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1]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可见,文言文教学实施审美朗读是新课标的要求,是语文学科实现“人文性”的重要手段。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
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在学习文言文时就特别重视朗读,在当代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朗读” 是最为关键的方法,它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但在现行的文言文教学中,朗读这个环节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了这种弊端:“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2]目前,我们看到的文言文教学仍是“灌输式”,教师在逐句逐字翻译,学生不停地做笔记;课堂上听到的是教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解,而少了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这种教学过于注重语法的讲解而忽略语言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文本的条分缕析而忽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坚持传统化的疏导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
造成文言文朗读教学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受高考“指挥棒”的左右。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实词虚词的解释、语句翻译、课文内容的讲解等,疲于应对考试,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就不读不讲,这是教师教学功利的直接表现,但这也反映了对朗读的理解是片面的,能背诵、默写、运用几句古诗词是朗读的直接作用,但朗读的意义从来也不该仅限于此,它应有更广、更深的作用。②教师认识不到位。有人认为朗读就是死记硬背,是“读死书,死读书”,是加重学生负担——陷入了认识的误区;其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等于学生不要负担,不要压力;况且朗读也并非就是死记硬背,今天所说的审美朗读在目的、内涵等方面与传统的诵读教学有着根本的区别。③朗读时间分配少。为了给总复习留下足够的时间,大多教师急急忙忙地赶课,开高速火车,课内朗读时间安排较少或者被省略掉;更有甚者是有的学校违背教学规律,早读时间安排理科教师下班辅导,而有的理科教师急功近利,不顾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利用早读时间上课或做练习,早读课形同虚设。④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大多学生文言基础较差,学习文言文普遍存在一定障碍,加上学习兴趣得不到调动,畏难情绪严重,教师的讲解也繁琐,使得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导致了学生在朗读背诵上不愿多花时间。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一步认识朗读的机制和作用,深入挖掘文言文的审美因素,发挥其应有的审美功能。
二、朗读的生理机制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读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朗读的完成需要眼、耳、鼻、舌、身方面的感觉和时间、空间、运动方面的知觉的协调配合,但因为“视、听两种认识的感官具有特殊的反映外物的条件,能真实地反映外物本身的性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则具有更多的理性作用,更多地与理性认识相联系,以进到对客观世界的本质的认识,因而成为形象概括的最好的基础”[3]。所以视觉和听觉成了人的审美感官。朗读过程,总是伴随着朗读者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想象。张颂说:“当我们看到文字语言的时候,字的音会给我们造成有声语言感觉,一方面,发音器官会有微弱的活动,另一方面,又似乎听到这个声音。”[4]——这是朗读者的第二信号系统间接受到刺激而造成的,当我们看到《琵琶行》中对琵琶的描写时,我们也会听到那抑扬的曲调——“这些感觉、知觉对朗读者来说,都不是直接由客观世界刺激的结果,而是由视觉(还有听觉)对文字作品的刺激进行反映,进而对大脑皮层发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力,使人发出语言机制的思维信息,从而产生概念的运动。”[5]朗读过程,朗读者首先是作品的读者,他必须把作品中的描写浮现在眼前,并用自己的积蓄去补足,而后朗读出来;朗读者的声音、文字作品描写的声音合二为一刺激了朗读者的第二信号系统,引起朗读者主体意识、主体思想情感的外化;此间,因为“朗读者将文字作品的蕴藏开掘出来,表现于朗读过程中,并把具体思想感情融入音声化词语,使文字作品的内涵、朗读者自己的融通,一齐洗练,不但产生出音声化的朗读作品,而且铸造成‘情动于衷与‘声形与外的规律”[6]。所以朗读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者的潜在影响,也会学到许多自然或人文知识,黑格尔说:“迅速消逝的声音世界却通过耳朵直接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引起灵魂的同情共鸣。”[7]此话极有见地。
可见,实施朗读教学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行的。
三、朗读的作用
朗读的目的在于传达语文课文所蕴含的美,获得美感,引起共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文言文教学不能忽视朗读的作用。
朗读有利于形成语感。文言文言简意丰,有着独特魅力。 “朗读”的要义,在于把文本语言变成活的语气,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也就是说要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深邃,丰富典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习文言文,贵在朗读,朗读是实现感悟的最基本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感悟、把握语言。
朗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我们仔细分析、深入体会,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绝不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多次朗读之后,那潜移默化的成果就会日益显露出来;不但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应用那词章,从而使我们的思维精密、感情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趋于准确和生动。”[8]可见,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审美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在说话上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特别是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感受能力、语义感受能力和语法感受能力,如果对精美的文章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
朗读能够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在朗读课文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艺术形象,而且对它的理解会逐步深入,如吉林省特级教师魏治明所说:“从朗读入手进入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熟读以至背诵。这样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体会,对一篇文章才能晓其理、感其情,品味其精当美妙之处。”[9]所以,教师应该加强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应该精读的文章,不能粗观大意,浅尝辄止,必须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怀。经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
朗读能够发挥文言作品的感染能力。张颂说:“优秀的文字作品通过朗读对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更能增添人们前进的勇气和希望。”[10]——此话说出了朗读所蕴涵的感染力量。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
诚然,“朗读”这一环节是其它任何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
四、实施审美朗读
“人对美的感受既是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那么与美的对象相适应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能力,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对于美感的形成便起着重要的作用。”[11]文言文的朗读教学就是形成美感的一种独特感受活动。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便是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美读”(审美朗读),叶老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12]在美读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同类文章的朗读方法。因此,朗读教学活动毫无疑问地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语言之美等放射出无穷的魅力,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人物入手。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美的长廊,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侯生的足智多谋重义轻生;《五人墓碑记》中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的“意气扬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这些形象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审美因素精心设计好朗读环节,特别要抓住人物描写的段落和语句进行反复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英雄形象,陶冶性情,接受人格美的洗礼。
从情感入手。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让学生通过审美朗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走进作品,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杜牧《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痛心告诫,归有光《项脊轩志》叙写“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人之常情,李密《陈情表》流溢的“乌鸟之情,愿乞终养”的孝心,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叔侄阴阳两隔的悲惨之情,这些情感都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感人至深。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情感入手,抓住有关段落进行审美朗读,让学生之“感”和文中之“情”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思想入手。透过文言作品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其背后的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和超越意识等思想的光华。屈原在追求理想中所表现出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情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各种闪光的思想在古今许多文人身上沉淀凝练,并经不同形式的书面记载,以文化的形态固定下来,传播开去,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闪现出思想光芒的段落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获得心灵的净化。
从语言入手。高中语文文言文占的比重很大,从语言特色来看,这些入选的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等,使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语言之丰富凝练、含蓄深沉。如《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等散文的策士语言,《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骈体文的辞藻,都是闪现着时代的光泽的华美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美的圣地,自主感悟,倾心陶醉。
参考文献:
[1][1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11]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4][6][8][10]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7][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魏治明.谈文言和小说教学[J].吉林教育,1981,(1).
(范华洲 贵州省锦屏中学55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