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道宁
地市报业不仅面对上级媒体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它们在挑战中觉醒,在挑战中奋进。2009年,它们积极发挥属地优势,采取得力措施抵御金融危机,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加快报业集团建设步伐,通力合作进行跨地域结盟。本文展示的仅是2009年地市报发展亮点中的一部分,但从中可以窥见地市报发展的新趋势。
抵御金融危机,稳定地市报发展
2008年底开始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传媒业,这是2004年以来的又一个报业“冬天”。面对“寒流”的袭扰,地市报采取得力有效措施,抵御这场金融危机。
嘉兴日报社:多渠道拓展经济增长点
2009年以来,嘉兴日报社对房地产业和汽车业通过点对点、深度、精确化的广告服务,使原先的房产商和报社双赢局面转化成房产商、报社和购房者三赢的局面。报社为房地产商提供服务,进行媒体宣传,达到房地产商真正想达到的目的;购房者通过报社广告得到优惠,理性购房;报社从广告投放中获得经济效益。2009年,嘉兴日报社与本地的六大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就精品楼盘、高档楼盘以及教育、房地产的宣传进行了总体包装和集中展示。
连云港日报社:采取八条创新举措,应对金融危机
一是改革经营体制,建立激励机制,打造报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主动出击,开发商业市场,寻找经济低迷时潜藏在各行业领域里的“商机”。三是挖掘报社广告的“新量”和“增量”,加大市场培育开发力度。四是加强广告策划,加强与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品牌战略合作”,打造一个共赢的利益平台。五是新办一批实体公司,快速发展新型媒体,不断增强经营创收能力。六是盘活广告价格,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随市场波动的广告价格运行体系。七是充实强化经营队伍,提升经营人才的整体素质。八是加强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除此之外,河南南阳日报、贵州六盘水日报、四川宜宾日报、安徽黄山日报等,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探索媒体融合,促进运行机制改革创新
面对新媒体的残酷竞争,2009年一些地市报领头人创新市场理念,纷纷探索地市报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加速地市报的融合与转型打下了基础。
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姻”,成功举办了“2009年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
8月11日至14日,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联姻”,成功举办了“2009年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这是密苏里新闻学院与国内媒体合作举办的第一个全媒体融合研讨班。来自成都、长沙、青岛、烟台、广州、中山等地的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以及相关新媒体和高校新闻专业的近百位传媒精英,共同探讨了媒体融合理论及实践经验。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构筑全媒体方阵,搭建全媒体发布平台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郑强认为,多媒体是多种文件格式的复合,全媒体是多种媒体形态的一种复合,这二者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传统媒体若想冲出重围,首先要构筑起全媒体的产业方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全媒体方阵,包括网站、户外视频、手机报、移动报等。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传播有内在的规律,但过去的运作方式完全是违背这个内在规律的。过去,传统媒体的流程根本没有办法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势。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7年开始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对流程重新再造,形成了现在正在实行的完整的出版流程。按照这个流程,他们实现了几个目标:一是整合新闻和资讯,对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推动集团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型;二是按传播规律逐级出版,整合新、老媒体,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三是借助全媒体演好自身角色——内容制造商、观点供应商和信息提供商。
目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了一个全媒体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把集团所有记者全部集中起来统一调度。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提供的是初级的新闻产品,各媒体的编辑部、各组进行分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目的是逐步探索一种全媒体价值链的运营模式,获取多种增值收益。
打响品牌战役,提升地市党报影响力
对于逐步成为市场主体的报业来说,必须与其他行业一样完成品牌的塑造、维护和提升。7月1日,在苏州日报创刊60周年庆典之际,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中国新闻出版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塑造与提升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地市党报代表分享了在报业品牌塑造与提升过程中的成果与经验。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坚守主业是不变的真理
近年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坚守主业不放松,深耕平面媒体,做深主流新闻尤其是做深本土新闻,重大政策解读多从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重大成就宣传多从百姓身边的感受谈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的积极尝试,使报纸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7年获得了10个中国新闻奖。
金华日报社:处理好两个“变”与“不变”的关系
金华日报社拥有四报一网,一直倡导创新办报,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新闻观念、办报手段,不变的是办报风格;变的是组织方式与学习机制,不变的是办报文化、办报激情。2009年,金华日报把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民生新闻、互动新闻列为报纸着力打造的4大重要板块,不断“提升报纸品位,提升金报品牌”。其中,民生新闻让“党报飞入寻常百姓家”,互动新闻扩大品牌栏目影响力。此外,报纸还通过服务新闻有效拓展了党报服务功能、增强了实用性。社会新闻报道也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过程中,通过唱响主旋律,提升了党报形象。
嘉兴日报社:实施“5加1”品牌工程,提升品牌价值
2009年,嘉兴日报社陆续实施了“5+1”品牌工程,努力把党报办得更加好看、耐看。
视觉品牌工程启动后,嘉兴日报率先在地市党报中改为瘦版,并成立视觉中心,使图片和版面质量大幅提升。2009年,报社和中国记协网合作,推出旨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国内媒体图片合作平台——城市新图网。版式深度改革的目标是推动嘉兴日报从行政型媒体向市场型、社会型媒体转变。
新闻评论品牌工程让党报更富有思想,更加耐看。改版后每天的新闻评论内容均占半版,并广招优秀的新闻评论记者,将传播思想和观点作为报纸对抗互联网的主要手段。
财经报道创新品牌工程施行后,嘉兴日报社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党报经济报道传播创新基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积极探索。
党报热线品牌工程是让党报与读者互动、互信。报社将其热线电话与市长电话、消费维权电话、环保监督电话、城管执法电话联动。
“江南”副刊品牌工程是创办每周8个版面的彩印副刊,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
实施上述五个品牌工程的一个关键是,通过引进、挖掘、稳定、培训的办法,深入开展人才工程品牌建设。
发展文化产业,加速地市报转型升级
地市报2009年度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骄人的业绩呢?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投入五亿元重点打造三大文化产业项目
为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报业跨越式发展,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从2009年下半年起重点进军文化产业,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研究,现已落实三大文化产业项目,分别是印刷数字化产业园、城市瞭望文化创意设计广场和创意人大厦,计划总投资5亿元。目前,三个项目有的已开始设计实施,有的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城市瞭望文化创意设计广场已经开始厂区的企业拆迁工作,并已经做好了设计方案,2009年底即可开工改造,2010年6月投入使用。其中印刷数字化产业园还获得了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50万元,该项目也已完成设计,即将开工。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打造浙江创意产业园
11月18日,浙江创意产业园在温州隆重开园运营。这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打造的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的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该项目被评定为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园区内配备了大型发布展示中心、品牌展馆、专业影棚以及策划、设计、制作中心和办公、会议、休闲等场所。
加快集团建设,创新地市报发展模式
继2008年12月10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后,2009年又有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黄石日报传媒集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5家地市报报业传媒集团相继挂牌。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率先完成山西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4月17日,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8月27日,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完成人事、薪酬、职称评聘和经费包干等四项配套制度改革。之后,该集团严格按照山西省和太原市制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坚持新闻采编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加快实施以发行体制改革为龙头的经营体制改革,通过经营性资产的评估和剥离,在经营性公司的转企改制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9年10月30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处所在地,位于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宜昌市。三峡日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949年8月的宜昌日报,是湖北省创刊最早的市州报。2006年1月1日,宜昌日报正式更名为三峡日报。新成立的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拥有3报2刊2网和1家出版社。
拓展新媒体,实行地市报多元经营
在商业网站盈利不断增长、国家和省级新闻网站迅速发展的当下,地市新闻网站必须心怀忧患意识,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改革,突破诸多盈利的瓶颈,建立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盈利模式。
宁报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新媒体多元化经营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2009年以来紧抓新媒体发展,中国宁波网实现了增值业务、手机报业务、频道业务和广告业务并行发展的良好局面。集团还基本完成了集采编业务、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为一体的集团数字平台的构建;成立了全媒体记者部,以增强视频新闻实力;成立了3G事业部,发展手机视频业务,拓展手机报收费用户。在多元化经营方面,集团正在向文化产业拓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传媒集团和文化集团。
石家庄日报社:实现资讯传播全方位覆盖
2009年,河北省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论坛在石家庄日报社召开,多位业界专家和数十家媒体负责人聚论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并对石家庄日报社实施的“四二一”计划予以肯定。石家庄日报社2007年提出“四二一”计划,旨在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整合报社内部资源并开发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移动平台、商务平台等4个平台,完成全传媒、全覆盖两项战略任务,最终实现由传统报业单位向现代传媒集团迈进的目标。
截至2009年10月,该社共为“四二一”计划投资1250万元,拥有员工114人。子项目燕赵手机报已开设23个栏目,拥有15万收费用户和310万体验用户,订阅人群覆盖全省11个地市,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手机报运营企业;城市资讯联播网(LED户外视屏)一期工程5块共计174平方米户外视屏已运营;全市所有的出租车都安装了移动视屏,做到24小时滚动播发新闻和资讯。
跨地域结盟,积累地市报做强做大经验
2009年4月中旬,深圳商报、惠州日报和东莞日报举行“深惠莞三地报纸落实推进珠江口东岸一体化战略恳谈会”。三地媒体均提出要尽快“结盟作战”,建立全面合作机制,互通采编资源,共办大型活动,联手推广经营,实实在在推进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加速深惠莞一体化进程,创造最佳舆论环境。
2009年3月,由广东江门日报发起,西江地市报业发展联盟的6家地市党报负责人聚会江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联合采访报道打造新闻品牌,通过加强合作交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地市党报做大做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江门日报社、珠海特区报社、云浮日报社、西江日报社、中山商报、梧州日报社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这6家报社曾在2008年成功地组织了“西江历史文化之旅”大型采访活动。这是西江流域数家城市媒体间的首度联手。2009年,这6家报社再度携手,开展“西江航道之旅”和“珠三角西岸新起点”两个大型采访活动。
跨地域的合作、联合是一种新型的报媒结合体,除了可以加大信息的覆盖、提高信息运用率、促进双方地域的交流、提升双方媒体影响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互相促进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为今后各媒体的进一步转型积累创新发展的直接经验。
注重人才培养,奠定地市报发展后劲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不断培养人才,激发人的创造力,才能使事业冲破寒流,渡入暖洋,这已成为2009年各地市党报老总的一致共识。
为帮助青年记者编辑更好、更快地成才,河北邯郸日报社从2009年3月起在所属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和中原商报全面实施导师制。这一做法借鉴了高校培养研究生的办法,充分利用报社的人才优势,对年轻编辑、记者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培养。这项活动为期一年,活动拟定了导师制实施办法、考核目标、管理方式,首次被聘任的17位导师均为高级职称,既有各报总编辑、副总编辑,也有有多年基层采编经历和较高理论水平、在新闻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的编辑记者。
与高校联合定向培养和不定期培训,也不失为地市党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好方法。据悉,一些地市党报已尝试与高校联手培养人才。盐阜大众报、苏州日报、连云港日报、嘉兴日报等,分别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携手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盐阜大众报、苏州日报利用高校资源,对采编人员进行定向培养。组织部分采编人员到大学课堂学习新闻理论、高层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连云港日报、嘉兴日报则邀请专家教授到报社为采编人员开展新闻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还把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放到连云港日报。嘉兴日报每月安排一个周日全天,对报社人员进行“竞争力提升实战培训”授课,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获取高层次的业务知识。
(作者为《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