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009-02-05 01:55吴和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新课程素质教育

吴和平

在我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1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

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改革兼顾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学生本位3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

而传统教学模式使用的教材单调、枯燥、乏味,没有喜怒哀乐,更没有生活的激情,缺乏整体性、现实性和理想性,体现的是单一的生活模式。1)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之人的培养。中小学课程关注的是科学知识世界,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脱离生活,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合理构建。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不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而是为现实活着,甚至是为教材活着,教材不能为学生提供更普遍、更感兴趣、更有价值的东西。3)乏味单调的理性生活成为主旋律,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完美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学生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学生本身置于一种压抑的氛围之中。

2 树立新观念,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的问题

基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和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使新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新的适合课程改革的观念,转变教学思想,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领导、教师知道该如何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极易将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忽视学生的整体性。应试教育就只看到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其精神世界。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教育的生活,更伴随着创造、追求、意志、努力以及喜、怒、哀、乐等情感。

2)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个性的差异及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是培养有个性的人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培育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使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

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在发展过程中有种种缺陷和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教师应理解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已为科学研究所证实。教育工作者应相信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在教学中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树立新型教师观

1)准确定位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教师工作是神圣的职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学习的社会,教师的功能定位不再是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肩负着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职责。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2)教师需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当严师、名师、人师,从知识上、学习上、人品上、道德上、人格上都成为学生的楷模,起到示范表率作用。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完善的形象、健全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给学生以影响、教育。

3)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先受教育,必须自尊、自爱、自警、自省、自律、自强,做一个永远受学生尊重,为社会认可的人。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还应当具有“长、宽、高”的立体形象。“长”就是要有一技之长,成为所教学科的带头人;“宽”就是知识面宽,不但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一主多副,成为“全天候”和“大百科”;“高”就是政治觉悟高,思想境界高,情操品德高。

总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无私奉献的师魂,为人师表的师德,和谐施教的师观,知行统一、教书育人的师能。

3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综观解决新课程体系矛盾与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无非是为了将新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发展的源动力,并且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深入、彻底的实施。因为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素质实际作为出发点,充分开发其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并成为特定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身心潜能,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解决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平衡的问题,即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全个性心理结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其个性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又是统一的。

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又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是一种现代课程体系。教师要积极改变原有状况,使新课程体系得以顺利实现,把素质教育真正融入教学实践中,并将其推向一个更崭新的阶段。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一中)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新课程素质教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