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提高自主参与学习

2009-02-01 05:23黎子卿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3期
关键词:新教材课本概念

黎子卿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改革,现代教学的理念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都得到发展。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己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索自主参与课本的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30—03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增减能力的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新教材上狠下功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重视课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难以读懂以外,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也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的讲,满满黑板的写,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的垂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重视阅读数学课本,首先要教师引导,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闭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再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应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的阅读。让学生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对书中的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它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防止因口误,笔误所产生的概念错误从而使学生能准确的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外或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列出读书提纲,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有理数加法时,根据教材是先结合若干例子的分析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即运用上述法则解决问题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理数同号两数相加的规律。我拟了以下读书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然后填空:

1规定向东为正,向东走4米,记作(

),再走2米,记作(

),两次一共向东走了(

)即4+(

)=6米。

2规定向西走为正,向西走6米,记作(

)米,再向西走7米,记作(

),两次共向西走了(

),也就是向东走(

),其式子是()+(

)=13米。

3由1、2两式可知:同号两数相加,(

)不变,把(

)相加。

4(1)(-3)+(-9)=(

)

(2)、(-1/2)+(-1/3)=(

)

(2)

(-2)+(-8)+(-1)=(

)

在这个自学参考提纲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认识了有理数同号相加的规律。又运用这个规律三道练习题,使所学知识受到初步检验,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发现了有理数同号相加的规律,受到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数学技能。

二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加强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在概念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不能认为由感性认识得出的观念就认为是概念。心理学认为,直观是反映于人脑中的映像,这种映像可以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并被人们所感知。作为数学概念,一般不同于其他概念,由具体直观的形象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总结出来的概念,应尽可以通过直观教学,使整个数学思维变得容易掌握。例如棱柱概念的掌握,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在具体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观察其主要特征,抽象概括出:“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有互相平行。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图形叫棱柱。”这就是在具体性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把抽象出来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感到直观形象,记忆牢固,掌握准确,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从认识过程上看,学生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起点,是具体性上升到抽象性的开端。如果没有这个开端,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停留在空洞的概念上,而无法形成数学的真正技能和带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力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教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初一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开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数学的特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初一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又如“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答案有多种可能性,此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得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开成平面。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气氛。

四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中学数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着眼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应精确把握其精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

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有新教材特色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法,更好地开展新教材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教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如,新教材中安排“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新教材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通过更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同时利用多媒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初一“几何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动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立体、形象、直观地讲解几何体的各种要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教材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对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而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如,初一数学“绝对值”这一节中的“试一试”,教材中提到“|a|”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并未学习字母能表示数,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把这部分题目挪到下一章去做:二是引导学生自己从书中其它章节找答案、找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采取了回避困难的态度,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有悖于新教材的中旨。我们应当选择第二种方法,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

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学脱离课本,例如有的教师叫学生合上教材听课,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从不利用教材,课堂上有些空余时间,往往只布置学生解答习题;学生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下课后首先解题,不愿阅读教材,直到解答习题遇到困难时才翻阅例题,期末复习时也不会全面阅读教材,平时能反复钻研教材的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例如许多学生不能用连贯的科学的数学语言叙述定义、定理,回答教师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断断续续,不知所云。这主要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教材的结果。从平常的测验和作业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材料说明这一问题。如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代数公式也没掌握,出现(a+b)2=a2+b2这样的错误。如果在学习这些公式时,教师能很好的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学生完全懂得(a+b)2=a2+2ab+b2的道理。加上反复的练习巩固,是不会出现这类错误的。

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要怎样运用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呢?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教材,对于例题,事先由教师写在小黑板上,教学时让学生合着书听教师讲解的做法不是在所有的年级都恰当的,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理解的能力,教师只加以检查,订正或重点说明。(当然,对某些应用题及几何题,为了不让学生看到应用题的列式或方程及几何图形的辅助线,以及引导学生思维,教学时不让学看课本是可以的);应该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复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在系统讲述以后,还应对照教材一一予以说明。例如学生在初二学习函数时,对其定义往往不能正确的复述,其原因一是概念不清,二是数学语言生疏,对这些定义的叙述感到不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予以逐字逐句地说明,这样,会大大减少学生复习的困难,因而能较为牢固地掌握它们;对于那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知识点,也应该对照教材着重指出,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式为ax2+bx+c=0一般学生都能记住,但其中a≠O却往往被忽略了,这说明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

2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争取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知识巩固工作,在新课讲解以后,不要忙于布置学生演算习题,应通过一些工作,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力争当堂消化,一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先叫学生阅读教材,提问疑难,然后通过举例、复述、解释有关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低年级甚至还可让学生当堂朗读有关定义、定理及重要语句,同时应通过回答、板演等活动检查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情况,最后教师总结概括。

3对于作业的布置,应该布置学生首先阅读教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记忆知识,例如复习时合上课本,试着回答当天学过的基础知识或解答学过的例题,然后打开书本检查是否正确;为了养成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内容的习惯,除了布置一些练习题以外,还应布置一些思考题,如在讲了无理数一节以后,可以布置这样的思考题:无限小数就是无理数对吗?无理数就是无限小数对吗?像这样的问题,可以在下一堂课讲新内容前叫学生回答,也可以在叫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对于那些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的定理、公式、法则,可以布置学生用与教材上不同的方法证明或推导,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在课外辅导中,也应该注意这一问题。例如检查学生是否及时复习了教材,在复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样,既督促了学生,也及时了解了教学效果:当学生解答某道习题遇到困难而来请教时,对有些问题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答,而用一些启发性的反问,层层追溯到基础知识上来,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一基础知识,问题当然就解决了,如果没有掌握,那就应该指定学生阅读教材上某些章节,这样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疑难,不仅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更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与钻研教材的重要性了,在单元复习或期末复习前,更应组织学生系统地复习课本,这时对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指导学生对有关联的概念、定义、定理等进行对比分析和概括,真正达到复习的目的。

因此,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使用新教材,才能真正达到新教材培养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宗旨,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体会到教学之乐。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名师优质课堂效率管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9.

[2]卢元锴,陶礼光,陈爱苾,钟祖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161—206.

[3]杨荣浩.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M].中山市实验高中出版社,2005:252—298.

猜你喜欢
新教材课本概念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