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育宇
故事:究竟谁是疯狂谁是正常?
《背光》的故事取材源于多年前的真实社会新闻:“位男子为了将死去母亲的器官捐赠给医院,独自—人将遗体用轮椅推到医院去。”我们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我们现在的故事:一位母亲(李静美饰演)为了让喜爱画画的女儿能够做角膜移植手术,将意外死亡的房东遗体偷走,推着轮椅准备到医院给自己的女儿换眼角膜,在这个荒谬和疯狂的过程中,经历了人情冷暖、辛酸,透露出母爱的伟大。而取名为《背光》则是因为母亲为了女儿面向了自己私心的一面,想到“偷”这个方法来面对女儿的病情。拍摄这支影片最主要是希望能让大众注意到社会上各个不同层面的人,做出荒谬的事情而登上了社会新闻的人,通常在背后是有着很大的现实压力的,期待大家看新闻时要学习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事件而不是盲从。
拍摄:学生时代最珍贵的作品
毕业制作《背光》不是我们的第一部作品,事实上,之前我们有过蛮多如Mv、剧情片的拍摄经历。虽然说都是学生制作,但是全靠自己摸索而来,是兴趣,也期望变成专业人士,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学习拍片。所以,当我们拍摄《背光》时,全组六人卯足了全力想要做好每个环节,包含剧本就从九月到十二月一共勾画出数十个不同的故事,正式剧本更是有多达数十个修订版,征求多方意见(那也是我们的片尾名单为什么会Roll这么久的原因)后才定下剧本。定下剧本后马上进行演员试镜,主角妈妈李静美女士是我们邀请来演出的,她在这部片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非常的照顾我们,并且十分专业,不会有大牌演员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她尊重我们的每个决定,并与导演有充分的沟通。在拍摄之前,我们花了数天的时间将所有即将被拍摄的场景都做了Photoboara(照片分镜),以便实际拍摄时能掌握好时间,不浪费一分秒,甚至取得更多机位。而实际拍摄时也蛮顺利的,没有什么太大的突发状况,唯一可怕的就是外景的天气不稳定,时阴时晴时又雨,这可是让身为摄影师的我胆颤心惊。
整个拍摄过程获益最多的就是和专业演员合作的经验。尤其是静美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她也勉励我们要继续努力,并且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毕竟拍片的人常熬夜)。在实际的拍摄上我们学习到如何拍摄完成一个短片,因为只是六人小组工作,其实每个细节我们都事必躬亲,没有分太细的专业分工(在拍摄过程中剧组有十九名工作人员,有一些学弟妹来担任助理)。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专业灯光、第一次和制作配乐的同学讨论配乐、第一次有这么多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第一次和专业演员合作、第一次从剧本到行销都自己完成、第—次采用转接系统、第一次因为片子入围而到了北京……等等数不清的第一次。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包含内部的工作分配以及经验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等情况,这些不足的地方相信在未来我们一定会处理的更好。
在拍摄设备方面,我们是采用自己购买的Panosonic HVX200,再接上Letus Mini35镜头转接器拍摄,采用多种镜头焦段去诠释不同的镜位。夜戏灯光部分采用租借的Arri Compact 1.2K及575W Par等,至于摇臂则采用德国四米的ABC SDeedycrane,稳定器(Seodicam,史坦尼康)则采用台湾FISHBONE自制的品牌XTR-600AA。以上这些器材都是由很多器材厂商赞助或是低价出租帮忙的。录音部分则是采用ME66麦克风+Zoom H4数位录音机再搭配Mjpro的无线MiniMic。至于后期的剪辑设备就是数台PC,采用Adobe After Effects调色、特效、片头制作,Sony Vegas剪辑主要片段,Adobe Audition校调声音。最后拍摄完成的素材母带大约有七至八小时(300多GB,P2卡的DVCPRO HD720p/24PN),而我感觉P2记忆卡于HD(高清)拍摄其实是一件非常便利的事情,因为不用再等回带的时间,即时回播还可变速播放素材,节省不少现场等待的时间。当然,高清装上转接系统后景深特浅,在跟焦的部分也是颇有难度,通常而言我会装上个7寸监视器监看,并且会仔细检查是否脱焦。最终剪辑成品在索尼BRAVIA40上播映时,就会觉得拍摄高清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现在拍摄的是我学生时代珍贵的作品。
我的大学及ISFVF之行
我所在的学校是台湾桃园元智大学资讯传播学系。虽然是传播相关科系,但我们没有关于拍摄影片的技术训练或教育,例如说机器的使用、拍摄器材、灯光这些技术都得靠自己的学习及经验换取而来,其实这样子也还蛮扎实的,因为会经历很多现场制作的错误,也会有不同于专科学生的一些解决办法出现。大部分在台湾拍片的学生、业界的人都很有热情,而我个人认为只要有心做好拍片工作,其实再怎么样的小事一一哪怕是贴个胶带、擦个玻璃,都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台湾对于拍片的人才其实—直都有很大的需求,对于专业人才,更是需求甚多。小小一个台湾有几乎一百个电视台,还有广告量也很大,数位化媒体、行动内容都需要很多制作人员。在台湾,不见得是要本科系或相关学系的人才可以拍片,有很多导演甚至都不是电影学系毕业的,摄影师也不见得是摄影系毕业的,但所有拍片人都具有善于解决问题的个性和能力,这也是我喜欢去拍片现场的一个原因,因为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挑战,这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
说到此次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展令我印象深刻。志愿者都很热心,事无巨细地帮我们处理各种情况,而且安排的行程都很经典。中国大陆地区的资源其实非常丰富,有非常多的影视前辈以及有取之不尽的好景色和各地人文风情值得被拍摄。中国大陆研究生的作品水平当然是不在话下,拍摄的内容有深度,技术水平也很到位。国际作品都非常厉害,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如来自德国汉堡传媒学校的作品《x射线》,几乎和我看到的院线片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取景、场景、演员、剧本都是我未来学习的目标,另外像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学院的作品《莱雯德威廉姆斯的骇人世界》它的特效应用得非常好,他们都真的让我非常钦佩,所以我必须要把握时间去努力使自己进步得更快,期待在未来我也能跟他们一样制作出高水平,拍摄出巧妙运用画面说故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