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高语文课教学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2009-01-29 06:07包小青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语文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一大批职高语文教师,教师们深感职高语文不好教。学生毕业后,语文的基本素养没有养成,对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也做不好,甚至不会做。职高语文教学不尽人意,课堂教学还是以讲授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重点,以书面训练为主线,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实际应用要求。职高语文教材编写严重脱离实际,造成学的用不上、有用的倒没学的局面。这就使语文这门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体的学科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职高语文课教学越来越不被学生所接受。

职业高级中学主要是就业准备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职业高中培养的目标是就业,是合格的劳动者,是有一技之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职业高中的学生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有初中没读完,有打工回来的,都是中考的线下生。思想品德差异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几乎没有,语文综合素质差,说话没有逻辑性,前后不连贯,语无伦次,声音不洪亮,吞吞吐吐。缺乏自信心,行动随便,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最易发生。要对这样的劣势群体按照正常的教学方法实施,确实不易。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要结合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要根据企业用人的标准,有针对性的施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做到学以致用。要提高职高语文课教学效率,首先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到语文易学、好懂、实用、有趣,让学生感到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其次是改革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习的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提高语文课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效率呢?

第一,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效率如何,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效率呢?前提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取其精华,安排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一点,深入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如果学生一拿到课文,即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并非高不可攀,自然有了新的探索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有效的保障。“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 ”,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第二,采用互动式教学,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职高生由于基础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上课又一味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地记、背,缺少互动交流,那么降低教学难点,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把握教与学最佳结合点的关键。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笔者在讲授茅盾的《风景谈》中的六幅图画时,一改往日的教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关键的事物,再自行给这六幅画命名在事先准备的纸片上。同学们听后立刻改变了往日的懒散,全都行动起来。几分钟后,收上纸片,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肯定每一位同学的独到之处,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且表扬了几位命名有创意的同学。最后定下大家都认为的最佳名称。一节课下来,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第一次在同学们那一双双获得知识后满足的眼神中迈出了教室。比如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根据大部分职高生都有早恋的情况,知道很多学生对这个话题津津乐道,于是以早恋为话题,展开爱情、友情的讨论。在这个活跃的氛围中,学生兴趣高涨地阅读欣赏了那首诗,也感受了柳永那份缠绵悱恻的情感。这正如《叶圣陶教育论集》中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绝熟之功弥深。”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适时地予以引导,为他们创设这么一种快乐的氛围,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动起来。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笔者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是会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笔者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笔者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笔者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笔者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第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既然学生不能溶于文本中的文学情景,那么我们就努力创造出生活情景,引领学生去操作,去体会。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最容易出现课堂死板没有活力的现象。如果我们注重发挥现有教材的导向作用,发掘生活中实际可见的事物作为训练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找到应用写作素材,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自然投入学习的学生会更多些。

在公文单元的复习中,结合学校刚刚进行的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笔者这样设计语文课堂:以“召开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会”为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四组,一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会议通知”,二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好人好事表扬通报”,三组给上级拟写“志愿服务活动报告”,四组做“会议记录”,将公文单元中必须要掌握的文体都事例到活动课中,通过分工合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富有生活场景的设计,学生反响热烈。经过文体写法的点评,学生公文单元的文体知识得到巩固。又如在讲授消息、演讲稿、建议书等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训练内容:“学生正从学校食堂流失”(消息、调查)、“假如我是食堂经理”(演讲稿)、“给食堂管理者的建议书”(建议书)等。到食堂就餐,对早餐质量管理的好坏,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自然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还可以建议学生将写好的建议书抄录清楚,派代表送到食堂管理员手中。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重视,真切地感到学以致用,自然积极性会大幅度提升。

第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能力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设两周一节阅读课,带领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自由选择爱看的书刊、杂志。要求摘录或撰写100-200字左右的佳句或写出心得体会,在每堂课前3至5分钟作为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课外阅读除了推荐有益读物,还可结合教材,推荐相关文章,积累阅读篇目,学习写作方法。比如教学姚鼐的《登泰山记》,笔者就推荐学生阅读李建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让他们领略泰山的雄伟风光。其次是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随阅读量的增加还需要加强阅读指导。刘国正说:“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做有心人,要从易到难,从多到少有渐进的层次;还要有广博的视野,只要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的优秀时文、经典名著、优秀期刊都要涉及,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重视课外阅读,扩充教学内容,就能开阔学生视野。

第六,加强语文能力的训练,开展生动有趣的语文活动。

(一)为学生口语练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舞台

高一新生刚进入新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同学,教师应先从解除他们的陌生感入手,通过自我介绍、交谈这两项训练内容使他们了解他人,认识朋友,打消忧虑,融入集体,安顿心情。每学期都把口语训练作为期末考核的部分成绩计入总成绩,以保证他们对这项能力的重视。单调死板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会让这些好动又不好学的学生厌烦,因此,隔段时间演讲的方式都要有些变化。譬如:(1)用以往各届学生中存在的错误举例,提问“如若是你们该如何回答?”(2)把报刊电视中报道的求职人员遭遇的难题为讨论的话题各抒己见。(3)某成功人士成功的例子作为借鉴的材料。(4)模拟商店、办公室、家庭、企业等可能会遇到的一切场景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对答。(5)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讽刺那些口语运用不妥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尴尬场景。(6)在班会课进行班级演讲比赛,优秀者得到小小的礼品以资鼓励,等等。这样,从易入难,从浅入深,从基本的“介绍”“交流”到“答询”“讲解”再到“即席发言”“演讲”,最后达到“应聘与自荐”所要达到的要求。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慢慢的提高,为他们的求职和面试练好基本功,使他们不仅能从容地面对各个公司的提问,更能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交际准备。

(二)鼓励学生写好钢笔字,练好基本功

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一走向社会,便成为社会中的一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就要有过硬的语文素养,不然,就很难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例如,学建筑专业的在做资料,做工程预算的时候,如果写的字别人看都看不清楚,就可能失去一次很好的机遇。反之,如果写一手漂亮的字,确实出类拔萃,就极有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在求职的时候,谁的求职资料写得非常工整,语言流畅,字迹漂亮,用人单位就极有可能录用他。 这些往往被忽视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却用途极大,这是中职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小看的事情。

中职语文课教学还有更多更深入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任何一门的课堂教学都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分析、思考、实践,才可能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领域里挖掘出创新的东西,为大多数教师认可,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与渴望。

参考文献:

[1]解桂杰.如何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8).

[2]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牛清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EB/OL].教育学习网,www.eduxue.co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2000.

(包小青 福建省屏南职业中专学校352300)

猜你喜欢
职高语文课语文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