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谦
进入“十五”以来,内蒙古国民经济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综合经济实力增加最显著,人民生活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2002年起到2007年,内蒙古的经济已经连续6年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特别是2003年,内蒙古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项指标增速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经济竞争力排名第一,超过四川省。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内蒙古经济发展已经引人关注,被国内有关媒体称为“内蒙古模式”。
一、“内蒙古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经过近几年内蒙古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总量的积累,内蒙古与全国主要经济指标间的差距出现缩小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发展呈现出“快、大、长、好”四大亮点:
(一)经济增速明显加快
2000年—2007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12倍,年均增长17.7%,增速快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增速居全国第一,而且也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11.7%的速度高出8.5个百分点。
(二)经济总量不断做大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量由全国的后列进入中列,在全国的地位明显提高。200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539.12亿元,位于全国第24位,西部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502元,居于全国第16位,西部第2位。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6091.12亿元,位于全国第16位,西部第2位。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6%提高到2.2%。截至2007年底,全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25393元,按2007年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339美元,首次超过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3000美元大关,居全国第10位,已连续4年居全国第10位,并且连续5年保持西部第1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内蒙古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经济增长稳定性将显著加强,将进入新一轮需求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期。
(三)经济增长的周期明显延长
从2000年开始,内蒙古已经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达到16.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这是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截至目前经济保持最长的增长周期。
(四)经济运行质量比较好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也明显提高,表现在: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作为政府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财政总收入2007年达到1018.14亿元,比2000年增长5.54倍,年均增长30.8%,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1%提高到16.7%,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5%上升至2%,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3位上升至第17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2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8位。
企业利润保持大幅度增长。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2亿元,比2002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76.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64.2%。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改善。进入“十五”以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盘子的持续扩大,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工资与补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区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129元提高到2007年的12378元,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2%,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10位,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的行列中,在西部位次由第8位上升到第2位,并连续两年居西部第2位。农村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央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有力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038元提高到2007年的3953元,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居全国第15位,连续5年居西部第1位。
二、形成“内蒙古发展模式”的主要动力
(一)发展的思路不断完善,结构进一步优化
进入新世纪,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党的十六大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又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三、四、五次全委会上,在加快发展的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先后提出“快”、“大”、“长”、“好”的发展要求。全区各地坚持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党和国家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长周期与快增长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遵循规律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走上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提高“两个水平”、保持“两个高于”、确保“两个实现”的未来5年奋斗目标,是我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累计向内蒙古拨付补助资金(不含国债转贷)1188.8亿元,占同期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68.9%。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能源、交通运输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区累计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2.5亿亩,累计增加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18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57%。
(三)“三化”建设积极推进
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全区大力实施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牧业产业化通过推进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提高畜牧业所占比重,使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350亿斤左右,人均粮食产量居全国第3位。全区通过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工业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不断壮大,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科技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以上,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5%,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14位,在西部仅次于陕西省居第2位。城镇化带动社会跨越式发展。2007年内蒙古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0.2%,高于同期全国5.3个
百分点,在全国除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外的27个省区中,内蒙古城镇化率居第7位。
(四)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
农牧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种植结构进一步向市场化、区域化和优质、特色转变,优质专用农作物和无公害农产品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同时,在伊利、蒙牛、赛飞亚、科尔沁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农区畜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农牧民稳定增收提供了保证。
第二产业成为支撑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进入“十五”时期,全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投资力度增大,并陆续竣工投产了一批重点项目,成为支撑工业增长新的增长点。随着工业项目的陆续投产,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截至2007年底,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已由2001年1373户增加至3364户,增加1991户。其中,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科技六大优势产业增长明显,成为拉动全区工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三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4年自治区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极大地促进内蒙古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破除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将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城乡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需求保证。
(五)投资和消费需求均实现较快增长
首先,从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势,主要体现在重点工业项目、生态保护和建设、公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着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迈上新台阶,2001—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4%。投资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财政性投资和银行贷款投资比重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明显增加,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十五”时期,全区非国有单位投资占全区城镇以上单位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36.1%上升到62.5%。
其次,从消费需求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刺激了消费需求,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趋旺的态势。2007年,全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2000年增长2.13倍,年均增长17.7%,与同期GDP实现同步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证券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同时,各种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随着我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六)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优强企业参与我区经济建设,2001—2006年,全区累计引进区外(国内)资金4000多亿元,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42.6亿美元。一批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进驻我区。向北开放取得积极进展,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步入新阶段,我区在国家向北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显现。
三、支撑“内蒙古发展模式”的成因分析
对于支撑内蒙古经济现象高增长的成因,有必要从内外部投资环境优势进行多因素、多层面的透视和分析。我们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策优势
我区同时享有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政策的叠加形成了发展的比较优势。我区充分利用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人才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得到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性转移支付以及其他多种方式的资金支持,使其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
(二)资源优势
内蒙古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有62种矿产探明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稀土矿储量达1亿吨,占全国的80%以上,居世界之首;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2892.64亿吨,居全国第一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天然气田,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几个为数不多的世界级陆上特大整装气田,已探明储量达7000多亿立方米。除了能源矿产资源外,内蒙古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原资源和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利用我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延长产业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动力和支持。
(三)区位优势
2000年,内蒙古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2007年,内蒙古东部5个盟市正式纳入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这为我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使内蒙古经济发展长期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战略的政策支持。另外,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我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同俄罗斯、蒙古相邻,相互之间交往密切。与周边国家、地区资源和产业互补性强,经济合作前景广阔。因此,我区成为连接中国和俄罗斯、蒙古市场的纽带。
(四)后发优势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经过几年的调整,在全球范围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科学发明和科学发现应用到实际的时间越来越短。所有这些,为我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跃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科技进步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就是可能实现某些领域的跨跃式发展。
(五)地广人稀的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人口240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人口密度20.3人/平方公里,只有全国的14.8%。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曾谈到:内蒙古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近几年,内蒙古经济发展快,特别是人均指标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前移,与我们的地广人稀的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我们已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经济结构合理、地区特色鲜明、社会稳定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内蒙古将崛起在祖国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