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书”

2009-02-16 04:58马瑞芳
小学生·新读写 2009年1期
关键词:闲书寓言放学

马瑞芳

1942年4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从事《聊斋志异》研究30余年。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被誉为“当代的《儒林外史》”,为中国校园文学的创作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小孩子最愿过春节,有好东西吃,有新衣穿。

春节来临的标志是父亲在书房写春联,印象最深的是,他常写:“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他喜欢读《尔雅》《伤寒论》和带插图的《本草纲目》等,用现在的话说,这都是父亲的“专业”书。

喜欢看闲书(当时对小说的通称)的是母亲。她深信世上“惟有读书高”,所以无论男女,孩子都要在六岁前入学读书。

我刚上小学时,低年级放学早,基本没有家庭作业。上午十点过后,满街是疯跑的顽童。乱闹乱跑乱瞧之后,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发现了宜都县图书馆!我立即拖不动脚了。尤其幸运的是,惟一的管理员居然是杨叔叔——父亲的远房表弟。按说进图书馆要阅览证,但一个“七岁八岁狗也嫌”的角色,哪来的阅览证?杨叔叔网开一面,让我随便进入、挑选、阅读,还不时推荐好书给我。但有一条是严格的,绝对不许将书带走,也不许将书包带进。

从此,每到放学后,我就坐在县图书馆看书,先是桌上的画书,后是架上没有画的书。它们每天都给我打开一个新世界,一个充满幻想的,妙不可言的世界。《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不管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白雪公主,不管是齐天大圣还是黑旋风,都能吸引住我。

说来惭愧,上小学时我常因迟到、不交作业挨批,既没有数学夺冠的光荣,也没有语文考第一的荣幸。不仅从不曾以一篇才气横溢的“雏凤之鸣”换得哪怕小小的表扬,还因老师故意给作文“59”分而被母亲用笤帚疙瘩从家中打出来。小学语文教师苦口婆心、条分缕析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一放学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老师布置的造句,也常被我敷衍了事。记忆中我造了最通顺的一句是“只要……就”:“只要一写作业,我就头疼。”我仿佛曾因为背诵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在什么场合露过脸,大概就相当于“过五关斩六将”的威风了。

但看“闲书”我总是雷打不动,越看越来劲,越看越上瘾。说来真是莫名其妙,兄妹七人经同一条路上学,只有我一个被县图书馆的“闲书”牢牢套住。

1965年我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母亲将当年曾外祖父给她做的书箱送我装属于我自己的“闲书”。几十年后自己也写起“闲书”来。

猜你喜欢
闲书寓言放学
放学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无事读闲书
快放学了!
放学歌
静静地坐在墙根,捧一本闲书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