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芳
摘 要:表示漫无目标的“海”语素在普通话中的构词能力正逐渐加强,“海投”等“海V”式复合词的频繁出现正是这种语言现象的反映。“海V”式复合词逐渐丰富的原因可以从“海”的语素意义、大众心理、信息传播等角度来进行解释。
关键词:海投 语素意义 大众心理 信息传播
现代汉语词典对“海”有多种解释,其中方言中的“海”表示“漫无目标地”和“毫无节制地”等意思(《现代汉语词典》,489页)。现在表示海洋的“海”语素依然保持着较强的构词能力,表示漫无目标的“海”语素在普通话中的构词能力也正逐渐加强。最近在网上,甚至在媒体上开始频繁出现的“海投”等“海V”式复合词就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现在我们以“海投”为例来加以分析。
(1)这几天,老有实习生在抱怨海投的痛苦,然后一遍遍复述海投的过程,其实没啥多说的,这种日子我一年前就尝过了。其实海投就是累点,其他也没啥损失,现在不是流行海选嘛,我们搞个海投也不错,改日成立一个求职海投代理公司,估计生意也不差,自己做老板,再也不要海投了,爽!
例(1)中的“海投”从语义上讲是指“漫无目地、大量地投”,从结构上看是“海V”式复合词,在“海”语素后的成分是动素。
“海”字头系列词按“海”语素义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表示海洋的“海”语素构词的。多为“海N”式复合词。例如:海藻、海马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海”字头系列词多为“海N”式复合词。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出现的“海龟”“海带”只是词义在使用上的延伸,但是当运用了谐音手段后,“海归”“海待”的出现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不仅在词义上产生了新义,而且在构词层面上使得“海V”式复合词的构词数量也有所增加。
另一类是由方言中的“海”语素构词。传统方言中“海”语素的构词数量不多,只有“海吃海喝”“海吹”“海侃”等。例如:
(2)所有的宗教都有饮食禁戒,因此我从未见到有印度人以酒肉相飨,海吃豪饮的。(王英琦《在印度当老外》)
(3)无独有偶,在另一家名叫“独家村”的酒店,也树起了禁止胡吃海喝的旗帜。(《人民日报》1995年)
(4)多数陈旧,油墨纸张的世界里居然有好些人随意抽烟,三两相聚胡吹海侃!(韩少功《法国大排档》
(5)时福海吹了一气,又坐到喜堂去受礼。(汪曾祺《晚饭花》)
以上例句中的“海吃”“海喝”“海侃”“海吹”都是“海V”式复合词。这些方言词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后,被其他地区的人们所接受,使用也更加普遍。
目前,比较常见的“海V”式复合词当属“海选”。例如:
(6)佳明出国进修深造,小丫一人独撑门面,于是《开心辞典》开始在全国海选小丫的搭档。(《沈阳今报》2006年2月17日)
(7)“像IBM、微软这样的公司,每年的校园招聘,包括实习生招募,很多时候就是从一两万个应聘者中挑一个出来。”某知名招聘网站校园招聘负责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招聘,应聘者入选的希望只能是万分之一,而对于招聘企业来说,要从数万封应聘简历中挑选出适合本企业的员工,同样也是大海捞针,与超级女生比赛中动辄上万人的“海选”无异。
现在,“海V”式复合词的数量和使用频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从“海投”“海选”到“海归”“海待”,给“海”字头系列词增加了新的面孔。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更开放的“海V”式复合词。例如:
(8)星期日海玩、海睡、海吃,就是我们尽情消费的双休日。
(9)7月26日一阵海谈:美术、服装、道具、我。四人,上午,KFC。当当带了很多杂志,LUNA也是有备而来,一切都稳妥,感觉欣慰。
例(8)、(9)中的“海吃”是传统的用法,“海谈”也可以看作是“海侃”的变体,而“海睡”和“海玩”就是新的“海V”式复合词了。
“海V”式复合词逐渐丰富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从“海”语素的意义来看,“海”作“大海”解时,有“宽阔、浩瀚”的意思,“海”作方言语素解时,指的是“漫无目标、毫无节制”的意思。其实,这些意义与“海”的本义都是有联系的,海的浩渺义能引伸出“大量”等许多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海”的解释就有“大的”这一义项(《现代汉语词典》第489页)。多项语素义和语素义的引申可以使“海”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海”作“漫无目标地”和“毫无节制地”讲时,更容易产生“海V”式复合词,因为这种具有描述性的语素常用来修饰动作成分。
从大众心理来看,在构词法中,偏正式复合词是汉语主要的构词方式。在偏正式中,以动素为中心的结构方式也是汉语的强势构词方式。这种强势方式能够影响到大众的构词心理。也就是说,由于类推心理的作用,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强势格式,在语法上如此,在词法上也有同样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当“海吃”“海侃”被广泛使用后,又出现了“海投”甚至“海玩”“海睡”“海谈”等词的原因。尤其是当同样的结构在一起被列举时,这种类推心理表现得就更为明显。例如:
(10)国庆期间,不少市民选择了在家里“海吃海睡”的方式度假,(《新闻晚报》2005年10月4日)
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语言信息传播手段、传播渠道的不同会对信息的接受产生很大的影响。“海选”这个词实际上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词,在“超级女声”节目热播时,由于媒体的推动使“海选”这个词走进了大众的语言。 例如:
(11)“超级女声”热遍全国,“海选”这一新名词也突然间家喻户晓。所谓“海选”,大意是不设门槛,人人有机会,谁都可以参加,但也正因为此,参加人数动辄数万,好比大海捞针,参加者想要脱颖而出难上加难。其实,“海选”并非“超级女声”的专利,招聘市场上的“海选”更是司空见惯。
媒体的推波助澜只是让“海选”被大众接受的外在的因素,内在的因素是“海”语素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海选”有“众里挑一”的意思,其它意义相近的语素,如“大”“多”“洋”都不能替代“海”的意义和功能。
“海投”的出现也有传媒的原因,当“海投”被媒体使用之后,逐渐影响到了大众的语言习惯。例如:
(12)这都是海投简历惹的祸?
(13)一位女士在“海投”了大量应征信息后,不断接到男士们的回复电话,而其中有一大部分男士她居然声称毫无印象,个人情况与她也大不相同。(《生活日报》2006年4月2日)
例(12)中的“海投”是出现在网络上的,例(13)中的“海投”则出现在了报刊上。由此可见,媒体对语言的使用会对大众产生引导作用。
“海投”目前主要用来指大学生在就业时盲目投简历的现象,这个词究竟有多大的使用空间和生命力,还有待以后继续观察。“海V”式复合词还能出现哪些新的成员,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
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黄芳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430074;贵州 都匀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5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