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兴
[摘 要]七年的语文新课改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语文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仍有“任重而道远”的沉重。本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新课程下个阶段一是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二是要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三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
[关键词]七年回眸 成绩 问题 方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实施,历经七年了。小学阶段六年一轮的实验已经完成,初中阶段第二轮实验也已结束。按一般教育改革的工作程序,也到了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阶段了。
这七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七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入的七年,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七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发展格局的七年。
一、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亮点多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比照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及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七年语文课改,特点鲜明、亮点多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2.《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
3.《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
4.《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现了以“语文素养”为利好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5.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入,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6.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家采用先在少数地区试验然后逐步推开的办法,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推进。经过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
二、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语文教育发生巨大变化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年,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肯定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语文课改践行七年,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语文教育变新了: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语文教学变活了:教学方法活泼了,评价机制灵活了;语文教学变宽了:教学目标增宽了,教学渠道拓宽了。”语文教育专家在谈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时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语文教学从‘真理模式取向调为‘言语实践取向;全面引入现代阅读观、写作观和言语交际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等。七年的历程值得回顾,七年的成就值得肯定。
七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七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初步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能够在自主活动中释放。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或正在明显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学习的前台。
七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了十余套国标语文教材。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很多关心、热爱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诠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初步构建了和谐框架。
七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创新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始“裂变”,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如“学教式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非预设性模式”、“生成模式”、“非指示性模式”等。
七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培育了一大批教坛新锐,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孙建锋的“享受语文”、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摸索了一套套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七年来,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得到新建构。有钱理群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王富仁的“大语文论”与“小语文论”、童庆炳的“语文教学认识论与存在论”、潘新和的“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韩军的“重建与反思:新语文教育论”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观的多层建构。这些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整合升华为理论,将能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七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新的景观。众多语文专业报刊相继推出“争鸣”专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
七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时代的新跨越。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总结七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这七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无所适从。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被谈论得较多的有十种倾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虚假自主、无效合作、孤立文本、随意探究、曲解对话、讨论泛化、滥用媒体、追求前卫、盲目综合、弱化基础等。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概括。
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有论者从深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有论者指出在新课标实施中有许多伪善、虚化的现象,最突出的是“非语文”现象充斥着课堂,语文逐渐地空泛和虚化。表现为: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有论者概括了新课标语境下的强势话语对“真理”遮蔽的三个方面:泛人文强势话语下的工具性遮蔽;泛多元评价话语下的常识遮蔽;泛合作强势话语下的前提遮蔽。有论者提出,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课堂“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还有论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歧路。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实际效果;过分注重“学科整合”,迷失“语文本质”;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过分推崇“赏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
七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探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因: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失辩证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不恰当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李海林撰文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从语文课程改革整体来看,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正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程改革总的态势是‘软着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理念、方案和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不断暴露,不断得到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省,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四、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的信念不可动摇
语文课程改革七年的历程,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坚实基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受到语文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七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动摇“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正如巢宗祺教授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论者指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处在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坚定课改信念,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一是排除对课程改革存有抵触心理、畏难心理、观望心理的干扰。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语文课程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语文界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有人觉得课改改错了,到现在问题百出,有些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有论者指出,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二是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未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比如一强调弘扬人文性,便松开了语文的缰绳;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便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便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将很难避免语文教育思路的大幅摇摆。有专家指出,“矫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正。这样才能避免大幅震荡。”还有论者提出,中小学语文课改要从长计议,“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
2.要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全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与“多元”融于一体;坚持“主体”与“主导”互动互补;坚持“实”与“活”有机结合。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4.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课程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养,就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就必须完善知识结构,就必须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未有穷期。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必然有新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思路与平台。站在这样新的起点眺望未来课程改革征程,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鼓足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只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就能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于漪.回首百年 继往开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1).
[2]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5).
[3]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7).
[4]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
[5]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N].中国教育报,2005-12-23.
[6]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J].语文学习,2005 ,(4-5)
[7]王凌.盘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现象[J].成才,2005,(9).
[8]周建成.语文新课程强势话语下的“真理”遮蔽[J].中学语文,2004,(9).
[9]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J].中国教师,2004,(8).
[10]李碧.走出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迷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2).
[1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郑浩.语文新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J].语文建设,2007,(12).
[13]甘其勋.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J].语文建设,2006,(8).
[14]温儒敏.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J].语文学习,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