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志辉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身痛逐瘀汤;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43--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发凉,疼痛和感觉障碍,晚期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源性关节炎和足部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高达糖尿病患者的40%~91%,笔者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味观察治疗本病5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37例,女17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7.5岁,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5~15年;口服降血糖药30例,加用胰岛素24例,治疗前空腹血糖控制在(11.0~3.0)mmol/L。
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其诊断标准如下:(1)症状:四肢末梢感觉异常或障碍,有麻木灼热、发凉、蚁行感,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闪痛或刀割样疼痛。(2)体征:浅感觉震动觉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肌电图检查: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4)除外其它周围神经病变。
2治疗方法
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应用的基础上,口服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味,基本方:桃仁12g,当归8g,川芎10g,秦艽10g,香附8g,羌活8g,地龙10g,牛膝12g,红花12g,没药8g,甘草8g;四肢麻木明显者加姜黄15g,木瓜15g,四末厥冷明显者加细辛5g,桂枝10g;四肢酸软明显者加桑寄生15g,杜仲30g;四肢疼痛明显者加全蝎3g,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2次温服。3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体征明显恢复,肌电图传导速度明显回快或恢复加快;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肌电图传导速度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和肌电图传导速度基本无改变。
3,2治疗结果显效39例,有效8例,无效7例。6月后随访,其中45例效果稳定,2例病情反复,1例突发心肌梗塞死亡。
4病案举例
张某,男,66岁,于2008年10月20日初诊。患2型糖尿病10年,近3月来双下肢麻木,发凉,乏力,时有针刺样疼痛,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细涩。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加用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味,处方:桃仁12g,当归8g,川芎10g,秦艽10g,香附8g,羌活8g,地龙10g,牛膝12g,红花12g,没药8g,甘草8g,姜黄15g,木瓜15g,细辛5g,桂枝10g,水煎取汁200mL,分2次温服,日1剂,上方加减服用40天后双下肢麻木疼痛症状消失,发凉症状减轻,双下肢活动有力。
5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远端的感觉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和自主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末梢神经病变可见于肢体双侧或单侧,对称或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病变多见,以远端感觉障碍为主,表现为:双上肢或双下肢麻木,伴见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为临床主要表现。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血管病变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而致神经组织缺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神经轴突萎缩性变性,甚至消失,髓鞘节断性或分散性敛缩或脱髓鞘改变。
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尚无满意疗效。而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归于血痹的范畴,其中以血瘀证为多见,消渴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久病必瘀,脉络痹阻,筋脉失养,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阶段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笔者在I临床实践中从瘀论治本病,方选身痛逐瘀汤加味,获得较好的疗效。
身痛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功效为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臂、腰、腿痛,亦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本方所治诸症,瘀血内阻经络为其基本病机,从临床实践中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瘀症状突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宜决之。身痛逐瘀汤以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为主药,行血活血;没药、五灵脂、牛膝、地龙功专祛瘀生新,通络止痛;秦艽、羌活、香附行气宣痹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本临床观察表明: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