教研室的工 作,其结果可想而知。新课程改革率先在包括广东在内的几 个省、市进行试点,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教学案例,为全国范 围内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些 案例基本上只能成为好看的摆设。因为绝大多数优秀的案例 所呈现的都是十分理想的状态,无论是学生素质、认知水平 以及对新的学习模式的适应情况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组织适应能力、临场应变等等,甚至教案本身所包含的海量 信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得来的,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形相 差甚远,不具实际指导意义,相反,却有可能为该地区带来 心理负担。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这些已经 形成的成果,而是他们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

5其他

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待遇的差距拉大,导致学科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其效果是后显的,甚 至要在学生毕业的若干年以后才会显出它的优势。欠发达地 区学校一般注重升学率的提升,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则误以为 没有用处。因此,一般的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存在三分钟 热度,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也自然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在这类学校,与基础学科的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相比, 信息技术的新课改最多只能算是自娱自乐。

二 群体动力学理论

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而研究群体动 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因为群体活动 的动向同样决定于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群体动 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 概念,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他和环境的相互 作用。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与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 为的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当人的 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 线的作用。据此他提出了心理力场的理论公式:B=f(P.E),其 中 B 代表行为,P 代表个人,E 代表环境。勒温的“场”理论最 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1933 年他迁居美国后,又应用于研 究群体行为,提出“群体动力”的概念。[1]

第一个把群体动力学理论引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是德里 克•朗特里(Derk Rowntree)。他引进群体动力学理论最初只 是为了研究普通教育过程中群体学习的问题。他把不同的群 体结构方法看作是一种能改善学习效果的“智能技术”,期望 从群体动力学理论中寻求一些有用的方法和原则[2]。朗特里在 其《课程发展中的教育技术》一书中比较了两种群体学习的 交流模式,如图 1。

A 图是一种群体控制的交流模式,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学 生自由地相互交流思想,学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很大,大大地 超过了 B 图的教师控制的学习交流模式。在群体控制的学习 模式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有益激励增加了,从而学生的求知欲望也随之增加了。因此 群体控制的学习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达到更高的认知目标,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群体动力学理论运用于教学

1可行性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的情况大不相同,他们的起点很低甚至几乎是零起点, 并且起点水平表现得参差不齐,为了要完成课程目标(大纲 要求),他们需要在同样的时间(高中阶段 2-3 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发达地区学生 5-6 年甚至更长时间(小学、初中 及高中)才达到的信息水平。尤其入学之初学生对信息技术 经常感觉一片茫然,有时笔者甚至能十分明显地感觉到他们 对新技术那种敬畏。由于陌生而生敬畏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正由于对新事物的畏惧,常常令他们在新事物面前显得 无所适从,从而也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因此可以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学习群体中,让其在与群体中背 景相似,优势互补的其他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消除这 种心理障碍,从而促进学习。笔者在初为人师、任本校初一 信息技术课时,有一次曾惊讶地发现,自己在讲台上眉飞色 舞、口若悬河向学生传授的那些技巧与策略,学生一点都没 学会,然而十之八九的学生一进电脑室都会用开始菜单里的 “搜索”功能查找 QQ 执行文件。私下打听才知道,学生机上安 装了硬盘保护卡对 C 盘进行了保护,有学生偷偷将 QQ 安装 在了其他盘,这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一种积极效果。因此, 笔者开始尝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利用群体动力学理 论进行教学。

2策略实施

由于学生的起点水平差异较大,笔者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入学之初,针对大多数学生 对新技术敬而远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情况,创造 尽可能宽松的课堂群体交流氛围,为学生自由、流畅地表达 自己的思想提供环境保障,同时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加入适当 的反馈训练,比如;有意识地让学生提问题、用语言表达对 问题的理解、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将交流结果形成学 习反思等等;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拘泥于教材,有时是 现实生活中任一急待解决的问题或者热门的话题,有时则鼓 励学生自己列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运用信息 技术来解决它;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必要时还可 以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展开即时讨论,力争课堂成为解决问 题的场所而非堆积问题,只有一个问题顺利解决了,学生才 会有勇气积极面对下一个问题。

综合活动相比之下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群体动力 优势,但是由于学生的起点差异及现实的学习状况,学生自 由分组可能会出现起点水平相当的或者平日里的“死党”组成 同一小组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因为活动目标超出了学生既有 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小组任务的完成完全落到其中某一位 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成员身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 人工干预分组的方式,将学号尾数相同的同学分在一组,成 员之间开始彼此并不熟悉,因此可以避免“混大锅饭”的情况, 但是小组成员间的协作与交流需要一段更长的磨合期,利用这段磨合期则正好可以针对低起点学生安排相对基础的教学 内容。另外,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综合活动适当分 解成多个小活动,并制定出详细的评价标准,使得每一位学 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一项任务来完成,同时给 予必要的引导与协助,以激发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 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因为如果在学生最起码的信息能 力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一旦遇到 挫折,学生很容易为自己找到放弃的理由,使协作学习的成 果前功尽弃。

群体控制的学习交流模型对其中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 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更 加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即使在发达地区,也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磨合才能达 到理想效果,所以运用之初效果没有达到期待中的那么好也 是在情理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失败中不断地总 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即,将群体 动力学理论运用于教研活动。

四 群体动力学理论运用于教研

在群体控制的学习交流模型中教师的权威性减少了,对 教师的要求却提高了: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组织才能, 这样才能组织、计划、管理好他所领导的群体的学习;对教 师适应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教师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才能 适应群体变化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比以前大大 提高,这样才能适应群体学习中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欠 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师本身来源就参差不齐,再加上本地 信息闭塞,难以全面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以单纯要求教师 个人改进教学模式来促进本地区教学改革,很容易引起教师 的职业倦怠。如果将教师也置于一个积极热情的教改群体当 中,不但可以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 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加有利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 利进行。由图 1 的群体控制学习模式又可以衍生出群体教研 交流模型及校际合作交流模型,分别如图 2、图 3 所示。

动以骨干教师(包括领导)、骨干学校(包括上级单位)为中心,普通教师之间、普通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如图 2、图 3 中的模式 A。这样的形式过多地依赖于权威, 这不仅使自己的目光受到限制,无法放眼权威以外的精彩, 同时也给权威带来过重的负担,使得本应具有的示范效应也 因此而打折扣;另一方面,这种以权威为中心的模式容易使 参与者产生依赖思想,消磨参与者的积极性,这也是勒温的 群体动力学中所提到的“社会惰化效应”。教师间的交流程度 可以影响教师对新信息的关注程度,而学校间的合作成果也 会间接影响该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欠发达地区一般地处 边远,信息本身就比较闭塞,如果长期固步自封、不求变化, 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则无法传递进来,仅仅在原有的范 围之内谈改革,而改革的成果得不到外界的认可,教师没有自 我效能感,这样的改革最多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而已。

针对本校具有课程改革经验的信息技术教师匮乏这一实 际情况,三名年轻教师首先自发组成了合作小组,集体备课, 并利用课间时间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感悟;课下则 充分利用 QQ、Blog 等各种网络工具进行交流,互相鼓励、 取长补短。在年轻教师的热情感召及情绪感染下,另一名年 纪稍长的教师也加入到合作小组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 的学习共同体。然而只在本校这个小范围内交流,始终有闭 门造车之嫌。于是我们利用普宁二中(本地一所示范性高中) 举办信息技术节的机会,向他们借鉴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分享他们失败的教训;同时与二中的信息技术教师互相交流,分享成果,并加入了他们的教研 QQ 群,以增进更大范围同行间的交流,扩大教学视野,促进隐性知识(如教学经验等) 共享。与此同时,普宁市的其他几个市属中学也加入到了这 个学习共同体中来,利用网络优势促进了校际合作乃至与其 他地区教师间的群体交流与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吸取失 败教训,发展自身特色,从而提升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减少 了自身对上级机构及权威的依赖。

五 结论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的新课程改革没有必要 跟随发达地区的潮流,不切实际、盲目跟风反而容易让自己 在新课程改革中迷失方向。只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加强各级之间(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 之间乃至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完成 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要求,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目的,都应该能算是成功的新课程改革。

另外,教研活动中的群体效应也会影响教师对新课改的 支持程度。再好的理念,没有积极的践行者,最终也将走向 消亡。欠发达地区新课程改革,不仅需要依赖于领导的大力 支持,教师自身更应该对改革满怀信心、充满热情,这就需 要同行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深圳某中学的 同行[3]能够用两个自制的 QQ表情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 来,这种激情在群体交流时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鼓励,使之 能够感染每一位参与者,从而避免“社会惰化效应”的发生, 这也是我们的教研与校际交流活动中非常需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华东教育网.群体动力理论[DB/OL].

[2] 张诗亚,周谊.震荡与变革——20世纪的教育技术[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209-211.

[3] 计锡萍.两个QQ表情引发的联想[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0):41-42.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欠发达地区新课程改革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