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风格演变之根源

2009-02-17 07:11
艺海 2009年1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文人画艺术家

王 璐

从历史的高度看,绘画艺术从诞生到现在,艺术风格由缓慢节奏向快频率发展, 及至20世纪初,艺术风格一个接一个,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翻开欧洲美术史,从古希腊时期到18世纪,虽然也出现许多流派,但从宏观上看它们都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是在古典哲学思想指导下的艺术实践。直到19世纪德拉克洛瓦建立了浪漫主义的绘画体系,这种僵局才得以打破。而这格局一经打破,就产生了印象派、新印象派,随之紧锣密鼓般出现了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观仿艺术、超级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让人目眩。属于浪漫主义风格的中国文人画,曾经统治中国画坛达一千多年,直到20世纪初,特别是近年来美术新潮纷然杂陈,这一统治才得以瓦解。艺术风格产生、发展的规律似乎具有普遍性。

艺术风格的不断发展是有其内在、外在因素的,究其原因,不外下列几个方面:

1、功利主义的影响:一方面,进入人类文明时期后,美术常常被统治者所利用,用以作为巩固其政权的宣传、娱乐工具,美术创作思想受局于统治者。明初皇帝喜欢马远、夏圭的风格,院风就盛行以此为宗的浙源画风。“高宗初作黄字,天下翕然学典;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最后作孙过庭字,故孝宗太上作孙字”。皇帝的个人爱好在一定时候竟可以左右画风。另一方面是艺术家个人因素。在一定时期,某种风格、某种题材受人青睐,容易出人头地,于是趋之若鹜,不惜牺牲艺术家的个性,抛开真诚的情感去无病呻吟,博人开颜,这方面尤其见于现代新潮作品中。

2、艺术的成熟意味着新艺术风格的出现。综观艺术发展史,当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出现时,前一种代表旧思潮的艺术,一般来说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已形成一个体系,有一套较固定的观察与表现的方法,既可说它达到顶峰,又可说它已处于僵化,没有多少生机了。画家李少文认为,世界总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艺术的世界也如此,它需要进行自我调节,需要有新的艺术样式来突破旧的格局,建立一种全新的艺术世界,于是新的风格应命而来。法国观念艺术先驱马塞尔·杜尚,1917年在一普通的便池上写上“RM·MUTT”,作为一件雕塑作品送展。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却说明潮流要求弃绝作为传统艺术品的那些珍奇的、永久性的奢侈品。传统艺术已成为“奢侈品”。

艺术的成熟往往导向封闭和静止。如中国的文人画、欧洲的古典油画,它们都形成了固定的作画程序和严格的教学体系,已经达到极限,无路可走了。返老还童、返璞归真是艺术家一生的执着追求。一种艺术形式的成熟,必然也意味着它的创造力、生命力老化。如果艺术家不断重复他训练成熟的艺术,只能说明他已变成一台复印机,他的艺术生命结束了。

3、黑格尔说,艺术发展到后来,总是向哲学靠拢。中国文人画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受到由儒、道、佛三家共同糅合而成的中国哲学的深远影响;西方现代艺术几乎可以说是对柏格森等人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解释与实践。艺术的这一特征表明艺术在文化大家庭里不是孤立的,影响它的不仅是哲学,还有文学、音乐、民俗,乃至社会意识形态。任何一门姊妹艺术的变化、发展,都或多或少的会导致美术的变化和发展。

在分析绘画艺术风格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每种风格的兴起总是建立在否定部分或否定前人艺术思想的基础上,这种否定或出于社会历史原因,或出于人类文化意识和哲学思考的不断发展。而每一次艺术风格演变都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美术的进步,丰富了艺术语言,给我们灿烂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珍品。

(作者单位:湖南日报广告部)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文人画艺术家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