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描
申海兰,山东省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品德课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德育先进工作者,济宁市特级教师。先后承担“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3项,其中2项获山东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多次执教国家、省级优质课,参加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手册》《生命的教育》等教辅材料的编写工作。
转眼间,我从事小学品德教学已17年。17年里,我亲历了小学品德课程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中,努力探索品德课教学的规律,使不同的课上出了同样的精彩。
课程初体验:联系生活,收获“动”的精彩
1999年4月,我接到了参加全国优质课评比的通知,在感到几分喜悦的同时更多了些许压力。在当时的品德课堂上,大家都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就是“教教材”,教学目标也仅限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教师说教过多,学生主动参与太少。“应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动起来”——我有了这种意识,却还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生动起来首先要有一定的情境”,济宁市教研室王永兰主任的一句话打开了我的思路。我选择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互相谦让》一课。当时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是由一个主题故事和课后配的几个问答题、几幅辨析图或几个判断题组成。为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自然,我想到了当时语文教材中《一个苹果》的故事,希望让学生在故事阅读中提升认识。于是我从电影《上甘岭》中截取了战士们互相谦让一个苹果的感人画面补充进了教学内容。试教中发现,生与死的抉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谦让的美德只能从生活中去培养。如何使激情、明理、导行不是被割裂的单独的过程,而是深入内心的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情感升华的过程呢?我决定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变空为实,变空口誓言为具体的体验活动,使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明白道理。
教学场景: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一路上会遇到哪些事情呢?准备好,我们出发了。
(老师出示模拟场景)
师:小朋友,汽车来了,要上车喽。哎呀,车门太窄,人太多,(走到小朋友身边)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生:我让同学们先上,我最后上。
师(走向另一位小朋友):你觉得该怎么办?
生:我让前面的小朋友先上,我再上。
师:嘀嘀,汽车开了,小朋友们,请扶好扶手。不好,后面有位小朋友晕车了,请问前面的小朋友,你觉得应怎么办?
生:我把座位让给这位同学。快来,咱俩换换位置吧。
师: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师:博物馆到了。今天来博物馆参观的人可真多啊!后面个矮的同学看不到,请问前面的同学,你觉得该怎么办?
生:我让个子矮的同学先看。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好!博物馆的叔叔阿姨可喜欢我们了,要给大家送卡片作纪念。哎呀,这张卡片上的红丝带没有了!你觉得该怎么办?
生:把好的让给同学,我要没有红丝带的。
……
现在看起来,以上这些做法都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这样组织教学却是具有开创性的。让生硬的说教变成亲身的体验,学生学习更直观,情感激发更直接,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毛蓓蕾老师课后感慨地说:“在申老师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融入活动,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贴近学生实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成了协同学生进入课堂的伙伴,和学生结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这节课因自己的大胆探索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获得了全国优质课奖,但更让人高兴的是,自己不经意间采用的活动化教学方式与后来推行的新课程理念竟不谋而合!这给了我继续前行,深入探索品德课程教学规律更大的动力。
课程再体验:巧用资源,收获“拓”的精彩
2003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面对新的理念,我开始了新的探索旅程。
2003年3月的一个上午,山东大学会议厅里近千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带着极大的兴趣来观摩课程改革以来山东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首次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我执教的是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材《全家福》。老师们惊奇地发现:今天的课堂与往常不同,在学生进入课堂的同时,身边还伴着他们的家长。在一片疑惑中,课开始了。
教学场景一:
生:老师,我想给妈妈唱首《妈妈的眼睛》。(孩子站在妈妈面前,动情地演唱歌曲)
师:为什么要给妈妈唱这首歌呢?
生:妈妈是幼儿园的教师,从小就教我唱歌,她还要照顾我的生活,妈妈的眼睛里有对我最深沉的爱。(台上台下掌声四起)
师:我想问一问这位妈妈,儿子这么深情地为您唱了一首歌曲,您心里是怎么想的?
妈妈:我非常激动。我的儿子不仅歌唱得好,学习成绩也很棒,还非常孝顺。我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母子俩深情地拥抱,全场掌声雷动)
……
教学场景二:
生:冬天很冷,每天早晨妈妈都拿出两元钱让我自己去买早饭,她则在家陪弟弟。我有时很生气,觉得妈妈不疼我。现在想想,弟弟小,更需要妈妈照顾。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
妈妈:孩子,不是妈妈不爱你。爸爸在外面打工,妈妈一个人实在顾不过来。老师,有一点孩子没讲,她每天出门前都把炉门打开,好方便我和她弟弟取暖;每天我给的早餐钱,用不完的她都会攒起来买学习用品。我的女儿很懂事。孩子,妈妈今天想抱抱你。
教学场景三:
生:爷爷天天接送我上学很辛苦,今天我想给爷爷捶捶背。
师:爷爷来了吗?
生(指一位老人):那就是我爷爷。
师:太好了,赶快行动吧!
(生走过去,轻轻给爷爷捶背。老人激动地抓住了孙子的小手,眼里含着泪水)
师:老人家,此时您有什么话想对孩子说吗?
老人:谢谢我的孙子,我感到我孙子长大了,懂事了。我很激动。
师:是啊!一双小手也许没有太大的力气,但它却敲在了爷爷的心里,表达了晚辈对长辈深深的尊敬和爱。掌声送给他们!
(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孩子们爱的语言和爱的举动感染了,大家泪花满眼。台上台下产生了强烈共鸣)
教学中,我把家长请进课堂,创设了一个家长与孩子面对面交流的环境,使大家能互相把爱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更爱自己的家和家人。课后一位家长感慨地说:“经历这样的一节课比看一部电视剧都要有价值。原来我一直主张‘糖溶于水,大爱无痕,现在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我的爱。我和孩子一起受到了教育……”听着家长的议论,我心里一阵甜蜜。教学时空的拓展,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深入到参与课堂的每一个家庭,这也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课程三体验:本色课堂,收获“实”的精彩
时间到了2008年,课改似乎没有前几年那么热闹了,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让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中来,让大家可看、可学、可用,如此才能体现公开课的价值。我太赞成这样的观点了!一直以来,大家似乎形成了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公开教学从选人选课、教学设计、写教案、试上课、研究修改到做课件,大到教学环节,小到举手投足,都要精心策划,反复演练,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这样“打磨”出来的课确实堪称“样板”“精品”,却让多数品德课教师敬而远之,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精品课能看不能学,这是我这个经常执教公开课的教师不愿看到的。于是,我尝试着追求本色课堂,以教有所获、生有所得为宗旨;不去追求课堂的完整,而是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標,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重点;我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追求教学的真实可行。我充分利用身边信手可取的教育资源,使得我的课堂更富于智慧。“你要为大家提供深刻、真诚、精致、智慧的课堂”,这是山东省教研室韩绪金老师对我的殷切希望,其中不就隐含着“常态下的精品课堂”的价值追求吗?2008年12月中旬,在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校教育优质发展”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一节常态化的公开课——山东人民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冬天到了》。
教学场景:
师:小朋友,早晨来上学的时候,风吹在脸上什么感觉?
生:很凉很凉,我都戴围巾了。
生:风吹到脸上有点疼,我的脸都变红了,脖子里也有风。
师:是啊,我也有这样的感受。因为啊,冬天已经来到小朋友身边,所以大家才感觉那么冷。
师:小朋友,冬天来了,除了风那么凉,你还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生:我发现很多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
生:我发现玻璃上好像有一层雾。
师:孩子,那不是雾,是因为外面太冷,房间里还比较暖和,小朋友呼出的气在玻璃上都结成小水珠了。
生:我还发现我家的空调夏天吹凉风,现在妈妈开的都是热风了。
生:我发现小朋友穿的衣服也变厚了。
生:我发现很多动物都不出来了,小燕子也飞走了。
师:是啊,小青蛙已经开始冬眠了。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冬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小朋友,你喜欢冬天吗?
……
课堂上,我没有制作优美的教学课件,也没有精心修饰、雕琢教学语言。大家看到是老师和学生心平气和的对话,回顾的是真实生活。在亲切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听到了孩子们富有童趣的回答,感受到一棵棵幼苗在成长。“这样的公开课不但生气勃勃、扎实生动,更是可行、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一位听课的专家感慨地说。“最真实的就是最感人的,朴实的教学是美丽的。”我信奉这样的教育理念。为达此目标,我一直在努力!
专家印象
王永兰(山东省济宁市教研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员)
娓娓动听的语调,笑容可掬的教态,及时到位的点拨,巧妙应对课堂生成的能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谐自然的教学过程,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些成就了她婉约、智慧的教学风格。申老师的课堂总是散发着春天般的芬芳。她的每一个课例都能生动地诠释着课程的经典理论。“听申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老师们如是说。在当地,许多老师把申老师的课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她的魅力来自于对教学的热情和执着。十年磨一剑,她虚心学习,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反思,不断提升自己。她的魅力来自于她的谦逊和亲和力,她的周围不乏追随者,她正和伙伴们一起探索品德教学的无穷奥秘。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