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瑞婷 吕 美
关键词:崩漏;中医药疗法;固冲止血汤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23--01
崩漏是中医妇科常见病、疑难急重病证之一,指经血非时而下,或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笔者采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崩漏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62例患者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3月~2009年1月妇科门诊病人。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2版《中医妇科学》,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入选病例中最大年龄54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5天;阴道流血天数最长55天,最短10天。
2治疗方法
62例患者均用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药用:益母草30g,马齿苋30g,升麻6g,茜草15g,炒地榆30g,仙鹤草30g,蒲黄15g(包煎),川断3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如血块多或伴腹痛者加三七粉3g(冲服);失血过多见头晕心慌、气短乏力者加党参30g,黄芪30g;出血日久不止者加乌贼骨30g,棕榈炭15g,煅龙牡各30g。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全国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讨论稿)中的近期止血疗效,对比服药后阴道流血停止所需天数评定。速效:治疗3天以内血止;显效:治疗7天以内血止;有效:治疗10天以内血止;无效:治疗10天以上未止血。
3,2
治疗结果
速效27例,占43.55%;显效22例,占35.5%;有效9例,占14.5%;无效4例,占6.4%;总有效率为93.5%。
4典型病例
张某,女,45岁,农民,于2008年5月26日初诊。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加重4天。既往月经规律,近2月阴道不规则流血,量时多时少,就诊时流血量多4天,血色鲜红,有大血块,伴腰酸、乏力,活动后感头晕心慌,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脉沉细。妇科检查及妇科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崩漏;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予固冲止血汤加减治疗,药用:益母草30g,马齿苋30g,升麻6g,茜草15g,炒地榆30g,仙鹤草30g,蒲黄15g(包煎),川断30g,三七粉3g(冲服),党参30g,黄芪30g,乌贼骨30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6月3日电话随访,自诉服上方3剂,血量明显减少,乏力头晕症状较前减轻,5剂后阴道流血止,嘱其服归脾丸。半年后随访未曾复发。
5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崩漏属于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其主要原因是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逐减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增加等因素引起的内分泌失调造成的,治疗目的是制止出血,无须考虑排卵功能和月经周期。中医学认为更年期崩漏是由于肾气虚衰,冲任二脉虚损,脏腑气血渐亏造成的。明·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形容本病为“妇女崩漏,最为大病”。《诸病源候论》中认为“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皆于胞内,为经络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制约经血”造成的。崩漏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为冲任二脉损伤,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其发病原因不离虚、热、瘀三个方面,虚包括肾虚与脾虚,热又分为实热和虚热,瘀乃血瘀。治疗崩漏历代医家均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步疗法,然塞流止血当为首务。固冲止血汤方中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善人心、肝血分,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之效;马齿苋味酸,性寒,人血分,善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血,二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清热止血之效,共为君药。生蒲黄善活血消瘀、凉血止血;茜草善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地榆凉血止血,此三药相配以助君药祛瘀清热止血,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之效兼有补虚强壮之功,共为臣药。升麻升阳举陷,善引清阳之气上升,气为血之帅,气能摄血,气升血自止,川断善补肝肾、调冲任、止血,且补而不滞,行而不泄,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补涩兼施,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共奏活血祛瘀、清热止血之效。以上方为主治疗更年期崩漏,见效快,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固冲止血效果。