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还语文课堂生命本色

2009-02-03 10:24史云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本化课文教材

史云芳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把知本化课堂变为人本化课堂,还语文课堂以灵动鲜活的生命本色。

一、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师生感情融洽

通过新理念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应是兴高采烈,其乐融融。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寓教于乐,和谐、活泼的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催开他们思维的火花,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对学生进行人本化指导,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努力实现角色转变,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唤起他们的生命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照顾他们的个性需求,让学生想学乐学,使其智慧才能和优秀品质得以发展提高,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本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轻松愉悦的一大特色。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谓幽默风趣,妙不可言。当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之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可是,一位学生在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于老师逗趣地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着,于老师朝这位小朋友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装作有气无力了。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情感,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既激起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又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学得愉快而有效。

二、 教学过程注重探究发现,思维点燃创新火花

新课程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考虑到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人本化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总能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如有位老师在教《三袋麦子》时,别出心裁先让学生当导演,小组讨论哪些地方可表演,怎样表演;再让学生当演员,小组练习表演。每一回合都是在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再集体交流。小导演们导得精彩,有方法,小演员们演得逼真,有水平。而另一位教《第八次》的老师,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想知道什么,思源于疑,学生探究的兴趣很快被激起。在初读了课文,解决了一些简单问题后,教师又告诉学生读书能解决问题、还能发现新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而后引导学生变着方法读书,既有小组合作、分角色读,又有单独指名、比赛读,还有互相帮助、评价后读,最后才问哪些问题读懂了。学生的回答告诉我们:让学生自己读书、质疑、探究完全可以取代、教师的频繁提问。

三、 教学内容注重开放拓展,信息交流共享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一篇篇课文为基础的,这些课文只是例子,使用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核心,感悟人文精神,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不是一个标准的、统一的教学,而是一个多样的、个性化的教学。教学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体验自身的存在和生命的鲜活。

另外,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加工重组教材,大胆地补充拓展教材。因此,人本化的课堂教学中,有的会适当增加一些同类文章,实现教学延伸,增加信息量;有的会围绕课文的某一点,引发学生阅读,搜集相关资料,以获得对其全面深刻的了解。教师还注意让学生交流,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学生从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提高了自己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一文时,教师介绍一下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可帮助学生理解“裂开的房子”是指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教学《在大海中永生》就得相机介绍邓小平爷爷的事迹,让学生对这位伟人的业绩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从学生理解的需求出发,开放拓展教学内容,努力沟通课内与课外,是人本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又一大特点。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人本化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