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语气词一直处在一个非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由于语气词的意义比较虚化,经常位于句末,以至于一直没有引起教学双方的重视;另一方面,语气词作为汉语中最主要的语气要素,对汉语语气表达的正确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语气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何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有效的汉语语气词教学,是当前亟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 汉语语气词 教学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始终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状态。因为语气词常常位于句末,不影响句子的结构,在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教师没有意识要专门教语气词,学生也没有意识要专门学语气词。很多维吾尔族学生用汉语表达出来的句子,虽然从词语的选择到句子的构成,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总是给人一种生硬、不舒服的感觉。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句子在语气上出现了偏差。而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维吾尔族学生不会正确地使用汉语语气词。
人类是有丰富感情的,在通过语言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时,必然会带上个人的主观情感。人类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交际时,不仅要通过准确的遣词造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而且还要准确地把自己的感情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交际。语气词作为汉语中最主要的语气表达手段,不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教、学双方都必须认识到,在汉语中语气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只有掌握了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够顺利地与人用汉语交流。
二、完善教材编写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是具有‘权威性的学习材料”(刘小洁,2007)。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来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所以一套理想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我们现在所用的汉语教材,都是在“淡化语法”的指导思想下编写出来的。教材中的语法知识都是分散式的,课文中出现什么老师就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而缺乏系统性。在这种状态下,教材中关于语气词的内容,几乎没有。仅以新疆高校预科阶段通行的《初级汉语教程》为例,这套教材一共三册,是面向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母语非汉语的学生编写的一套精读教材。在这套教材中,从课文后面的重难点例释到练习,都没有涉及语气词。卢福波编著的《实用汉语教学语法》中也没有将语气词单独列出来进行讲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都放在了汉语动词、副词、介词、连词等语言点的解释上,而教师的讲授点是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教材中标出的重点和难点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语气词一直不被重视,即使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讲时,也往往是轻描淡写,一掠而过。
要引起教学双方对汉语语气词的重视,就必须在教材中给语气词一席之地,辟出专门的章节对汉语语气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面向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教材中对语气词的编写应以汉、维语语气词的对比为基础,将汉、维语语气词的共性和差异性都充分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掌握。
三、加强课堂教学
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具体到语气词的教学也应如此。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是无法教好语气词的,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语气词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讲解。
(一)讲授有关语气词的理论知识
因为维吾尔语中也有语气词,汉、维语语气词具有语气词的一些共性,比如没有词汇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不能独立使用、数量有限等等,所以维吾尔族学生对汉语语气词的性质接受起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在确立了语气词的基本性质之后,接着就是了解汉语语气词的语音特征。汉语和维吾尔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在语音上有着各自的特点。汉语有声调,维吾尔语没有声调,反映到语气词上表现为汉语语气词在句中读轻声,维吾尔语语气词在句中有轻重音。维吾尔语语气词具有很强的附着性,音变现象非常普遍;汉语语气词中音变现象仅见“啊”一例,这些对掌握了汉语语音知识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件难事,所以应该会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其次,采用句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汉语语气词的句法特征和搭配习惯。句式教学直观、具体,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不同句式的使用条件和其所表达的语气意义,掌握汉语句子的构成模式,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如语气词“吗”可以构成“不是难道……吗”的反问句式;“啊”可以构成“多么真……啊”的感叹句式;“呢”可以构成“为什么怎么还……呢”的疑问句式等等。句式教学法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在句法平面上建立起对语气词的认识,因为语气词虽然是词类的一种,但它和其他词类有着本质的不同,离开了句子,语气词不具备任何意义和作用。这是汉、维语语气词共同具有的特性。通过句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语感,自觉地通过句子模式来认识、理解和使用语气词。
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教学,是语气词教学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采取对比教学的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用因素的影响,复杂繁琐,存在着不确定性。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直观、感性,容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语气意义的对比教学包括三个方面:
1.汉维语语气词语气意义之间的对比
要想让维吾尔族学生了解汉语语气词语气意义的特点,只有在跟维吾尔族学生的母语进行比较之后,才能得到清晰的印象。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到汉、维语语气词在语气意义方面哪些是对应的,哪些是不对应的,对那些不对应的地方尤其要加以重视。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负迁移现象,而通过科学的对比,可以有效地避免负迁移现象的产生。
2.汉语语气词内部之间的对比
汉语基本语气词虽然只有六个,但在语气词内部也存在语气意义相似的情况。将意义相似的语气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归纳出不同语气词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体会到不同语气词之间语气意义上细微的差别。例如:
(1)这个人是你的弟弟吗?
(2)这个人是你的弟弟吧?
(3)这个人是你的弟弟啊。
这三个句子如果去掉句末的语气词,意义完全一样。加上三个不同的语气词之后,句子的语气就发生了变化。例(1)表示疑问语气;例(2)表示不确定的语气;例(3)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通过三个句子的对比,可以清楚而直观地将语气词“吗”“吧”“啊”之间的细微差别展示在学生面前。
3.正确与偏误的对比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用语气词是正确的,也要让学生看到怎样用是错误的。例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听到维吾尔族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
(4)老师,你给我讲讲这个词的用法。
(5)老师,这个句子对吗不对吗?
在讲解这两个句子时,可以先给出正确的句子:
(6)老师,你给我讲讲这个词的用法吧。
(7)老师,这个句子对不对?老师,这个句子对吗?
例(4)这个句子在语义、结构上都没有什么错误,却是个命令句,不适合用在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情景中。例(6)加上“吧”后,句子命令的语气得到了缓和,变成了请求。例(5)中的“吗”是不能用在正反问句中的。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加深了对语气词“吧”和“吗”的认识。
通过正确与偏误的对比讲解,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并总结出犯错误的原因,强化对正确用法的记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避免类似的错误,使自己的表达逐渐接近正确的表达形式,这比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用法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设计实践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具备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上,如果仅仅是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学生是很难掌握和消化的。教师应该坚持“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
在对维吾尔族学生讲授汉语语气词的理论知识时,要增加相应的练习,通过足量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印象,在实际运用中体会汉语语气词的意义和使用环境,建立起有关语气词的语感。
针对维吾尔语中也有语气词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汉、维语句子互译的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并掌握汉、维语语气词的对应点和不对应点,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减少母语的干扰。还可以针对汉语语气词数量少、表意丰富、语气词之间存在相似之处的特点,设计一些汉语语气词“辨析”的练习,“辨析”可以在不同的语气词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个语气词的不同语气意义之间进行。
由于在言语交际中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很高,所以应将有关语气词的练习贯穿于整个汉语教学的始终,不断强化学生的记忆。
(三) 注意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为学生创造用汉语参与交际的机会,是学生将语言知识转换化为言语技能必不可少的途径。
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只有在言语交际中,结合上下文语境才能体现出来。在对维吾尔族学生进行汉语语气词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引导学生克服紧张、怕出错的心理,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大胆地用汉语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师生互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师生互相问答。问答的内容可以是和所学课文有关的,也可以是和现实生活有关的,可以是有标准答案的封闭式问答,也可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答。在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和汉族人交流,因此,通过教师的组织和设计,将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感兴趣的、熟悉的场景移植到课堂上(如购物、讨价还价、在餐馆吃饭、过节、问路等),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能够下意识地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这对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十分有效。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另一个环节是教师的反馈和评价。要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于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错误不必有错必纠,针对那些普遍性的和所训练的语言点有关的错误进行更正即可。
四、结语
汉语中的六个基本语气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都属于“甲级词”,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语言点之一。多年来由于汉语语气词具有位置灵活、表意复杂的特点以及教学双方的忽视,造成了语气词教学空缺的现状,这决定了语气词在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和重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充分意识到语气词的重要性,然后从教材、教法两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小洁.中级汉语口语语气词教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杨寄洲.初级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卢福波.实用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
[6]刘颂浩.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09,(1).
[7]刘新革,杨树森.汉语水平考试字词语法总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聂鸿雁 新疆喀什 喀什师范学院汉教部 84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