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晚报的“三贴近”实践

2009-01-27 08:25高文举张培中田明山
青年记者 2009年24期
关键词:三贴近聊城晚报

高文举 张培中 田明山

面对集声音、色彩、数据和文字于一体互动式的新型传播媒介的挑战,纸质媒体的舆论如何避免被边缘化?

面对街谈巷议的热点,纸质媒体如何挖掘真相发出自己的声音和主见,使新闻的传播能够引起受众的反响和共鸣?

面对价值多元的世界,纸质媒体如何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成主体,在多选择中争主流?

答案没有其他选项!聊城晚报的实践经验是,以工作模式的“创新”激发采编的“活力”,以报道形式的“创新”带动报道时效的“快捷”,以报道质量的“高水平”促进报道效果的“三贴近”,及时、准确、客观地将发言权揽入手中,从而在新闻报道伊始就占据舆论先机。

2005年元旦创刊的聊城晚报,目前采编人员共计46人,平均年龄27岁。年轻,才正具成长性特质。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聊城晚报采编人员自觉践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做好“三贴近”文章,在新闻实践中历练出了胸怀全局、微言笃行、精益求精、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报纸的内在质量和文化品位实现了根本性提升,连续两届名列山东省优秀报纸榜中。

融入百姓生活走进群众心里

“离普通群众近些,近些,再近些。”这是聊城晚报记者一贯遵循的准绳。

创刊以来,聊城晚报先后开辟“为您跑腿”、“问暖热线”、“爱心档案”、“圆梦行动”、“法律服务直通车”、“惠民实事回头看”等民生专栏,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还组织了“圆梦大学”、“爱心送考”、“爱心助学”、“农民工专场放映”、“追薪行动”、“爱心大白菜义卖”、“记者进社区”、“晚报问暖”、“情系片口心相连”、“社区迎奥运、大家一起来”等20余项大型公益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走到群众身边,了解群众心声,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008年冬天,白菜价格一落千丈,每公斤1角钱的大白菜,让很多白菜基地的农民群众感到万分焦急。为此,聊城晚报迅速制定了“爱心白菜义卖”计划。12月2日,记者刘东坡、刘敏到东昌府区沙镇的田间地头实地调查采访。次日,他们又走进市委、市政府内部餐厅和企业食堂,推销菜农的大白菜……在发动本地企业认购的同时,记者又与齐鲁报业联盟互动,山东十五城市主流媒体同步刊发《沙镇万亩好白菜难卖愁煞人》的消息,将爱心大白菜义卖活动推向高潮,先后帮助农民卖出大白菜40万公斤。

心牵农村群众的同时,城市社区居民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连续5年,聊城晚报一直开展“记者进社区”活动。每次活动,记者都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护人员、律师等十多个部门行业的代表,一起走进社区,倾听、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与不解。

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白天活动结束后,聊城晚报还在举办活动的小区放映露天电影。这样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观看,他们搬上小板凳,手摇大蒲扇,那种久违的感觉又重新回到身边,可谓其乐融融。

公益活动能拉近晚报和居民的距离,但要与居民建立长期的沟通桥梁,还需要创新工作模式。2007年9月,聊城晚报在城区人口集中的20个小区设立了“社区记者岗”,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及时、准确、生动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

百姓心头事,晚报纸上情,服务群众百姓,不分此时彼地。

挖掘身边典型,发挥榜样作用,聊城晚报的记者还善于用反映生活本质、歌颂真善美的新闻精品回报读者,用自己的优秀表现赢得了读者的信任与嘉许。

2008年7月3日晚9时40分,莘县的一名高中生告别了他无限留恋的人生。他的名字叫张道涵。张道涵面对死亡的淡定,感动了无数人。遵照遗愿,其父张洪启捐赠了张道涵的遗体和角膜,同时捐赠的还有价值2万元的假肢。

这个人物典型是驻县记者肖淑丽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的。虽身患骨肉瘤,处于生命晚期,但从不言弃坚持求学,这种精神难能可贵。记者随后联系到张道涵,满含泪水写下《身患绝症笑对人生的少年》,客观真实地记录下张道涵与病魔坚强斗争的感人事迹。为鼓励这位坚强少年,记者一直与其密切交流,并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在人生最后一刻,张道涵道出了准备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愿望。为此,记者开始了奔波之旅,先是与当地红十字会取得联系,未果,随后又与济南、青岛的几家医院联系,历经一周的时间,终与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眼科医院达成意向,帮他完成了这个夙愿。为表彰这一义举、善行、美德和情操,中央文明办追授张道涵为“中国好人”。

其实,通过记者的帮助或者通过报道改变个人生活轨迹的事例不胜枚举。“水城孝女”王静捐肾救父的事迹见报后,她因此改变了生活窘境,并成为聊城市十佳文明市民、全运会火炬手;东昌府区才女钱秀平,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却为学费发愁,报道刊登后,她如愿踏上求学路;冠县辛集乡的小女孩张玲,命运多舛,却坚强优秀,2006年12月底,她的事迹被报道后引来爱心无数。晚报员工还与其结成对子,长年予以资助……

求证事实真相我们永不停歇

“无限地接近事实,客观地采访事实,忠实地记录事实,公正地报道事实。”这是聊城晚报记者一贯的职业素养。

2005年的一个夏天,网络上出现一个乡镇干部在工作中将村民打成耳穿孔的帖子,各种传言满天飞,一时成为网络热点。记者于旗受命去东昌府区郑家镇采访。调查中,记者面对各种阻挠,不卑不亢,不偏不倚。调查完毕,当地领导向记者的衣兜里塞了数千元,记者厉声斥责道:“你把记者当成什么人了?如果再这样,我回去后马上将钱交到纪委!”后来,当地政府妥善处理了这次殴斗事件,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无冕之王”在外人看来有着无限的风光,但业内人士都知道,作为一名记者,要随时与危险、死亡打交道。2005年10月,年轻的女记者庞晖去采访一起爆炸事故。为了解事件真相,掌握第一手材料,她走进爆炸现场,近距离接触爆炸后的气罐,并尽可能地接近现场消防人员,试图通过他们的交谈探寻事件的始末。可就在此时,一个气罐突然爆炸,火苗迅速蹿至屋顶,并沿着树木燃烧。近在咫尺的她快速向反方向撤离。远离爆炸气罐后,她还遭到了消防领导的“批评”,让记者顾及安全远离危险。

类似事情,并非孤例。2008年的一个夏天,记者陈金路接到一条新闻热线称,聊城市脑科医院正在抢救3名遭电击的农民工,农民工生命垂危。指令就是命令,记者冒着滂沱大雨赶到抢救医院。在现场,职业的使命必须先了解事件的基本要素。在急救室门前,两名保安各站一旁。种种迹象表明,到急救室了解情况,几乎不可能。在报料人的提醒下,记者来到急救室门厅外的过道处悄悄询问被电击的同事:“你们知道咋回事么?”“不知道!”门厅处一中年女子突然出现。见状,几个农民工低下了头。此时,记者发现厂方早已有所准备。

从侧面难以得到真实情况,记者索性亮明身份来到急救室门口,结果被门口的保安挡了回来。怎么办?“正门摸不到东西,从后窗!”于是,记者急中生智,踩着泥泞的地面来到后窗,这里对急救现场一览无余。记者刚拿出相机,就被屋内的人发现。随即,保安大喊一声跟了过来。此时,厂方几个工作人员怒气冲冲地质问记者,并索要证件。亮明证件后,厂方两名男子还是将记者手中的相机抢夺了过去。其中,两名男子还向瘦削的记者亮出拳头。后在警方的干预下,厂方工作人员最终归还相机并致歉。

为寻求每一件事实真相,聊城晚报的记者永不停歇。每每得到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从对新闻线索的挖掘、整理,再到写作完成,各项工作一丝不苟,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报道会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整个事件,一丝马虎都要不得。尽管记者的采访有时会受人白眼乃至拒之于门外,但工作仍要继续——既然选择这个行业,你就要承担起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责任。不管有什么困难,面对每一项采访任务,都必须躬身前行。

保持记者本色担纲社会责任

“新闻发生时,我们在路上;哪里有新闻,就冲哪里去。”这是聊城晚报记者一贯的行为方式。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天撼地。抗震救灾期间,聊城晚报第一时间将救援一线的聊城医疗队不辞劳苦的奉献精神呈现给读者,累计推出80个版的“号外”,刊登了《“别怕,孩子,我们和你在一起”》、《虽有余震绝不当逃兵》、《久违的笑容》等重磅稿件。医疗队员凯旋之后,记者刘伟等人又及时采写出《赴川医疗专家灾区感受坚强》系列报道。

在做好常规报道的基础上,还有记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赴川当起志愿者。已届不惑之年的于旗,在帮助部队救灾的同时,拍摄了近千幅宝贵的图片,真实反映了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也真实反映了广大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

今年,报社又指派记者刘江去四川省北川县片口乡采访。此前,聊城援建片口的9个项目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出发那天,正是11月8日——记者节。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此次去片口采访,记者深切体会到蜀道之难。11月9日,记者乘越野车自绵阳出发到片口,路上便经过素有“生死线”之称的擂禹路。山体直立陡峭,山路呈“之”字形缠绕在山间,崎岖难行。坐在越野车上,剧烈颠簸,让人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颠得互相错位,两手不得不紧紧攥住把手。路边是百丈深渊,让人望而生畏。经过一段烂泥路时,车子差点掉到悬崖底下。从绵阳到片口100多公里的路程,车子整整行走了8个小时!

回首来路,我们刚走过短暂的一程;翘首未来,路还远,不变的是脚踏实地践行“三贴近”,继续为百姓鼓与呼。

导向正确、阵地牢固、反应迅速,一直是我们谨记的要求。

服务、建设与公信,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高文举,聊城日报社总编辑;张培中,聊城晚报执行总编辑;田明山,聊城晚报新闻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三贴近聊城晚报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