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东 李应伟
摘要针对学校体育大都以现代体育和现代竞技比赛为主,以取得各种体育比赛成绩为目标的现实,探究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及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将民族传统体育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充分发挥民族体育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特点,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课程改革 民族体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强调“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单纯现代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的体育教学模式,努力使学生主动、活泼、愉快、健康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民族传统体育是透射着浓郁民族气息的竞技、娱乐和健身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教育功能,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日常教学中,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日常教学中。
1 提高对日常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心肌力量还较薄弱,情绪变化大,有意注意还不稳定。而现代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过分突出竞争和超越,过分强调动作技术的精细化、规范化,许多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艰辛和难度,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据笔者参与的一项学生调查:只有16.8%的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课,有24%的学生没有发表意见,有将近60%的学生回答是“爱体育,不爱体育课”。反思和分析学生的意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不争的结论:是单一现代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呆板、高难、枯燥压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富含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能够使个体有差异的学生消除顾虑,克服心理障碍,体验成功和快乐体育的感觉,自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只有对日常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清醒认识,才能促使我们主动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选择面,改变体育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为了竞技比赛、为了每年达标的片面认识。让他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快感,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要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风格各不相同,技术差异比较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况、场地器材条件和课标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七、八岁的学生肌肉力量小,应选择一些运动负荷小、技术要求低、娱乐和健身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投绣球、丢沙包、打陀螺、悠悠球、滚铁环等。十多岁的孩子耐力不足,应选择一些力量要求小、技术难度适中、有一定竞技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踢毽、跳绳、荡秋千、爬竿等。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值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弹跳力、耐久力、协调性和灵活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应选择一些对力量、技术、速度和技巧都有一定要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武术、拔河、摔跤、太极拳、抖空竹、珍珠球等。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不能拘泥,还要根据条件灵活选择。下雨天选择一些可以在室内进行的项目,比如:踢毽子、击鼓传花等;学习了高难度、大运动量的技术动作后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放松、有趣味和娱乐功效的项目,比如:抖空竹、打太极等。只有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选择,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好地表现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作用。
3 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要表现时代性和创新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族传统体育也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了解社会的流行时尚,掌握学生的追求动向,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春天的时候,河边的上空飘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目光,我们就指导学生放风筝,比赛谁放得又快又高;公园里常有毽球比赛,好多学生在那里驻足,我们就教授学生踢毽子,看谁踢得更灵巧、更艺术;奥运开幕式的大型太极表演,让几乎所有的学生叹为观止,我们就组织自己的太极表演队,让奥运精神发扬光大。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对陀螺我们可以创新出侧身转、背身转、传手转等技巧;对跳绳我们可以创新出多人跳单绳、一人跳双绳、跑步跳多绳等花样;对武术我们可以与太极和舞蹈结合,创新出饱含青春气息的韵律操。时代性和创新性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更广阔的前景,给学生常见常新的感受,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挖掘和深化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手段要富有直观性和鲜明性
实践表明: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为了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的教学手段要富有直观性和鲜明性,尽可能多的用挂图、影像等配合教师的示范。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和鲜明性更强,我们可以将技术要领、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的重点难点强化制作成教学软件,教学时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画面的变换、慢放、定格,声音效果的叠加,让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下转第48页)(上接第41页)每一个动作细节,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比如学习抖空竹,我们将“起范”中的动作用力方向和发力手,“上劲”中的方向动作时机和两手拉抖速度等制成教学光盘,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简单讲解示范后参考视频自主练习,就很容易地立体、全面地掌握了动作要领,欢快的哨鸣声很快就此起彼伏了。
我们强调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日常教学中,并不是要弱化现代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应该是相辅相承的,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才符合现代教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才更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才能实现现代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胜利.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探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2] 孟峰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3] 何建东.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农村学校体育的探索.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8).
[4] 罗其伟.谈谈新课标下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学的认识.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