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萍
关键词:三甲消癖汤;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1.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44--01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之首位。乳腺增生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30~50岁的中青年妇女最常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且其疼痛多于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由于乳腺增生病中的较重的一部分患者日后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因此乳腺增生病也被认为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中医认为其发生与忧思、劳倦有关。2006年10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自拟三甲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3例均为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年龄20~5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患者均有一侧或两侧乳房内发生大小不一的结块,常同时或相继出现,其形态不规则,分散于乳房内,或局限于乳房的某一象限,结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与皮肤粘连,推之可移动。在月经前乳房胀痛明显,结块肿大,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结块变小,乳房松弛变软,常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性情急躁,善叹息。全部病例在接受治疗前均经乳房超声检查,对有可疑者行乳房钼钯检查排除乳房肿瘤。并结合临床诊为乳腺增生者。
1,2治疗方法采用自拟三甲消癖汤治疗。方药组成:生牡蛎(先煎)30g,鳖甲(先煎)10g,穿山甲(研粉吞服)3g,柴胡10g,广郁金15g,夏枯草20g,猫爪草15g,三棱10g,莪术10g,生山楂15g,青皮6g,海藻20g,生甘草6g。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分服。经期停服,平时少食辛辣刺激之物。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
2,2治疗结果本组123例中,痊愈89例,好转25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92.7%。
3典型病例
吕某,33岁,于2007年3月17日初诊。主诉:双侧乳房胀痛结块2年余,经前乳房痛甚不可及衣,且疼痛可放射至腋窝及肩背部。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胸胁胀闷,善叹息。刻诊见双侧乳房肿胀,青筋显露,触之疼痛明显,于双侧乳房外上象限均可及3cm~4cm大小之韧性结块,推之可移,边界不清,与皮肤组织无粘连,皮肤表面无潮红皮损。乳房超声检查提示:双侧乳腺组织增厚,见多个片状低回声及强回声相间呈蜂窝状改变,最厚处为22mm。诊为乳腺增生病。证属肝气郁结,痰凝瘀阻。拟三甲消癖汤理气疏肝,化痰软坚,散结消癜。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经期停服。另取朴硝50g,布包置于乳房结块处,其上方置煎药后的热药渣热敷,冷后移开,或蒸热后续用,可1日数次。经期中药停服。连服2个疗程后,乳房疼痛减轻,结块明显缩小、变软,性情亦好转,守方继进1个疗程后,诸症悉除。乳房超声检查无异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卵巢功能失调,致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或活性增强,孕激素水平降低,雌孕激素比例失衡。故而西医治疗多采用性激素疗法和内分泌疗法。停药后多有反复。中医认为,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等范畴。《疡科心得集》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情志内伤,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乳络受阻;阳明胃热,热伤血络是本病的病机特点。三甲消癖汤中生牡蛎、鳖甲、穿山甲软坚散结、破气祛瘀;柴胡、郁金、夏枯草疏肝解郁、条达肝气;三棱、莪术、生山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猫爪草、海藻、生甘草化痰软坚,散结消瘢。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海藻甘草临床合用未见十八反之禁忌之不良反应。诸药合用,共奏理气疏肝、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消癥之功。由于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发生与情绪关系密切,故临床除药物治疗以外,尚需配以情志疏导。由于乳腺增生病乃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癌变。因此,积极治疗该病,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降低恶变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